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表里如一有多难?

[ 12714 查看 / 0 回复 ]

表里如一有多难?

文/临风

两极脸谱的希拉里

4月12日,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Hillary Rodham Clinton)终于宣布竞选下届总统。这是她第二度出马竞选总统,没人感觉意外,不过再次引起共和党人一片挞伐之声。
希拉里从小才华毕露、精明能干。在就读耶鲁法学院时,她已经比同窗的男友比尔·克林顿表现更出色。在做第一夫人前,1988年和1991年两度被评为“全美100位最具影响力律师”之一。

自从比尔·克林顿1992年竞选总统以来,希拉里更是一直处于全国公众的焦点。历史性地,2000年她从第一夫人的身份竞选成功,成为代表纽约州的参议员。两任下来,2008年固然竞选总统失利,但却当上了美国的国务卿。

虽然有传记作家出书介绍希拉里的宗教信仰(Paul Kengor, “God and Hillary Clinton,” 2008),说到她在做阿肯色州长夫人时,就到处辨明自己为什么是《循道会》的信徒。在第一夫人任上,她经常参加一些华府政坛夫人的祷告小组。尔后在《莱温斯基事件》发生以后,她也受到这个群体大力的支持。

可是,在公众的眼光里,希拉里一向被视为是个制造两极化的人物,人们不是爱她就是恨她。多年来她一直是个电击棒,自由派的人热爱她,保守的人们以痛恨她为乐。

她的确有个“信任危机”,许多人往往怀疑她说话的诚意。福音派的基督徒更是对她在社会议题上的立场无法认同。2008年,有位脱口秀主持人Robert Mangino的话非常具代表性:“我知道这听起来像是论断,但我简直不敢相信,她是个基督徒,她所有关乎信仰的谈话,我认为纯粹是政治性的表演。”

她的公众生活也不断有争议与丑闻相随:从1992年的“白水事件”到1993年白宫法律顾问福斯特自杀;编造波斯尼亚机场的惊险遭遇;以及在国务卿任上,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班加西遇害事件的责任问题等,都令人侧目。虽然今天美国人已能接受女性总统了,可是还是有不少人追问:是否能以江山相托此人?

公众人物的“言不由衷”

除了才干和经验这个门槛以外,选民决定投谁的票,最重要的是看候选人的治国理念和可信赖度。有些人喜欢从宗教信仰来决定候选人是否可信赖。因此,无神论者和穆斯林在美国当前的文化之下是不可能当选总统的。这也是为什么总有一批人希望把奥巴马描述为“秘密的穆斯林”。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希拉里有个“信任赤字”呢?这当然有她个人主观的因素,也反映了一个客观因素,那就是人们对公众人物言行一致的期许。

为了当选,候选人为了迎合选民讲话“模凌两可”、“言不由衷”;或转移目标,打击对手,以减少伤害。这都是常用伎俩。不过,选战是残酷的,24小时处在聚光灯之下,而且个人以往所有的言与行都会被扒粪式地爆料,拿来质问,这是件不容易的事。

所以“言不由衷”的谈话,包括台面上“政治正确”的保证(我的政策会让经济起飞),或是“文化正确”的话(我信仰基督),这种方式不太可能长期蒙蔽大多数的选民。

2012年罗姆尼竞选失败,部分原因就是人们怀疑他的可信赖度,认为他极可能言不由衷。至于他摩门教的信仰背景,已经不是个因素。当年胜负的关键就是罗姆尼私下对支持的大款们所说的一段话:47%的美国人都是“吃白食”的。这句“肺腑之言”被人偷录,泄露给媒体,使他一切造福底层选民的话显得言不由衷,甚至虚假。

因此,候选人尽可能政治正确,能在长期的竞选过程中不露馅,让选民认为他前后一致,值得信靠,这是一门高度艺术。其实,这不仅是艺术上的作秀,除了高度的组织力和凝聚力,赢得财团支持这些技术层面的能力以外,候选人如果没有一个坚实的中心思想以维护他的信念和品格上的完整,或没有高度的政治智慧和胆量,他在选战长期的煎熬中是无法胜任的。

爆料的是与非

当时并没有人责备那个偷录罗姆尼私下谈话的爆料者,因为这里所牵涉的不是隐私,而是公众人物私下对公众事务的谈话。

其实爆料与否,这件事本身并不能决定是非。美国一些大企业作些违反公共利益的事情,往往都是靠着内部的举报人,把实情透露出来,才能带来改革。香烟的危害就是这样被暴露出来。

不过,如果爆料的目的是在破坏他人的私德,或是中伤他人,那么,这种爆料就不值得鼓励,不论告密者是否能从中获利。

在一个告密成风的文化环境下,有时候不爆料,不告密的勇气和执着才更值得鼓励。它代表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对自己做人道德底线的持守。《人民日报》在今年早先曾有篇文章,恰好对这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注解:

不告密、不揭发,与其说是一种可贵品质,不如说是一条道德底线。告密成风的社会,是人人自危的社会,告密使人与人之间失去基本信任,甚至相互侵害,冲击人们的价值判断,毁掉社会的道德基础。

美国电影《闻香识女人》中有一段台词:“我不知道,查理今天的缄默是对还是错,但我可以告诉你,他决不会出卖别人以求前程。而这,朋友们,就叫正直,也叫勇气,那才是领袖的要件!”

片中,查理无意间目睹了几个学生对校长的恶作剧,校长逼查理交代谁是主谋,否则将开除他的学籍。查理的忘年交、盲人史法兰,在听证会上谴责校方正在毁灭这个孩子纯真的灵魂。演讲博得如潮掌声,使校方最终作出让步。

可见,是非对错往往自有公论,在人的心里并不会被“政治正确”所模糊。

“犬儒病”的社会土壤

爆料的背后其实还牵涉一个更大的问题。

一个社会的文化环境是鼓励人说实话,还是压制说实话的人?如果是压制说实话的人,那并不表示众人就会真正把鹿当作马来使唤,那不过是制造出一批“犬儒病”的精神病人罢了。

所谓“犬儒”,这个词已脱离古希腊描述狄奥根尼的原意,现代的语境是:人放弃了求真、求善的努力,不再有理想,不再愤世嫉俗,而是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嘲讽一切。这批人外面做一套,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外面做的是为了“政治正确”,或是“文化正确”,心里真实的想法是不轻易流露的。

或许有人以为,这种“两面人生”才是个人成熟的表现,是社会应有的“礼数”。其实不然,人只有在多处碰壁以后才会变成犬儒,就像一位作者所说的:“犬儒不只是在过去饱尝辛酸,犬儒是对未来过早地失去希望。”一个社会如果充斥着对未来失去希望的中坚分子,那代表的是信任的解体,热情的消退,仅余下一片梦想破灭后的消沉和冷漠。

普利策奖得主,《纽约时报》驻莫斯科分社社长赫德里克·史密斯(Hedrick Smith)在1976年出版《俄国人》一书,描写当时的苏联(引自《犬儒病》,2005):

虽然上上下下的人都不再相信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对各种事情也并非没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是一到了正式的场合,他们却照旧举手拍掌,重复着官方的陈词滥调。人们明知这一切是毫无意义的,是逢场做戏,“可是你必须去玩它”。

瓦连京·图尔钦对记者史密斯解释说:

“人群中有一种难以相信的犬儒主义。诚实的人使得那些沉默的人由于没有大胆说话而有负罪感。他们无法了解别人怎么会有勇气去干他们本人所不能干的事。因而他们感到不得不攻击别人以安慰自己的良心。第二,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他们觉得每一个人都在欺骗他人。苏联人好象妓女一样,因为自己是妓女,便认为所有的女人都是妓女。……根本没有真正的诚实,根本没有人支持真理。如果有人说他是公正的,是只讲真理的,那么,他就是在说谎骗人。……”

可见,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政坛,若因文化上的压力,扼杀了讲真话的生存环境,其代价都是极为巨大的!那将不仅是人文精神的没落,更扼杀了社会的生机。虚无主义的弥漫将从根部切断了社会生命力的养料,最后举着旗子的不过是些钻营苟且之徒罢了。

我们自己是否表里如一?

传说当年狄奥根尼提着灯笼,在城里到处游走,说:“我在找一个真正诚实的人。”为什么在大白天提着灯笼?因为这个世界太黑暗了。为什么到处找?因为他还没有遇见一个讲真话的人。他在表达一个现实,也就是两千多年来人类的一个现实:说真话的人实在太少了!


总统选举是人间最大的竞争舞台。因为“赌注”如此之高,候选人得使出浑身解数拼搏,我们因此从中可以窥见一个人真正的信仰是什么,真正持守的原则和理念是什么。这次2016年的大选,我但愿候选人如希拉里能够开诚布公,正面宣扬自己的执政理念,不要为讨好选民而做违心之论,更不要打泥巴战,让大家都满身污泥。这可能吗?要政治人物带着白手套竞选,这几乎是个苛求。但是,至少要尽量实话实说。

再仔细想想,“信任危机”其实不仅是公众人物的专利,我们这些凡人又何尝没有“信任危机”?就是在教会里也是一样。

来到教会,我们很快学会一套场面话,以最美好的面貌面示人。在教会中当然要以爱心彼此对待,要接纳与自己想法不同的人,甚至要隐恶扬善。但是,这不等于没有是非心,不讲究公平合理,有疑问不能提出来讨论。

如果为了“宗教正确”,为了怕被批评为信心不足,“不属灵”,或是为了害怕“不服权柄”的指控而不敢讲真话、发疑问。然而在私下里我们却用嘲讽和论断来发泄,或者消极处理,冷漠以待。这其实也是种犬儒主义的表现。

我从前参与成立了一个教会,结果牧师为了巩固威望,在礼拜时提问:“凡是因为要听我讲道才来这个教会的人请举手”,结果大部分人都举了手。我那天做主席,坐在第一排。虽然没有举手,但是我很“犬儒”,事后并没有向牧师或教会提出建言。

如果仔细想想,犯“犬儒病”的人其实是个对牧师、教会或上帝信心动摇的人,他已经无法轻信所听到的“正确”信息,可是失去了信心又不敢表态,于是只好诉诸犬儒心态了。

在批评公众人物“信任危机”之余,或许我们也应当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是否表里如一,是否养成以真面目示人的习惯?不要以为众人的眼睛都是瞎的,看不见我们的虚情假意。这样的机构是自废武功,走向衰败。

我深深感觉,人的天性都是要用最好的面目示人,企望得到好评。唯有谦卑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才能比较以真实的面目示人。教会既然是上帝的家,一个家只有在能够坦诚相待的氛围下才能有真正的沟通,才能谈到爱心和关怀,才能成长,也才能减少犬儒病的传染。

来源:《境界》
最后编辑眼中的瞳仁 最后编辑于 2016-07-17 21:33: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