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儒家尚学文化的氛围里, 我们从小就别无选择地踏上了遥遥的治学之路。能在母腹中接受胎教,在幼儿园里接受早期智力开发:在小学发奋努力, 冲击重点中学; 在中学拼命读书, 争取上名牌大学; 一直到在大学苦读外语, 准备出国留学……很多学子终于过五关、斩六将, 来到了学术最发达的外国大学深造, 有不少人还成了国内外知名的学者。
我们只知治学好----治学不仅可以成就自己的事业, 也可以造福人类。但是, 治学之路的尽头在哪里呢? 当我们走到人生尽头时, 一生治学的成果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充满平安和满足吗?
近来读了钱钟书夫人杨绛的回忆录“我们仨”(注 1), 略窥了这一家三口----钱钟书、杨绛、钱媛----三个著名学者坎坷而清正的治学之路, 最让我震撼的是全书结尾处作者的感叹: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 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 但老病相催, 我们在人世道路上已经走到尽头了……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 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 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在治学路上跋涉了一生的八旬老人, 仍在无望地寻觅回家的路, 如此凄凉的晚景, 让三个学者非凡的成就和贡献, 都显得暗淡无力了。
学者暮年的虚空自古就有。宋代词人刘克庄在《贺新郎》中对此有淋漓尽致的抒发: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住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弧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与这首悲秋词大有异曲同工之契合的, 是战国年代, 以色列民族的智者所罗门, 对人生追求的悲叹:
在我看来, 一切都是泡影,
一切都是徒劳的......在日光下,根本没有新奇的事。世人在日光下劳碌奋斗, 究竟得着些什么呢? 他们一生充满痛苦忧戚, 夜间也不能得到安息。唉, 这也不过是空虚而已 ......
我又专心去认识智慧以及癫狂和愚蠢之间的分别, 就发觉这种寻索也像捕风一样。因为智慧愈高, 烦愁愈多; 知识愈广, 痛苦愈深。智慧的人目明心醒, 愚昧的人却在黑暗中摸索; 但两者都要遭受同一的命运。于是我对自己说: “既然如此, 我要智慧来做什么呢? 这也是一片空虚。无论聪明人或愚拙人, 终有一天都会被人遗忘, 难免一死。著书立说的工夫是永无止境的; 过于埋头苦读, 只会使身体疲劳。”( 参《传道书》第一、二章 , 当代圣经版 ) 。
停下脚步来想一想吧, 正在治学路上埋头跋涉的学子们! 古今中外已经有多少人,把一生献给了这条路, 到头来却只剩下对道路尽头的困惑 ---- 这是多么让人扼腕惋惜的结局啊! 难道我们奔波劳碌一生, 就为了一场虚空吗?
显然, 心灵的家不在治学之路的尽头。我曾见过很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活得非常“在家”。他们笑谈生死, 渴望永生。他们的满足和平安, 不是来自他们的学问和成就, 而是来自他们的信仰。
到底什么是人类最终极的需要? 是心灵的需要! 正是这一点,将人类与其他生物彻底区分出来。我们的心灵世界中, 有一个独特的空间, 只有上帝自己才能占有、填充、满足这个空间。任何知识、物质和人情, 都无法给我们自内至外的丰盛充实和平安喜乐。只有上帝的怀抱中, 我们的心灵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
这是人间的最大奥秘和喜乐, 尤其是对于正在治学路上辛苦跋涉的人们----我们不必等到读过万卷书, 拿到多个学位, 著作等身, 桃李满天下以后, 才能享有心灵的平安和满足。心灵的平安和满足近在咫尺。得到它不是通过大脑中的智慧的积累, 而是通过心灵向上帝的回归。
上帝赋予我们生命、给我们适合生存的地球, 更赋予我们生命的目的。我们人类是被神所造、为神而造的。连无神论大师、法国大哲学家罗素都承认: “除非你承认上帝存在这个前提, 探讨生命的目的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的生命不是局限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 虚空无谓、转瞬即逝的; 而是属于神的国度,神圣、永恒无限的。我们虽身处物质的世界, 但我们心灵却应回到神的家园----我们真正的故乡。万事万物自神而始, 唯在神里才有美好永恒的归宿。
如果我们否认心灵世界的真实存在,对心灵深处的需求置若罔闻, 我们的日子就是枉然徒劳, 毫无意义的。我们就只是在生存, 而不是在真正地生活。我们就只有劳碌, 而没有满足。
耶稣说: “自知心灵空乏的人有福了, 因为永恒而光明的天国是属于他们的”
( 《马太福音》 5
, 当代圣经版)。耶稣来到这世上 , 他是太初就有的道。他把光带给世人。这光是真光, 永恒的光, 无限的光, 能照亮人的心灵。耶稣说: “奔波劳碌、心灵沉重的人啊, 到我这里来吧, 我要使你们能安歇” ( 《马太福音》 11:28, 当代圣经版)
合上杨绛女士沾着心灵的血和泪写的书,我多想亲口对可敬的杨绛女士说: 把手伸给主耶稣吧, 他知道您心灵的伤痛。他, 唯有他, 会领您回家。
注 :
1.
“我们仨” ,杨绛著 ,2003, 三联书店。
作者来自北京 , 现居美国。
来源: 海外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