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悲惨世界的救赎之路

[ 9234 查看 / 1 回复 ]

/天鹏

《悲惨世界》不是一部福音影片,写这篇影评也并非是在高举影片本身所传达讯息的属灵意义。由于笔者作为一个基督徒的关注点与本影片作为一个商业制作的关注点有本质上的差异,因此文章中多有笔者对于人物心理和行动的发挥解读。虽是发挥,也并非没有根据,其根据就是影片和原著小说里的基督教文化背景,以及圣经正确的教义和基督徒所共有的信仰历程。

作为一篇赏析,本文也多有遗憾之处,诸如对于音乐剧极为精致的戏剧结构和音乐的鉴赏,对于除冉阿让之外其他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沙威、芳汀、爱潘宁、小伽弗洛什、安灼拉、马吕斯、德纳第夫妇)的分析等,因为本文主题和篇幅的限制,而无法全然呈现,请谅解,愿有机会与同趣者交通。但更愿的是:在舍弃这一切之后,单纯的在福音上的关注,能讨神喜悦,也与你一同蒙恩。


一、如此悲惨,天可怜见?

“Look down, look down影片以一个气势宏大又颇具意味的场面开场。镜头语言似乎在说这是囚徒们向高高在上的沙威的呼喊,因此“ look down”也被翻译成:低头看。但我宁愿用舞台音乐剧中对这句的经典翻译:天可怜见

这是悲惨世界的序曲。《LookDown(天可怜见)》正是身处这悲惨世界中的悲惨世人向上帝所发之呼求。这群囚徒如此的呼求正是隐喻了全人类的生存困境。戴着无力挣脱的锁链,做着暗无天日的苦力的囚徒们,虽然在呼求上帝,却丝毫没有盼望,反而陷入更深的绝望。世人也常常发现自己的有限以及无法胜过的愁苦,于是也仰望呼唤上苍,却只是把这当成感情的发泄,并不真的相信他们所呼求的上帝会给予帮助。因此,囚徒拖着沉重的脚步怀着满腔的愤怒所呼喊的“lookdown”,实际是在说:上帝啊,看看我,你也抽空往下看看我,看你做的好事,你一点儿都不公平。有些人朱门酒肉臭,作恶却照样享福;而我(冉阿让)却因为救一个快要饿死的孩子而偷了一块面包,就被下在监狱里,一坐就是19年。镜头很自然地从一个大的背景的展现推近到对冉阿让的特写上。冉阿让代表了那个没有公平公义的时代中愤怒的底层人民。其实,世人正如这些囚徒般,生活在牢笼般的世界中,亲身承受着真实的忧愁和劳苦,叫天天不应,一切都显得绝望。而这就是悲惨世界


二、冉阿让的救赎


冉阿让在愤怒不平中熬完了他
19年的囚徒生涯,带着对自由的盼望准备迎接新的生命。但沙威的话却道出了他生命的真相:他所盼望的自由不会实现,一日为贼,终生为贼,他只不过是带着一份假释证明进入世界的贼,他只不过是从一个小的牢笼进入到另外一个更大的牢笼。他出狱后的境遇也印证了这一点,本以为自己的敌人只是那颐指气使的官老爷和像沙威一样的权贵的走狗,但当同样是身处底层的人面对他这个带着假释证明的可怜人时,却也丝毫没有怜悯之心,哀求着也得不到工作的机会,付钱都没人接待他给他一个睡觉的地方。

面对这个抛弃了自己的世界,面对这个完全没有了公义和公平的社会,面对这些完全丧失了同情和怜悯心的世人,他心如死灰。19年的牢狱生涯所积累的愤怒以及此时的境遇,让他破罐子破摔:既然世界对我无情,也休怪我对世界无义了!就在这时,一个带着天使般柔和性情和谦卑态度的人——米里哀出现了,他是那个教区的主教,他总是以慈爱和怜悯待人,因此深受底层人的爱戴,以至于大家都称呼他为卞福汝(欢迎的意思)。这卞福汝实在是一个圣人,原著小说中开篇就是在讲这个人,甚至不惜着墨七十多页的篇幅,而标题就是一个正直的人。在这样一个如此不堪的世界里,真的还有正直人吗?他如同一个异类般突然闯入剧情,甚至让人觉得这个人物有些不真实,是什么让他与这世人有不一样的气质?果真只是如同慈善家的表演吗?稍后冉阿让的转变经历或许能稍稍作出解释。

无论如何,当时饥寒交迫的冉阿让遇到的卞福汝正是这样一个人。卞福汝收留他并善待他,但他仇恨的心里此时再也生不出感激,反而恩将仇报,偷走了这个以善意待他的主教家的银器。

当警察把他抓回来让主教指证的时候,他绝望了,他知道他逃不过再次入狱,甚至将遭受在牢狱中终其一生的厄运。因为,这个时候对他犯罪的指证是绝对公平的,无论从良心上、道义上、还是法律上,他再也找不出任何理由为自己辩护。如果他一直耿耿于怀的不公平的19年的牢狱之苦他还有话可说,还有可抱怨之处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冉阿让不得不闭口低头。他在恐惧中等待着承受这个推脱不掉的结果,等待着最后的绝望。

但,卞福汝的话却有如一道光,照进了已完全漆黑的冉阿让的心里面。他称呼这个被世人所唾弃的人为弟兄,并且以基督十字架的福音劝勉激励他(By the Passion and the Blood , God has raised you out of darkness[1]),最后他一语双关地说:我替上帝买下你的灵魂!(I have bought your soul for God![2]

接着所发生的是在冉阿让心里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心被猛烈撞击了,一个力大无比的硬汉被击垮了。《What Have I Done? (我做了什么?)》这是冉阿让的悔改唱段。

在展现这一过程时,电影镜头颇有意味地首先给到教堂里一个在十字架上受难破碎身体的耶稣雕像。这似乎是给悔改定下了基调:真正的悔改不是出于道德良心的责备而改过自新,乃是被圣灵更新的生命对临到己身的基督救恩的回应。里面所有的是深深地对罪的觉察。电影以这样的背景表现他的悔改,有其戏剧化处理的想法,在原著中,这过程发生在一个旷野,在那里冉阿让抑制不住地回想自己的一生。这样的回想反思本是他的本性里不可能有的,就像歌词里说的:这事情怎么可能发生?我恨这世界,这世界也恨我。(Can such things be? For I had come to hate the world,this world that always hated me.[3]我本来应该是这样的人啊:这个人他是个傻子,我本该高高兴兴地拿着这个傻子给的这些宝贝挥霍一番,好好补偿一下我这19年的非人的生活。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本是我赖以生活的原则(Take an eye for an eye! Turn your heart into stone! This is all I have lived for![4])。

可是,我心里为什么会感到羞愧,甚至心如刀割?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受不公正对待的,整个世界都欠我的,因此对这世界充满了愤怒,好像这愤怒是出于某种正义。可现在看看我,我如今成了一个连自己都鄙视的人,回想我这一生,就是赤裸裸的罪恶的一生,我的遭遇是我这个罪大恶极的人当受的。

真正的自由在哪里?从监狱出来,我以为我自由了,可世人鄙视和排斥的眼光让我如深陷牢笼;如今,带着这些财宝,我以为我发达了,可仍旧有什么在我里面捆绑束缚。那个主教的话给了我自由,这自由不仅是让我肉身脱离沙威看管的牢狱的自由,他在给我的灵魂指出一条光明释放的自由之路。
在歌词中,冉阿让有这样的独白:

他告诉我,我有灵魂。
他怎么知道?
是什么灵临到我,开始翻转了我那腐朽的生命?
还有其他的出路吗?
He told me that I have a soul,
How does he know?
What spirit comes to move my life?
Is there another way to go? [5]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当问的问题,如果你还没有确实的答案,就去观看、聆听、思想、感受,愿上帝藉着放在你身边的基督徒开启你、恩待你,正如电影里上帝藉着卞福汝开启恩待冉阿让一样。

冉阿让发现自己在上帝面前是个罪人(Is tare into the void/ To the whirlpool of my sin[6]),于是倚靠上帝给的出路——基督的救赎,并且在基督里弃绝罪,从世界中分别(I'll escape now from the world[7])。这就是发生在一个被上帝恩待,被福音得着,被圣灵触碰的人里面的变化。不是道德性的良心发现,而是生命本质的翻转;不是旧生命被修理得好一些,而是一个新的生命进入了里面。

当冉阿让如释重负地将标志着罪和耻辱的假释证明撕碎抛向空中的那一刻,就像歌词里说的:“Another story must begin!”[8]新的故事开始展开:前面是冉阿让的救赎故事,之后就是这悲惨世界的救赎故事。


三、不断沉沦行将末路的世界vs不断成圣与主同行的选民

时过境迁,8年过去了,冉阿让不再是原来那个冉阿让。他有了另外的身份——市长;更本质的是,他有了基督里重生的生命。而之后悲惨世界的救赎故事,就发生在这个重生的基督徒冉阿让与这个世界的互动之中。

首先,是芳汀和珂赛特。在讲述芳汀的故事之前,以《At The End of The Day(一日将尽)》交代了时代背景,用来自底层人的合唱来表现:时间流逝,世界的处境比冉阿让刚出狱时更加不济了,人民的愤怒声也开始四起。正像开场时镜头从一个大的背景的展现推近到对冉阿让的特写上一样,这里,以一个在冉阿让(已经改名为马德兰)的工厂打工的女工——芳汀的悲惨命运来作为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特写。芳汀正是那悲惨世界中劳苦民众的代表,这段情节中最让人动容的就是那段她的独唱《I Dreamed a Dream(我曾有梦)》以及她临死之前向冉阿让的遗嘱交托《ComeTo Me(就近我旁)》。

与这条线索平行展开的是冉阿让命运的第二次转折。面对上帝赐给他的这一切——财富、地位、名声,面对一个可以摆脱犯人身份缠累的机会(即有另外一个人被误认为冉阿让,送上法庭),他在挣扎祷告之后,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站上了法庭,承认自己假释犯人的身份。

为什么他要这么做?难道仅仅是出于一个正直人的道德感吗?这不禁让人回想起那恩待过冉阿让的卞福汝。在这样一个道德瓦解的世界里,他是一个异类,而此时的冉阿让俨然是另外一个卞福汝。难道这么巧合,只能靠以沙威为表征的严苛律法来维持世俗层面的基本道德感的社会竟恰巧生出这两个异类?更何况,现实中又不止这两个(在基督的教会里你能找到更多)。如果没有一位至高者在其中的参与,这一切都不合理。

冉阿让知道这一切都在上帝的手中,财富、地位、名声,上帝可以给予,也可以收取。而人们往往看重这些好处,却不见赐给这好处的主,因此也就忽略了真正的福。一个基督徒如何面对上帝的给予和上帝的收取?在地上的蒙福之路不是外显的家道丰富,而是顺服上帝而有的平安。顺服上帝而蒙真福——这福份要从今生延伸至永生;却不是作恶而蒙假福,这假福甚至要带来今生和永远的咒诅。冉阿让明白这道理(If I stay silent, I am damned![9]),因为他不再是属世界的为自己的私欲而活的罪人,而是属上帝的被上帝称义以致成为圣洁的蒙恩之人(My soul belongs to God, I know[10])。

纵然他也经历里面的争战——他有太多在人看为正当的理由去保持沉默,诸如他身负重任(I am the master of hundreds of workers. They all look to me[11]),又对社会有那么多贡献,但里面的责备让他一直良心不安,他在经历的是一场灵与肉的交战。是什么让他在这争战中胜过了肉体?不是别的,是上帝自己。最终他想起了在绝望中拯救过他的主(He gave me hope when hope was goneHe gave me strength to journey on[12]),带着对信实之主的信心,他才有力量踏上那条艰难的路。

值得特别留意的是,这一过程一直伴随着他对Who am I?——我是谁?的追问。“24601”——他作囚犯时的代号——是他在上帝面前的答案,他事实上在说:我是个罪人,是个得罪了上帝的罪人。在其随后的一生中,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这都是他不断追问的问题。在一遍又一遍对这问题的追问中,他愈发看见自己的败坏,也愈发看见上帝的圣洁和慈爱,于是没有什么能拦阻他投靠主耶稣,因为实在是迫切,实在是别无他法。着实,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地谦卑俯伏在上帝面前的时候,上帝的大能才能将他举起,给他在今生面对一切试炼的力量和将来在永远之中生命的确据。带着这力量,他勇敢地站到了人的审判台(法庭)前;带着这确据,他也将坦然地站在至高者的审判台前。

当他站上法庭的那一刻,也开启了他和沙威之间怜悯和律法的较量。冉阿让以怜悯(对芳汀)和拯救(对珂赛特)结束了他的隐居生活,以一个新的面貌 ——在福音里的新生命勇敢地站在了曾折磨了他19年的律法面前;而沙威则以更加苛刻的律法给人定罪,以极端的对律法的尊崇踏上了追捕冉阿让的征程。(《Stars(星辰)》是对沙威这个律法式人物的最好概括和展现。)


四、悲惨世界的救赎

又是九年过去了,又是一曲《Look Down》,将这个世界的腐朽以及人民的愤怒再次推向一个高度,与开场时囚徒们的《Look Down》不同的是,这里虽然也有绝望和沮丧,但更多的愤怒以及躁动开始迸发,山雨欲来风满楼,大规模的动荡正在酝酿,群体性的反抗一触即发。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酝酿的时刻,首先进入镜头的不是那些谋划准备革命的成年人,却是一个用稚嫩的声音喊着口号唱着战歌的小男孩——小伽弗洛什。这宛如给接下来的革命做了一个隐喻性的序言,也可说是那些将要出场的革命者的缩影。

一群寻求自由平等的革命青年,有着如同小孩一样的赤子之心,没有政治家的手腕,有的只是惹人怜的单纯;一群追逐爱情、渴望美好的学生,有着年轻人一切的优点缺点,没有世故之人的心机和优柔寡断,有的只是满腔可以挥洒的热血和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理想。或许他们还稚嫩,或许他们会为此付出代价,但此时的振臂一呼却是他们认为自己必然要担负的历史责任。

因为曾经有过相同的情怀,当我如此描述这些的时候,我自己也禁不住开始被其吸引。没错,影片这段很吸引人:这里有让人听得热血沸腾的革命战歌Red and Black(红黑之歌)》《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民之所欲,可在你心)》,和某种被高举并持守的崇高气质。而革命,也正是这些愤怒的人民对于这悲惨世界的救赎。

另外一边,小珂赛特在冉阿让的抚养下已经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藉着珂赛特和一个革命青年马吕斯的爱情,再次将冉阿让拉进了历史进程的最前沿,冉阿让到了街垒边加入那帮年轻人。期待力大无比的冉阿让能在战争中成为一剑能挡百万兵的超级英雄的人肯定会失望了,在战场上的冉阿让显出与那些唱着激昂战歌的革命者完全不同的气质。

原著中提到,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他枪无虚发,却从没有伤人,只是把敌人的钢盔打掉了,以至于那些青年人也颇带不解地说:这是一个枪下留情的人。如果说那些士兵不过是与他没有恩怨的陌生人,他心有不忍的话,那更让人费解的是,面对可以复仇的大好机会,他竟然释放了像猎犬一样一直追捕他使他十多年都不得安生的沙威。最后,在街垒边,他对着熟睡的马吕斯,向上帝祷告,祈求《Bring Him Home(带他回家)》时,更是让我们看到一个鲜活的基督徒的样式,这也许是重生后的冉阿让最经典的写照。

可能有人会失望地说: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情势中如此的儿女情长,这太小家子气了,力大无比的冉阿让那男人的血性看来是被万恶的宗教给消磨了。人们以为拳头才是力量,但,着实,真正的力量不在于街垒上抛洒的愤怒的热血,不在于让敌人尸横遍野,而是在祷告中对一个随时会逝去以致没有机会得救的灵魂的怜悯和关切。

不要被那些激烈的打斗场面、英雄的壮举蒙住了双眼,人存在的真实状况不是这个,而是当那群革命青年在唱《Drink with Me(与我共饮)》的时候所展现的人性的软弱。这首歌没有被电影收录完全,在原剧中有这样的歌词:

你是否也害怕死亡?
当你殉难时,世界是否还将你记起?
是否你的死终究是毫无意义?
是否你的生命只不过又是一个谎言?
Can it be you fear to die?
Will the world remember you. When you fall?
Could it be your death Means nothing at all?
Is your life just one more lie?[13]

他们想去救赎,却不是他们弱小的身躯和心灵所能够成就的。

事实上,他们更需要被救赎,因为他们也是不折不扣的罪人。仍旧是这首歌,另外一句未收录在电影里的歌词是:这杯敬给曾经和我们上过床的女孩。(Here's to witty girls who went to our beds.[14]如果你通过原著稍稍了解芳汀的经历,就能知道,造成芳汀悲惨命运的人正是像他们一样的玩世不恭却总想着做些大事的小青年,正是这样的青年以爱情的名义让她未婚怀孕,之后又扬长而去(Buthe was gone when autumn came[15]),撇下母女二人孤独地承担生活的重负和世人的鄙夷。这世界如此悲惨,他们也逃不了干系;这世界如此悲惨,是我们每个罪人齐心协力的结果。

所以,当你关注整个世界的命运的时候,我劝你先关注一个人的命运,就是你自己。当你被那确定的救赎得着时,你也能在纷繁变换的世界中拨开迷雾,发现那最值得你去为之努力和忠心的救赎之路,就是——像冉阿让一样跪下来,向上帝祷告;就是——带着基督的心肠,也就是带着对灵魂的负担和福音里的热忱,进入到上帝寻回拯救失丧灵魂的工作中去。

革命最终被镇压了,人对这世界的救赎努力失败了,失败得有些悲壮,在小伽弗洛什的结局中,人们看得流泪。《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空无一人的桌椅)》——形单影只的马吕斯有理由悲痛,当年和他一起喝酒欢乐、高谈阔论的朋友们如今在哪里?他不知道,他更不敢再去往下想。

于是面对着物是人非的咖啡馆里的空椅子空桌子,唯有怆然而泪下。

这就是现状,世界并不会因为人流的血和泪而有任何本质上的改观,世人仍旧处在悲惨之中。那对在影片中以小丑的形象出现实际上极其奸恶的德纳第夫妇在原著中的结局是:带着敲诈来的巨款,到美洲做了贩卖黑奴的生意,继续逍遥法外。小人得志,恶人发达,这仍旧是一个没有公平公义的悲惨世界。

但救赎之路已经被指出,这救赎已经在卞福汝身上发生,在冉阿让身上发生,在一个个基督徒身上发生。革命家愿意做大事,救人民于水火,却免不了堕入自己的私欲和杀戮的循环。有人说,一个人的救赎在信仰,那么整个世界的救赎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一个个灵魂被真理光照,被福音得着,被基督的灵充满,怀着确据和盼望等候上帝的国临到的日子。这就是对这悲惨世界的真正救赎。

影片最后,在冉阿让被接回天家后,熟悉的《Do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旋律再次响起,歌词却不再是激动热血的呼喊,而是存着对将来更美之上帝的国来临的盼望。

你听到深夜中迷失山谷的人在歌唱吗?
这是努力攀登寻求光明之人的歌声。
世上的劳苦人啊,
希望的火焰永不熄灭。
纵使最黑暗的夜也会结束,
旭日终将按着时候再次升起。
他们将喜得释放重获自由。
在上帝的花园里,
人们管理修葺,
以犁头取代刀剑。
枷锁要被打断,
人人都得着他们的冠冕。
你愿否加入我们的圣战?
谁会勇敢地与我携手并肩?
在街垒之外,
有着你所渴望的新天新地!
你听到人们在歌唱吗?
你听到远处鼓声响吗?
这是他们所带进之未来的讯息,
待明日来临之际!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Lost in the valley of the night?
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
Who are climbing to the light.
For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There is a flame that never dies.
Even the darkest night will end
And the sun will rise.
They will live again in freedom
In the garden of the Lord.
They will walk behind the plough-share,
They will put away the sword.
The chain will be broken
And all men will have their reward.
Will you join in our crusade?
Who will be strong and stand with me?
Somewhere beyond the barricade
Is there a world you long to see?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ay, do you hear the distant drums?
It is the future that they bring
When tomorrow comes! [16]
愿我们也能带着天国的盼望去面对如今我们所在的悲惨世界!


作者为国内某神学院在读神学生。


注解:
1、引自唱段《Valjean Arrested, ValjeanForgiven(冉阿让被捕又被赦)》,其大意为:通过基督的受难和宝血,上帝已经将你从黑暗中提拔。
2、出处唱段同上。此句所用动词“bought(买下)是舞台音乐剧版中采纳的,电影中此句为:I have saved your soul for God!(我为上帝救赎了你的灵魂!)
3
引自唱段《What Have I Done?(我做了什么?)》。
4、出处唱段同上。其大意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把自己变成铁石心肠!这是我赖以存活的原则!
5、出处唱段同上。
6、出处唱段同上。其大意为:我望着那无尽的空虚,指向我罪孽的漩涡。
7、出处唱段同上。其大意为:我现在要从那个世界中脱离。
8、出处唱段同上。
9、引自唱段《Who am I? (我是谁?)》,其大意为:如果我保持沉默,我就是可咒可诅的!
10、出处唱段同上。其大意为:我知道,我的灵魂已属于上帝。
11、出处唱段同上。其大意为:我是数百个工人的厂主,他们全都仰赖我(生活)。
12、出处唱段同上。其大意为:他在希望渺茫时给了我希望,他赐给了我活下去的力量。
13、引自舞台音乐剧版唱段《Drink with Me(与我共饮)》。
14、出处唱段同上。
15、引自芳汀唱段《I Dreamed a Dream(我曾有梦)》。
16、引自唱段《Finale(终曲)》。


《教会》20137月总第42(https://www.churchchina.org)
最后编辑齐鲁 最后编辑于 2013-07-29 10:33:27
TOP

有人说,一个人的救赎在信仰,那么整个世界的救赎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一个个灵魂被真理光照,被福音得着,被基督的灵充满,怀着确据和盼望等候上帝的国临到的日子。这就是对这悲惨世界的真正救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