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边?
作者:私塾夫人
对下一代,我不得不在意信仰到底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有何关联?
当统计数字一再来恐吓我们,说基督徒的孩子,到了大学已经流失掉百分之九十五的时候,我更担心的,是那些从小跟着父母上儿童主日学,和父母的关系良好,但渐渐长大「没空」,又被父母谅解不常去教会,但,也没有完全离开教会的年轻人。
他们绝对相信有神,绝对说自己是基督徒,绝对会「尽量」,「至少」星期天去做个礼拜,唱唱诗歌,听听道,浸泡一下平安的感受,为心灵洗尘。
还有,三餐绝对谢饭,宵夜就免了。
他们甚至会告诉人教会很好,有空要常去,他们也觉得教会里的人多数很有爱心,若要翻电话簿找商家,还会特别找那上头有十字架或鱼商标的,因为他们也相信上教会的人比较有良心。
但是,但是,但是,这---就是信仰对他们的所有价值。
好人,有爱心,很平安。生命的周边产品,不是主机。
教会很好,却不是最重要,只要不和其他要事冲突,我尽量去。不过,倘若有更好选择,那麽,上帝那里永远可以请假。
我担心许多基督徒的下一代把信仰看成生命的周边产品。从前,没吃没喝的爷爷奶奶时代,周边产品是少数阶级人的奢侈,但这世代,我们的孩子成长在周边产品的选择里,重不重要不是讨论点,没想过不买才是背後主因。
所以买手机,女生一定会买个漂亮的套子,加个好看的饰物,男生一定买个呛声力足的耳机。
周边代表有选择权,也代表品味,个性。难怪周边产品商机无限。
笔电上的贴纸,其实和笔电的功能一点关系也没有,顶多让使用者心情好一些,但网上千百种贴纸花样,和青少年花时间去选,买,贴上换下的功夫,真会让人错乱地以为贴纸非常重要。
我担心许多基督徒的下一代把信仰看成生活的周边产品,因为他们从小跟着父母到教会,所认识的教会生活里,从来没有真正连结於自己的现实人生,即使偶有,也是刮过现实表层的一阵风。因此信仰变成他们生命的装饰,没有的话生活会显得太阳春,但实际上,跟他们的现实生活功能没大关系。
如果教会生活太强调信徒对教会做了什麽,而对信徒在家里,学校,社会上的景况只是轻描淡写,观念性地提一下,那就是画张图给人参考,没有深入探讨和参与。渐渐,孩子就习惯了教会是一回事,现实生活又是另一回事。
於是,有许多年轻人抱着选生命周边产品的心态来教会,偏偏想要留住下一代的事工负责人又拼命创造活动,好让他们感觉教会很精采,而愿意留下来。最後,往往得到的是更多年轻人腻了,用找更精采的教会为理由转身离去。
因此当我读到这一章保罗的教导,发现他「机婆」地把真理触角探入到人家家里事儿的时候,不禁拍桌叫赞!
此时谁要对保罗吼:「这是我家的事儿,跟教会没关!」我想,保罗可能要对他瞪大眼睛说:「你家的事也是教会的事,因为教会和你家的老板是同一个!」
我承认,成长在老讲隐私权的二十世纪西方,我也不习惯。谁家有寡妇,儿女要怎样对待她,或是谁家女人年纪轻轻没了老公,像花蝴蝶飞来飞去,还边飞边流口水,这真是人家的私事,为什麽要放在教会的台面去讨论?
但我们所信,所宣告的真理倘若与现实无关,弟兄姊妹倘若只在教会里面,小组聚会时亲热,却是我们现实生活里的陌生人,那麽,信仰生活,当然会成为我们下一代的生活周边产品。反正会思考心灵话题是种时尚,又可以表示自己不那麽物质世俗,所以偶而上教会也够了!毕竟教会里听见的是一套,进入现实生活里还是要自己摸索找方法,这样的信仰,根本无法成为生活主导。
於是列为周边,因为教会里打的拍子,无法打成现实生活的节奏。
保罗提醒了我们这些父母,究竟,是每个礼拜一两天把孩子送去教会作礼拜,去团契或小组学习真理就够,还是让孩子在其馀五六天的时候,不断学习如何把真理落实在生活中?
保罗也在问我们这些关心教会儿童事工,少年青少年事工的大人们:只谈原则,还是该讨论怎麽活?只教怎麽传福音,还是该盯着孩子好好活出福音?
我们究竟是要把大部分力气都花在营造出一个孩子喜欢来的儿童或青少年事工?最好能够把世界的娱乐活动比下去,让他们周末选择教会?还是该一开始就告诉他们,这是个七天的信仰,你们也要活在七天的信仰生活里?
我们是否只期待孩子们愿意来参加属灵群体提供的节目?或者,会积极的帮助孩子去了解自己是神家里的一份子,家人,就不该只是要求,也要给予,有特权,也有责任和义务?
保罗说对老年人不要严责,要把他们当成父亲,也要把少年人当成弟兄劝,这是生活原则,给家庭生活用,也给教会生活用,信仰於保罗,从来不是冷冰冰的应用教义,听着他对提摩太这样教导,我也在思考:我们的孩子在教会长大,他们懂得听进去的道理可以温暖地活出来吗?
保罗说要尊敬寡妇,而不是忽略,任她们在热络的人群中孤单地游走,也不只是怜悯,把她们当成操练行善的对象。面对现实,保罗不教导概念,他详述内容和应对方式。
同样失去配偶,必须根据不同状况,给予不同对待。有儿女的,教会不要热心过分到抢夺了儿女当尽的本分。同时,保罗也勉励寡妇不陷在自己的现实困境中,要积极追求生命,为自己的现实本分负责。
甚至可以突破现实的残缺,去关注别人,供应别人的需要。
这样的教导,和一天到晚碰到困难就怨神,愁眉苦脸要人关心,代祷,否则就说教会小组没有爱心的状况,实在差别很大。
我们的孩子在教会长大,会更懂得为自己的现实生活负责任,并且靠主刚强,坚持超越困境的行善心志吗?或者,他们会在现实中碰到难题时,躲到信仰里去逃避现实,在属灵群体中唉哼,期待援手和同情?
真理不是在教会讨论讨论就够,还要回到生活中,在最平凡的伦理上实践出来。保罗说:「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那麽,谁去监督我们是否看顾亲属呢?难道是教会牧长,团契辅导吗?岂不是我们信主的人出了教会,继续在现实生活中彼此监督,提醒,要照着真理活吗?
如此,下一代的现实生活,倘若没有我们继续用真道督促前进,倘若基督徒父母只把儿女的信仰交由属灵群体喂养,我们其实就在把他们的现实和信仰切割开来,让他们习惯做两种人,持守两种不一样的原则。
没错,除非父母愿意帮助孩子在生活中继续行出真理,用真理原则学做每一种价值判断。否则,随着年龄增长,生活里的大小要事越来越多,信仰渐渐就会从生活中心往外挪移,到可有可无。
信主不是为了做好人,孩子去教会,也不单只为了学伦理道德,但是被真理喂养出来的生命,必须要有生活的平台,才能够展现生命的动力。我害怕我们对下一代的信仰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们习惯把这位大神关在教会里称王,却没有把祂请到现实生活里作主。
也许,很多基督徒父母也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少与神的话语互动; 教会里的我和现实里的我彼此冷漠无言。活不出来的真理,在下一代明亮的眼中,就只是教条和道理,所以该归纳於生命周边。
是该面对真相的时候了!
提前 5:1 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劝少年人如同弟兄;
提前 5:2 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劝少年妇女如同姐妹;总要清清洁洁的。
提前 5:3 要尊敬那真为寡妇的。
提前 5:4 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学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神面前是可悦纳的。
提前 5:5 那独居无靠丶真为寡妇的,是仰赖神,昼夜不住的祈求祷告。
提前 5:6 但那好宴乐的寡妇正活着的时候也是死的。
提前 5:7 这些事你要嘱咐他们,叫他们无可指责。
提前 5: 8 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
提前 5:9 寡妇记在册子上,必须年纪到六十岁,从来只作一个丈夫的妻子,
提前 5:10 又有行善的名声,就如养育儿女,接待远人,洗圣徒的脚,救济遭难的人,竭力行各样善事。
提前 5:11 至於年轻的寡妇,就可以辞他;因为他们的情欲发动,违背基督的时候就想要嫁人。
提前 5:12 他们被定罪,是因废弃了当初所许的愿;
提前 5:13 并且他们又习惯懒惰,挨家闲游;不但是懒惰,又说长道短,好管闲事,说些不当说的话。
提前 5:14 所以我愿意年轻的寡妇嫁人,生养儿女,治理家务,不给敌人辱骂的把柄。
提前 5:15 因为已经有转去随从撒但的。
提前 5:16 信主的妇女,若家中有寡妇,自己就当救济他们,不可累着教会,好使教会能救济那真无倚靠的寡妇。
来源:《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