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yuan
- 版主
- 1352
- 1731
-
2009-11-21
|
quanyuan
2009-12-17 23:55
|只看楼主
1#
t
T
滕胜毅
带何礼物
隔洋留学、工作或居住的人,常有一颗思念故乡的心。每逢打算回国探亲,想到马上要见到家乡和朋友,心情难免很兴奋。激动之余,就开始盘算,这次回家,我该带什么礼物?和大家聊些什么?
琳琅满目的各种西洋保健品,常常会成为送礼的首选。海外新鲜的空气和美丽的山川河流,也会成为回国后很好的话题──然而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说,我们能带回家乡的最好的是什么?我们能带得回去么?我们怎么把“神”带回去?
弃儿若楠
在网上查找中国的孤儿院,就会发现,中国有数百上千的儿童福利院。譬如经济发达的广东,就有47所。而多数孤儿入院并非因父母身亡,而是被亲生父母遗弃。真是令人心酸、心痛。
若楠只有12岁,生活在江南海岛的一个山村。三年前,他的父亲因长年在不良环境中打工,而患肺癌去世。母亲无法面对多年欠下的十几万高额医药费用,离家出走。
小小的若楠被好心的堂哥接养,但从此以后变得孤僻、自闭,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常有人笑他:“爸爸死了,妈妈也不要你了。”他只有一个人闭起门来哭泣。
我和妻子今(2007)年回家探亲时,专程去见了这个孩子,与他“结对子”(意为一对一的帮助)。我们和他谈话,抱他坐在膝盖上。临别时,他眼巴巴地问我们:“叔叔阿姨,你们什么时候再来看我?”
少女青青
青青是我们在一家福利院见到的一位孩子,她今年14岁,长得清秀又结实,很有体育运动的天赋,在全国性比赛中获过二等奖。她也喜欢机械,希望将来能成为汽车机械工。
那天在孤儿院的时候,她拿着一份自己做的艺术品,匆匆向我走来,“叔叔,我送你一张画!”我们的谈话就这样开始了。她出生时有先天性的双性特征,九岁之前被人当成男孩养,几年前作了手术,现在是一位漂亮的少女。
她很希望将来能到另外一个地方生活,不想看到“人们在背后指点”,“但我的前途真是很渺茫”。她的渴望,就是能与外面世界有真正的联系。
当她听到我说“你也可以好好念书,将来去读大学”时,她的双眼睁得大大的,连呼吸都屏住了,似乎在说:“这可能吗?怎么从来没人这么看重我?”
焦点话题
这是我们第二次来这家福利院做义工。去年第一次来的时候,院方对我们拍照的要求作了些规定,今年则全部开放,还主动陪我们去看望新生儿。临别前,院长表达了她的心愿:“希望我们今后有更多的合作!”
在我们的家乡,有很多这样被主流社会遗忘的“若楠”和“青青”。我们只不过是给予了一点点微小的帮助。然而就是这点微小的帮助,竟也成了亲戚、朋友们的焦点话题,招来很多人的好奇:“你们千里迢迢,好不容易回来探亲一趟,为什么要做这些费时、费心的事情?”
“就是想把上帝的爱带回来!”
是啊,除了永恒的爱,我们能带些什么回家乡?
带什么回家乡 (妻子篇)
哈拿
两不相干
除了礼物和福音单张,我们基督徒还能带什么回家乡?这是我年年问自己的问题。自从两年前神学院毕业之后,我更是常问自己:学完了宣教神学,用武之地在哪里呢?
我年年带着宣教热情回家乡,却常受挫折。就连我那接触福音时间不短、仍坚持不信的继父,到后来也厌倦了与我辩论,常常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
甚至,那些由我带领信主很久的家人和亲友,也在怀疑:这福音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关系,基督的爱对社会的影响到底有多少?他们仍然感到,基督教是洋教,对他们在中国的生活,毫无影响。
父亲的泪
在我受挫之时,我的先生却一头扎进家乡的儿童福利院和贫困青少年的事工,为此还常和过去的同学、同事及政府部门合作。他常在饭桌上热情高涨地谈论此事,更对我说,想和家乡两个最贫困的小孩“结对子”。而我总觉得,这样的服事,得多久才能起到“宣教”的效果?而我的心,只在宣教上啊!
今年初,我回家乡探亲。先生晚我数周回去,却先“分配”了一大堆事情给我,都是安排、联系福利院的事,寻找贫困的小孩,准备好“结对子”──
为此我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家人谈福音。而每天老父母看见的,就是我和同工及政府的人联系;安排人到两间福利院服事;跑到农村去寻找困境小孩──忙里忙外不能闲,还把当地的电视台和报社也惊动了。
老父母对这些事倒挺感兴趣。谈论这些事情,有时成了我们晚餐上的主题。老母亲在我要去农村看小孩的那天,一大早起来,整理了一大包衣服,又把冰箱的成品食物拿出一堆,要我带去;老继父则愿意承当中转站的工作,负责把我们结对子小孩的信,转发给我们(小孩的学校校长愿意出国内邮票及信封,把小孩写给我们的信寄到我父母处。)
当我和先生带了一帮弟兄姐妹及过去的同事、朋友,完成了几天福利院的服事,终于要回美国的前一天,老继父第一次因为那信仰中的爱,流下了眼泪。
有人会懂
在服事孤儿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和国内教会及信徒们联合,建立“关爱小组”服事团契。我们和国内的同工们,有了更多的亲密接触,也有了分享和相互了解的机会,我们一同经历神的供应和带领。
与国内旧友、同学、同事见面之际,我们也有了机会,更自然地分享神的爱,及基督教的价值观念。通过我们所做的,大家更加了解信仰带给我们、带给家庭及社会的影响,看见基督徒在向痛苦的社会边缘人,伸出了温暖的手。
有时我想,我们做的这些事,与宣教有关么?何时能把福音传给这些身体残疾、智力低下、行动不便、家庭困苦,以及被遗弃、心灵伤痛的孩子们呢?
转念再想,这些孩子们的心,如同乾硬的海绵,对来自人们的爱,何等的饥渴!我们这些蒙恩得救、既有信仰又有专业训练的海外学子们,回到家乡,是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还是勇敢地承担起这历史性的扶贫宣教的重任?
也许我们做不了太多,但我们一定有能力,在家乡支持、关心一两位生活在困境中的人,把时间的十分之一献给他们,把基督的爱实实在在地传递给他们。
我相信,这是我们回家乡探亲的信徒,今天的宣教责任。
故乡年年回,故乡宣教之路亦可年年行。先生最近说的一番话,让我思想了很久:“我们未必有机会,让那些孩子们,听懂我们所传的福音。但却有很多人,会看懂我们所做的,理解那真实的爱的源头。”
作者毕业于纽西兰克理浸会神学院,现定居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 来源: 海外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