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无语问上帝(一)

[ 8642 查看 / 0 回复 ]

作者杨腓力

    杨腓力(
PhilipYancey)的《无语问上帝》于1988年出版后,就以其以纯熟的文字功底,深沉过人的洞察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被誉为一本经久不衰的关于苦难问题的精品之作。这本书曾获得ECPAEvangelical ChristianPublishers Association)年度图书金奖,流传到世界各地,安慰无数的生命。
         
杨腓力以其独特的视角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作者发现:要了解上帝的作为,先要了解创世以来,上帝与人之间发生过的种种爱恨纠葛,才能明白为什么今天我们处于一个看不见上帝,却要凭着信心来经历上帝的年代。书中以细致的脉络,从《圣经》中的创世,先知历史及福音书中掀开了一副被启示却不易察觉的连线,引入一个全新的问题——在人感受苦难的同时,究竟当上帝是什么滋味?
         
杨腓力特意为《无语问上帝》简体中文版撰写了序言,他盼望并祈祷其著作能帮助寻求这些问题的中国读者找到答案。他深知此乃人生最为紧要的问题。


中文版序言       

  在中学时代,我开始学习中文,而我的弟弟则学习俄语。我们兄弟俩都深信美国将被中国或苏联占领、征服,我们想象我们中至少有一个可以与征服者说上几句,无论他们来自西方,还是东方!那时候,我所见的世界基本上划分为美欧、苏中两大阵营,而美欧主要为基督宗教文化占主流的国家。
       
如今,时事多变迁!苏联瓦解,宗教信仰已在欧洲人的世界中式微,基督徒中有三分之二如今生活分布在欧美之外的地区;而中国已经崛起为一个经济发电站——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在国际旅行中,我深感欧美已经疲弱:工业正在衰微,经济需要提升活力,许多人赖以为生的神话不再行之有效。与此同时。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正在逐步走向强大,带来新的活力和思想。
       
正如中国读者们深知的,历史循环往复。中国比西方文明拥有更为悠久的历史。正如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中国已历经战争、**和彻底变革的磨练。正是在这个时刻,人民会深入思考给生命带来意义和希望的东西。也许很多中国人也正在找寻生命的答案,我非常高兴中国人正在进行的探索给我所带来新的视角。
       
基督宗教是圣书之中的信仰——这部圣书就是圣经。圣经被认为上帝赐给人类的话语,它给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宏大的图景:世界从何处而来?为什么存在?又何去何从?但是,圣经也会让人望而生畏。它是一部巨著,历经数千年而成书,由不同作者写成。在《无语问上帝》中,我试图重新发现这幅宏大图景。上帝为什么创造人类?我们如何讨上帝喜悦?为什么上帝有时候似乎积极参与人类的历史,而有时候又似乎袖手旁观?
       
我盼望拙作能为寻求这些问题的中国读者提供有用的帮助和参考,因我深知此乃人生最为紧要的问题。
杨腓力(刘 平译)
2009119


跋:非道远人,乃人远道


      禀气含灵的人(创世记27),贵为上帝的形象(创世记l2627),信者甚而贵为上帝的儿女,但在有限的此岸生命中,不得不经历诸般苦厄而终归为初始而来的尘土,正如经上所说,人,本自尘土,又复归为尘土(创世记319;诗篇10429,等)
      古今往来,多少人发出这样的感叹:苦而短的今生经历今生的苦而短!无论是信者,还是非信者,在亲历或耳闻目睹人世间的邪恶和苦痛之际,或拍案而起,或隐忍而泣,或含怒质问:上帝,你如果真的存在,真的爱世人,为什么要让邪恶、痛苦嚣张于世?为什么你在眨眼之间即可成就的事,要留给我们慢慢熏蒸、熬炼?为什么要迟延终结罪恶、痛苦的时间表?为什么……继而会心生绝望,连环抛出一个一个的问题,将带着泪水、质疑甚至愤恨的问号化作手榴弹投向上帝:

——上帝公平吗?有人尝试跟随上帝,但结果落魄不堪,根本与上帝应许的赏赐与快乐无缘。

——上帝为何沉默?如果你就学业、工作、爱情、婚姻、健康、财富,曾求问上帝清楚的引导,但每次当你以为明白上帝的旨意时,所做的抉择都是错的;如果上帝是一位父亲,那么,这是个什么样的父亲嘛!难道他就是那么喜欢看我一败涂地?人家告诉我他很爱我,而且对我的生命有最好的计划,那么他为什么不告诉我他的计划是什么?”(引自《无语问上帝)

——上帝是不是喜欢隐藏自己?他怎么不出来证明一下他自己?即使人有心寻找上帝,上帝却好像故意捉迷藏似的,掩面不顾”(参见申命记31171820;约伯记1324;诗篇11101312224279),一点也不现身说法。
      这些赤裸裸的真实难题如同日出日落与人生时刻相伴,让你我不得不一生面对,甚至尊为神子的耶稣基督在各各他山上发出的十架七言中也流露出大卫曾经追问的难题: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诗篇221;马太福音2746;马可福音1534)


 
  的的确确,对信者,甚至对非信者,他或她在直面人生的真相之际,会驱智而寻求三个彼此关联的问题:上帝为何对人不公?为何对人缄默?为何对人隐藏不露?
      如若深思,这三个难题还可以表述为:为什么上帝让苦难临到我身上?在苦难中,为什么上帝对我的祈求不闻不问?为什么上帝不愿伸出哪怕一根小指头来助佑我?这些问号常常让信者跌倒、哲人迷惑、不信者幸灾乐祸。
      杨腓力在本书的开始直陈这些问题或苦痛的经历,将之归结为一个大胆、似乎渎神的短语:对上帝失望(Disapointmentwith God)。这就是本书《无语问上帝》的英文版书名。中文书名采取意译,取意为:人对上帝彻底绝望,以至于无语,或因失去信心而转身离去,或因失望透顶而哑口无言,或因上帝的沉默与患难中人的热切祈祷之间的巨大落差而目瞪口呆……杨腓力提出这种约伯式的难题,要将我们带到何处?是信仰的沙漠还是另外一座挪亚方舟?



 
  杨腓力提出此难题并非心血来潮。
      他对此一直不能释怀,其中缘由,既出自他曾经对他人的此类经历似乎无能为力,更出于自身的儿时经历——虽已忘记,一旦唤起,又如何能不对曾经的父爱萦萦于怀?
      为此他利用暇余,披览诸种犹太——基督教典籍,其中涉及圣经、古代教父、犹太哲人、当代基督教学术大师,其中不乏奥古斯丁、布耶赫那、切斯特顿、艾略特、路易斯、莫尔特曼、麦当努等前贤大德,志在以圣经为基础,从中引幽探微,应对当代人身临其中的困惑。
      在这本书中,杨腓力以圣经为佐证,证明上帝始终与人同在,先自行神迹,后差派先知传递话语,乃至差遣自己的独生子降生受死复活,以无罪的肉身担当世人的罪恶与苦痛,破除上帝与人之间因罪而来的疏离,恢复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120);又以约伯为个案,深入探讨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将我们追问苦难的原因转向思考苦难的目的,将我们追问的视角从暂时的此岸转向公义的天家(2129);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鲜活的证据,说明苦难中的人可以经历上帝的怜恤(30)



 
  从全书来看,杨腓力在回答上述三个问题上实际上先将后两个问题归为一个神学问题即上帝的自隐,在上卷中予以集中回答,后在下卷中回应第一个神学问题即上帝的公义
      上卷从一体三位的上帝在历史中的临在及其与人类之间的亲密关系佐证三位一体之上帝乃经世之上帝,与人共在,如同人间父母与自己的子女一样共同经历成长中的烦恼与苦痛,以不同的方式彰显自己的荣耀、启示和关怀。
      从圣经正典的两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旧约让人看见:当上帝是什么滋味,而新约则记载:上帝在学着了解当一个人是什么滋味。新约中的上帝向我们表明,基督教信仰中的上帝不但知道痛苦,并且与人分担痛苦。
      下卷则主要以约伯为典范探讨上帝的公义问题,并以个人生命的转变为结。
      杨腓力对约伯记的解读多有出彩之笔。他反驳不少解经家和普通读者的观点,认为全卷的目的不在于追问苦难的原因:痛苦时上帝在哪里?全卷的主题在于信心或苦难的目的或意义:痛苦时约伯在哪里?约伯会有什么反应?进言之,人在世的苦难对永恒的国度有何意义?要想了解约伯记,须以此为起点。
      若从信心来看约伯记,一个人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财富之丰薄、寿命之长短、儿女之多寡,而在于信心之有无、大小,在于荣耀天国与否。
      个体生命虽苦而短,但是因为成为信心的战场,而具备极重的分量。约伯记让人确信一件事:人对试炼的反应如何,关系重大;个人信心紧紧牵连在宇宙历史中。
      若将旧约和新约作综合的认识,上帝对不公难题的解答,不是使用言语,而是采用道成肉身、亲身俯就造访的方式。耶稣用血肉之躯,穿上身体的外貌,任物质现实展现它最不公的地方,来说明上帝对不公有何感受。耶稣基督自己为上帝的良善问题提供了最终极的答案。
      圣经清楚地指出,道成肉身对上帝、对人的意义。这是他与人认同的唯一道路。上帝是灵,无法被物质世界所限制,也无法经历肉身的软弱,更无法经验恼人的痛觉细胞发出的警告。但耶稣一来,这一切就完全改观,他体验过身为人的滋味,从出生时的流血与痛楚,到死亡时的流血与痛楚,他一一尝遍。
      同样,圣经也对人指向未来。对上帝失望的人,无论来自何处,先知们预见未来一定有和平、公正、喜乐,并且呼吁人要在这种盼望的光景中生活。我们如今虽然被时间的帘子蒙蔽,是否可以仍然认为上帝是慈爱、满有恩典怜悯、又有大能的上帝,并为此而活着?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人类历史不是被过去和现在所定规,而是取决于未来——基督再来以及审判后的新耶路撒冷。
      杨腓力以多彩的文学笔调将一个一个艰涩深奥的神学问题勾画出来。以浅自、通俗的语言讲明哲学-神学问题向来属大家的手笔;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佩服杨腓力的文采和运思。



 
  杨腓力撰写此书,坦诚面对信仰一直面临的挑战:社会不公,祷告未蒙应允,身体得不着医治,数不清的不公事件……他不回避这种棘手的问题,这既是一种良知的体现,也是一种信心的落实。
      在《无语问上帝》中,杨腓力从上帝与人的双重角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答案。这种由圣经生发出来的神学和人学彻底颠倒了21世纪之交流行的成功神学——信必得属世的赏赐,若不得属世的赏赐,则不信或小信。若这是一种学,这正是化装为上帝的坏学!(参见约伯记第12)
      上帝与人的角度在耶稣基督身上相交:耶稣基督的出生、受死、复活解答了人对上帝失望的难题,借着对耶稣基督的信心,人可以直接来觐见上帝,不再需要借用人间的任何中保,因为上帝自己已成为中保。藉着耶稣基督之光,人凭着信心的醴泉、怀着盼望的玉浆、带着爱心的甘露,进入已然未然的天国华池,预先品尝复活与永生的滋味。
      从约翰神学来看,道不远人,道甚至已*。对人而言,道为生命之要,但人是否远道?人常失道,逮道反神,非道失人;人常去道,妄行失纪,非道去人。人在苦恶的泥沼中何以迁罪于神?
      职是之故,信者,慎勿失道,须恒常守道;道不曾失人,道与人同在,而人与道相遇,乃生命的大意义。
 
刘平
20091月于复旦大学宗教学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