泉源网

生命四重奏

[ 7779 查看 / 0 回复 ]



吴志强


亚当,你在哪里?以利亚,你在这里作什么?保罗,你为什么逼迫我?门徒,有吃的没有?

毛虫经过一段躲藏挣扎的日子,变成了会飞的蝴蝶;葡萄经过了长期的压榨和蕴酿,成为醇美的好酒。同样的,全人的更新变化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过程中我们需要按时抽离人群,与神亲近,让心灵获得躲藏、挣扎、压榨和蕴酿,渐渐必然能更新成熟。因此在这里藉用神和主耶稣在圣经中向人所作的灵命指引问题,来作为解释四个更新的理念。


1.「你在哪里?」 (自我分析)

每当我们处身在一个环境中,往往因文化、经济以及关系等冲击而失去方向感,原先以神为重的心,却因新环境中所遭遇的事物而被影响。当心灵失去重心,便会把一些不足介意的事扩张复杂化,成为自己和别人的负荷。在这种情形下想要有改变,最重要的是回到神那里,重新省察自己,我在哪里里?

当神问亚当:「你在哪里?」(创3:9),目的是帮助亚当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因为亚当已经不再喜欢听见神的声音,反而想逃避,并且也与夏娃失去先前那种「骨中之骨,肉中之肉」的亲密感,并因为她而埋怨神,故此他已经不处于可以与神沟通、与神心交的位置。因此神对亚当所发出「你在哪里?」的问题,就好像帮助一个在购物中心走迷了路的人,在他企图从地图中寻获方向之前,首先要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
对任何在灵里迷失了的人,我们也可以藉「你在哪里?」这问题,去帮助他们为心灵找到定位。透过自我的分析和了解,以及神人关系的省察,得以首先明白自己在神里面所处的位置,再按这个位置去重整个人在神面前的自我观。
最近我听见有关丹尼斯哲尼根Dennis Jernigan(注)曾经迷失的故事。丹尼斯从生下来便有音乐的天份,在他九岁时已经可以靠着听觉去弹奏大部份的圣诗。可惜在丹尼斯的成长中,他被误导以为自己有同性恋的倾向,后来虽然他还在教会的诗班中服事,但却渐渐沾染上同性恋的生活习惯;他暗暗地把自己的秘密隐藏了多年。在恐惧的日子中,他与一切人疏离,连与自己的父亲也不能拥有正常的关系。直到丹尼斯在生命中再一次遇见了神的宽恕和释放,才终于明白自己过去的迷失。今天他是美国最知名的基督徒诗歌作曲家和歌手之一,他所写的歌曲有一千首以上,包括「让自由响起」(Let Freedom Ring)一曲,成为了2004年国家祷告日的主题曲。人可能会迷失好一段的日子,直到他在主内找到了自己,才能有真实的更新。
2.「你在这里作甚么?」
(促进成长)

过去数年在神学院服事,除了策划事工外,更期盼看见学生的灵命获得更新。然而学生停留在神学院的时间平均是两至三年,要在这短暂的时期中装备学生,是个颇大的挑战。神学生往往带着不同的原因入学:有人是清楚听见了神的呼召而来寻求装备;有人在服事多年之后,需要藉神学院作为充电所;也有人以神学院作为暂时的休养所。学生若果对自己学习的目标不清楚,很容易引致错误的期待,致使学习方式过于消极被动。所以神学院也须帮助学生能像以利亚般反思「你在这里作甚么?」

当以利亚从得胜的高峰跌入忧郁的深谷,他自己也莫名其妙,神重覆以「你在这里作甚么?」(王上19:9b, 13b)的问题去帮助他明白真相:当他所付出的热忱与所获得的遭遇不相称的时候,内心自然出现了不平衡。在神的引领下,以利亚一次又一次地,把他期待神出现的方式放下,按神自己所选用的时候和方式去遇见祂(见王上19:11-12),在这种情况下,以利亚才能察觉出自己的不配和本相(19:13-14),而能重新回到接受和顺服的位置,领受神再度委任他的新使命(19:15-18)。
同样的,学生若能把个人的期待放下,让神亲自来带领和装备,在学习中务求可以遇见神,必然能够从新得力,重燃爱火,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从事学习和参与,致使神委托他们的使命得以更新,自己的灵命更得以成长。
3.「你为甚么逼迫我 ? 」 (修正沟通)

当保罗自以为是,把个人所做的逼迫认为是为主而做的,主耶稣向他发出了震人心弦的问题:「你为甚么逼迫我 ?」(徒9:4)主的目的是要保罗明白,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同样的,许多人也对真理非常认真,每当他们因期望与实际经验不符合,而生出失望和不满的时候,我们便需要帮助他们像保罗般去反省:「主啊!你是谁?」(徒9:5a)保罗的问题显示了他对主的认识不够,因为我们的主是真理与恩典并重的。真正认识神的人不会单顾真理而忽略恩慈,只以偏激的行为去事奉神;正如主耶稣说:「并且时候将到,凡杀你们的,就以为是事奉神,他们这样行,是因未曾认识父,也未曾认识我。」(约16:2b-3)

所以教会不单要注重真理的教导,更要带领信徒对神有更进一步全面的认识,以致能跨越个人狭窄的领域,在个人的观点上不过于执着偏激,并且按着对神的认知,去与弟兄姊妹修正沟通,以信任与爱心来彼此建立。
4.「你们这里有甚么吃的没有?」 (建立师徒关系)


当主耶稣复活显现给门徒看,门徒一方面感到惧怕,同时也感到惊喜(路24:37, 41),正当他们不知所措,主耶稣向他们发出这样的问题: 「你们这里有甚么吃的没有?」(路24:41)在人看来,这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似乎很不恰当!「吃」原不是生命中的大事,却是喜庆的场合不可或缺的;主耶稣在这时候提及吃喝,一方面是用一个习惯性的常务,为门徒带来熟悉感,同时也制造一个轻松休息的空间,作为彼此沟通交谊的桥梁。原来饭桌便是主的课堂,无论在最后晚餐,或与门徒或罪人相处的时候,我们都看见主耶稣利用吃饭的机会,带出教导和关系的建立。因拥有师徒关系,饭后「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路24:45)。

我们也需要学习主的榜样,扩大学习课堂的范围,透过平常的生活互动,和家庭之间的交流,以吃饭交谊作为桥梁,增进弟兄姊妹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且从中带出灵命成长的教导。
当年基督可以触摸门徒生命的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三年半,但祂以自己的生命作见证,道成肉身与门徒生活在一起。盼望藉着以上的更新理念,我们可以与信徒一起切磋成长,如同门徒般经耶稣短短数年的触摸后,可以把更新变化的生命活现出来。
以上四个简单而富有深度的问题,上帝用它来探入人心灵的深处,使人有机会面对自己,面对上帝,面对人生。善用这些省思的契机,心灵就有机会更新变化了。
来源:                                                                                                                 飞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