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一个关于饶恕的故事

[ 17099 查看 / 0 回复 ]

一个关于饶恕的故事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与敌机对撞的人,妹妹却与日军遗孀谱写了一段佳话

顾景言



陈怀民和“霍克”式座机


他是中国的民族英雄,在抗日战争中以生命为代价对撞敌机,是世界空战史上与敌机对撞的第一人。他的事迹,在当时的中国广为传扬,如今却少有人知。
而更令人感动不已的,则是在他战死之后,他的妹妹与侵华日军遗孀之间发生的故事


1938年的中国,日寇大举进犯,山河破碎。然而,在日军航空兵气势汹汹地轰炸武汉,企图用飞机轰炸为天皇的生日献礼的时候,有一位年仅22岁的中国飞行员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拒绝跳伞,毅然与敌机对撞,以生命为代价扑灭了日军的气焰。
他的牺牲,大大鼓舞了中国空军的士气,使中国取得了武汉空战的大捷。

这个22岁的中国飞行员,是世界空战史上与敌机对撞的第一人,他就是陈怀民。

陈怀民为了国家毅然赴死,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而更令人感慨不已的,则是在英雄殒命长空之后,他的妹妹写给日本飞行员亲属的书信。




1916年12月25日,陈怀民出生于江苏镇江的一个平民家庭。他的父亲为他取名为“陈天民”。

“陈怀民”这个名字,是他长大参军后自己起的,为了表明“爱国怀民”的志向。

1932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一•二八事变,力图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中国军队誓死守卫国土,蒋介石为了避免城下之盟,甚至不惜决定迁都洛阳,与日军对抗到底。


当时的空军英雄们



军队伤亡惨重,人民流离失所,刺痛了无数爱国青年的心,陈怀民就是其中之一。

他决意投笔从戎,参加了蔡廷锴将军领导的十九路军中的学生义勇军。

以身许国这一年,陈怀民只有16岁。


中国战鹰翱翔在武汉上空


当时的中国,在陆军方面无法抵抗日本,空军方面则更为严峻,国家急需航空人才。

1933年11月,陈怀民进入了杭州中央航空学校,三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加入中国空军第四大队。

1938年4月28日,在得知第二天要参战之后,陈怀民最后一次回到家中。

蒋介石已经下了死命令:“日机再来武汉,不论多少,你们都要给我打下来!打不下来,用飞机去撞,也要把日机撞下来!”

陈怀民知道,第二天的战斗一定是惨烈的,放心不下父母,于是在临行前来向父母告别。



这天晚上,他在日记中写到:“打仗就有牺牲,说不定哪一天,我的飞机被日机击落,如果真的出现了那种事情,你们不要悲伤,也不要难过。我是为国家和广大老百姓而死,死得有价值。如果我牺牲了,切望父母节哀,也希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继续投身抗日,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没想到,一语成谶。

他给母亲留了一块银元,母亲拿去买了四个橘子,说等儿子下次回来了再吃。

然而,他的母亲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再也回不来了。


1938年4月29日,日本海军航空兵出动了36架飞机,对武汉进行狂轰滥炸。日军此举,是企图以战绩作为对天皇生日的庆贺。

陈怀民先发制人,迅速击落一架敌机。日军恼怒不堪,5架敌机将炮火对准了陈怀民的战机,炮火打中了油箱,导致战机失灵。

虽然战机已经无法操纵,但陈怀民此时完全可以跳伞逃生,凭借他往日丰富的战斗经验,全身而退不成问题。

然而,此时的陈怀民目睹了日本战机的嚣张气焰,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陈怀民及中国空军当时的伊-16战斗机



他猛拉操纵杆,战机在空中翻转了一下,撞向了后面的敌机。他与日军飞行员同归于尽了。

陈怀民撞机的这名日军飞行员,是日本军界大力吹捧的“红武士”高桥宪一。

在陈怀民勇撞敌机的激励下,他的战友愈战愈勇。

在这场力量悬殊的空战中,中国空军以弱胜强,击落日机21架,取得抗战以来最辉煌的胜利。


南京抗日航空纪念馆内,陈怀民使用过的飞行手套等遗物,由陈难捐献


陈怀民曾经说过:“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就没想着回来。”

陈怀民殉国之后,家人极为悲痛,却又深明大义。他父亲陈之静说:“怀民之死,颇得其所,惜其为国,尽力太少。”

最为悲痛的,是陈怀民的未婚妻,一位就读于浙江大学的女学生,在公祭日不久就跳江殉情,令人唏嘘不已。

而陈怀民的妹妹陈天乐。为了纪念挚爱的兄长,改名“陈难”。


陈难与哥哥陈怀民



陈难原本是极其痛恨高桥宪一的。可是,在高桥宪一的衣袋里,发现了高桥的妻子美惠子写给他的书信。

她读到美惠子的书信之后,被深深触动了。

信中写道:“不知怎的老是放心不下,想接到你的来信……我甚至有时想到不做飞行员的妻子才好,做了飞行员的妻子,总是过孤凄的日子。所以我时而快乐,时而悲痛,内心深处尽是在哀泣着!有时一想到已经有很多人无辜牺牲,不再回到这个世界上来,而你还健在的事,固能自己安慰自己,不过过了三四天,依然心灰意冷了!……家里人无限挂念你,希望你好好保重身体。光是死并不是荣誉的事,我是祈求你十分小心地去履行你的职责……”

是啊,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这场战争,毁灭的不仅是中国人的生命,还有无数日本平民的家。陈难同情美惠子,因为她知道失去挚爱的人是怎样的痛苦。

陈难作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她要给美惠子写信。


汉口,陈


陈难给美惠子的书信十分恳切:“我失胞兄的心情,使我设身处地地想到你失去高桥先生的心境,想到中日人民竟如此凄惨地牺牲于贵国军阀的错误政策之下,因此我不能不告诉你这个真实……怀民哥坚毅地猛撞高桥的飞机,和高桥同归于尽这不是发泄他对高桥君的私仇。他和高桥君并没有私人的仇恨。他们只是代表两种不同的力量粉碎了他们自己……”

这封信被刊登在了《武汉口报》上,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民政府将陈难的信翻译成多国语言,向全世界广播,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人抗战的决心和对和平的祈望。

陈难对美惠子的同情和悲悯,引发了各国舆论的赞扬。

然而,由于不知道美惠子的具体通讯地址,所以一直无法与美惠子取得联系。

1987年4月29日,是陈怀民的殉难纪念日。陈难再次提笔给美惠子写了一封信:“您意想不到,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她每年的‘四•二九’都思念您、关心您。她以深沉的心情悼念死者,牵挂幸存的人……”


1987年航空烈士公墓第一期修复竣工,陈难女士受邀参加了清明祭扫活动。她在儿子的陪伴下站在花篮前默默自语:“哥哥,我来看你了。




功夫不负苦心人,1990年,在经过一番寻找后,美惠子终于有了消息。

原来,当年高桥宪一战死之后,美惠子改嫁了,由于地方偏僻,音讯不通,她并不知道陈难对她的挂念。

已经垂垂老矣的美惠子,在得知这一切之后感慨万分,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陈难亦是欣喜不已,在1990年11月1日,她给美惠子写了第三封信:“……尽管我们俩的国籍不同,远隔海洋,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让我们像亲姐妹一样,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作出贡献!”

侵略战争,双方的国民都会受到巨大的伤害。陈怀民与敌机对撞,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与人民;陈难谅解宽慰敌人的妻子,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

一位网友曾这样评论此事:“人性可以如此壮烈令你敬畏,人性可以如此柔软令你流泪。

我们为陈怀民点赞,也为陈难点赞。

因为在我们的民族,既有毁家纾难的铮铮铁骨,也有悲天悯人的脉脉温情。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