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美国小镇的慈善箱

[ 6479 查看 / 0 回复 ]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美国小镇的慈善箱

(文/桑宜川)

4只普普通通的纸箱将会一直摆放在那儿,受到人们的呵护。

前不久,我与几位文友来到一个名叫FERNDALE的美国小镇观光,这里距离美加边境只有约半小时的车程。在小镇社区活动中心门口徜徉,我注意到有几个纸箱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里,里面装着各种食品,比如新鲜蔬菜、火腿肠、面包、果酱、书刊杂志,以及其他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等,并无人看管,不时有人前来往里放东西,也有人从中拿走一点物品。

几个纸箱的恩惠

我好生纳闷,便好奇地向一位路过的西人老太太请教。她不无感慨地告诉我,这是镇上的公益文化活动之一,这些纸箱已经存在几十年了,大家都习以为常,她从小就受过这几个纸箱的恩惠。

她说这些话时语气自然,没有丝毫的自卑,让我不由得感叹,即便是如此微不足道的几个纸箱,却反映出美国的世态人情!捐物施舍者没有丝毫高人一等的心态,接受者也从不以自己在生活中的些许拮据或贫寒而羞愧。捐助者施人玫瑰,手留余香;分享者心怀感恩,信主蒙福;双方心安理得,各得其所。

社区中心门口还有一幅招贴画:一只小猫从一个被掏空的大南瓜里探出头来,目光胆怯又有期盼,让人顿生恻隐之心。那只小猫咪分明就是一个等待救助的生灵,具有象征意义,面对这样的情景,一个有良知的人难道还会无动于衷吗?

这让我想起美国富豪卡耐基在19世纪写下的《论财富》。他在文中简洁地阐明了慈善的理念:有钱人在道义上有义务把他们的一部分财产分给穷人,因为所有超过家用之外的个人财产都应该被认为是让社会受益的信托基金。

这种西方财富观的形成,实在得益于基督教文化。回望历史,美国的人道主义观念及乐善好施行为有其生存的土壤,价值取向早已深入人心。人生而平等,后天更应在公平公义中享有平等权利。但一些人由于教育程度或智力体能的差异等因素,在社会中失去了平等的条件。为了使这部分人不至丧失最基本的人性尊严,社会中的人类同伴有义务从精神和物质上支持帮助他们,使他们重新找回人的尊严和价值。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响应卡氏言论的后继者颇多。

处置财富的本领

世界富豪比尔·盖茨在过去4年共馈赠230亿美元,相当于其净资产的54%。据《福布斯》杂志的慈善榜统计,近10年里,美国富豪共捐赠给各类慈善组织达2000多亿美元。而且,这种乐善好施不仅仅停留在富豪阶层,美国的中产阶层、劳务工薪阶层,只要一听说其生活的社区、教会有慈善演出、义卖等募捐活动,无不彼此传递信息并积极参与捐赠。

20001月,当时的世界第一富豪盖茨决定2年内淡出微软公司,致力于慈善事业;股神巴菲特决定向慈善基金会捐资37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交由盖茨夫妻的基金会管理。这两件事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盖茨和巴菲特均为美国人。在美国,慈善文化有相当长的历史,有其独特的理念和做法。据说,美国慈善文化主要基于一种新教理念,即富人只是财富的社会管理人。也就是说,在法律上,财富是私有的,但在道德和价值层面,超过生活需要的财富就是社会的。

卡耐基认为,把多余财富作为遗产由亲属继承,是人之常情,却往往会给接受者带来利少弊多的影响。我给儿子留下了万能的美元,无异于给他留下了一个诅咒。卡耐基是白手起家的财富拥有者,具有超越金钱的生活体验和价值意识。

如今,在美国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聚敛财富。你可以拥有极多的财产,但只有一个条件,对社会你必须有所回馈。在美国,人们并不景仰富人,而是景仰对社会有所回馈的富人。

正因如此,卡耐基认为,处置多余财富,让其真正有益于社会是一种本领。为此,卡耐基本人兴办了基金会,向贫困人群、教育和文化事业提供资助。当前,盖茨的慈善活动也是通过基金会方式进行的。卡耐基认为,富人的责任是成为生活简朴无华的典范,富人应在生前处置好自己的财富,使之有利于公益,死时越有钱,死得越丢脸

中国富豪的缺席

美国私人慈善业如此发达,美国人如此钟情于慈善工作,都因其宗教文化的土壤。正是美国特有的宗教文化氛围,造就了众多的富人慈善家。美国的罪富文化不同于中国人所说的仇富文化,而是源于基督教传统中对富人原罪的说法。早期基督教教义深入人心,新约第一卷书《马太福音》中记载一个富有的少年人来问耶稣,自己要如何做才能得到永生。耶稣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1921)接下来耶稣的一个比喻成了西方的经典名句: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1924

富人要想进入天堂,唯一的途径就是将自己的全部财富捐赠给穷人,这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意识。因此,我们不难理解那些富豪们之所以投身于私人慈善事业,完全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灵魂和生命的思考,提供慈善捐赠被认为是优秀公民的义务。

作为对照,美国富豪热衷于私人慈善事业,中国富豪却在慈善事业上严重缺席。他们在生活上穷奢极欲,在慈善事业上却十分吝啬。中国富豪在慈善方面的集体不作为表现在,各种大型赈灾公益活动中鲜有富豪群体的名字出现。更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企业曾经鼓吹的善举,最后都以拖欠善款而告终。他们在对自己的善举进行广泛宣传之后,却一直拖欠基金会的款项,如今催款已成为一项马拉松运动。

其实,现代中国并无真正意义上的西方贵族与富豪,所谓的富豪们大多都是体制内的暴发户,他们的父辈也大多是靠天吃饭的平民百姓。今年上半年《福布斯》公布了“2013评出的100位中国富人,其中仅有一成曾向中华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捐款,占总捐赠额的5%不到,95%的善款都来自于国外和港台。由此看来,善心仍然主要来自海外爱国侨胞,因为他们的慈善价值取向来自于西方社会,良知是醒着的。

30.25美元的捐款

其实,资本与财富本是中性之物,无所谓善恶,但其所具的正负两面性则取决于支配者的文化涵养,美国的慈善文化与中国的为富不仁形成了鲜明对比。慈善文化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价值观,弘扬慈善文化所要达到的境界就是要在全社会造成浓郁的人文关怀的氛围,减少冲突,调和矛盾,不以己卑,不慕人荣,各得其所,使社会呈现一种稳定和谐的状态。

前几年曾看过一则报道,20072月,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某庄园举办慈善晚宴,应邀而来的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小女孩露西也捧着她的全部储蓄来到了庄园,要求参加慈善晚宴,却遇到保安的阻止。小露西问:叔叔,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对吗?她的话让保安无言以对,却打动了正要进门的沃伦·巴菲特先生。他带小露西进入庄园。

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万美元的盖茨,而是捐出30.25美元的小露西。在晚宴上,她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晚宴的主题标语也变成了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这正是慈善的意义所在。

在小露西的心中,爱心不分钱多钱少。相对于巴菲特的300万和盖茨的800万美元,30. 25美元真是太少了,但这却是小露西的全部所有,她捧出了全部的爱心,毫无保留!这就如同耶稣称赞捐献二个小钱的穷寡妇,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他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马可福音》1243-44
不用金钱来估量

关于慈善捐款,我还想再讲一个小男孩彼德的故事。

在学校要捐款的时候,妈妈给了小彼德5元钱,但他觉得自己没有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因为他就读的学校是贵族学校。他的同学捐款的数额不是50元,就是100元。妈妈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但我们只能量力而行。我们捐的5块钱,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妈妈的一番话让小彼德受到了人生最好的一次慈善教育。当小彼德第一次面临用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时候,妈妈让他懂得了捐献的真实含义,以及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老师在班级宣布筹款数字的时候,小彼德一直抬起头坦然地倾听着。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他的家境,因此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就是美国学校的慈善教育。无论富贵还是贫穷,无论是权倾天下还是默默无闻,无论是满腹经文还是目不识丁,只要拥有一颗慈善的心,你就是精神的贵族,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人生也因此更富于意义。

爱心不分贫富,不能以金钱的数量来衡量。奉献爱心,只要尽自己所能,就是义举。

慈善润物细无声

如今,慈善文化在美国已深入人心,浸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追溯其渊源可知,慈善是原始基督教的一个基本支柱,英文charity(慈善)的意思是基督徒的爱。在基督教义中,慈善的表层意义在于施舍(alms giving)和分享(share),但它的内涵则更多地体现在给予(give)和奉献(devote)。

可见,慈善就是沿着给予的轨迹延伸,从给予他人生活物品,给予他人情感,直到为了拯救他人而给予(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以为这就是慈善的核心价值观所在。

因此,在深层意义上,耶稣事件就是上帝的给予:他把独生子给予人类,耶稣为人类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理解基督教慈善思想的关键。

慈善是一种爱的行动,上帝是爱,他如此爱我们,让我们分享他的荣耀: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 16) 。耶稣的出生与救赎行为本身,就是上帝对人类的一种给予,因此也是上帝最大的慈善行为。

慈爱,或称大爱(agape),在希腊文中除了表达的意思外,还有特殊的含义,即特指上帝的爱。它是慷慨之爱,而不是渴望,它不需要满足,也不依赖于被爱的事物;它试图传达善,而不是占有它。因此,慈爱是创造性和自发的,它源于充盈而非匮乏。

其实,关于基督教,海内外大多数华人都认同,这是讲的信仰。常听到慕道友人这样评价说,信基督教的人都很有爱心。这些赞扬的话语既是事实,也是对华人基督徒的勉励。对基督徒而言,上帝就是无限慈爱的化身,他的一切创造与救赎工作都传递了对人的爱。因此,蒙主恩并紧紧跟随,活出上帝之爱,也传播上帝之爱,应是每一个基督徒回应救赎当做的事。

这种慈善之爱是无条件、不记回报的,正如唐代诗人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所言,是润物细无声的。正是这种大爱的潜移默化,培养和造就了小露西和小彼德,也营造出一个具有爱的社会文化。

当我们的车驶离小镇,疾走在蜿蜒的乡间马路上时,我情不自禁地回望那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视线中的美国边境小镇。我知道,无论风吹雨打、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那4只普普通通的纸箱将会一直摆放在那儿,受到人们的呵护。这几只小箱子彰显的慈善不是物质与金钱,而是人心,是关爱,是祝福,它们就是美国慈善文化的缩影。


本文选自《信仰的力量》作者是加拿大枫叶出版社社长,刊于oc1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