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三种角度解读“浪子回头”

[ 3771 查看 / 0 回复 ]

《路加福音》15章11至32节,记载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比喻:一位父亲有两个儿子,某天,小儿子要求父亲分家产,并离家出走,肆意挥霍;最后,他穷困潦倒,醒悟过来返家,请求父亲的饶恕;哥哥对他恶眼相待,而父亲却彻底地接纳了他。

外出的浪子
其实,当我们称它为“浪子回头”时,我们就已经在采用一种预设的解读视角了。

许多基督徒都在小儿子的经历中,看见自己的身影。我们想起过去的自己,也像这浪子一般,以为恩典是我们应得的,于是,我们长年在世界中任意放荡,并最终受苦。

当我们狼狈不堪、满面羞愧地来到天父上帝面前时,发现他竟然无条件地接纳我们!许多不是基督徒的人,常因这则故事归信基督,布道会常以这段经文作为讲章,主藉此感动许多人归回他温暖的家。

在这种解读角度中,故事的主角是小儿子,读者与听众随着小儿子的经历,仿佛自己也走了一遭戏剧性十足的人生旅途。

家中的浪子
有一些人提醒我们,这个故事的背景是耶稣向一群文士、法利赛人说话,《路加福音》15章开头这样说:“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路加福音》15:1-2

耶稣知道敌对者私下议论他,因此才讲这个比喻。

可见,耶稣讲这个故事是为要回应这些骄傲的、自以为义的文士及法利赛人。此时,故事暗指的对象换成了大儿子。大儿子一生都待在家里,努力为父亲工作,他看不起离家出走的弟弟,认为弟弟不配得到父亲的接纳。

耶稣以冷酷的大儿子来暗指这些看似敬虔,却一点也不明白天父心意的文士及法利赛人,他们排挤罪人,以做工得酬的心态在上帝的家中“上班”。表面上一生顺服上帝的旨意,但却不明白上帝的恩典是不需要也无法挣得的。他们如此的心态,根本是践踏了天父的慈爱及宽容。

原来,除了离家出走的浪子,还有另一位留在家中的浪子。

天父的心肠

一年前,我和一位新约老师聊天,她跟我提到了第3种解读“浪子回头”的角度。在《路加福音》15章中,耶稣共讲了3个比喻,第1个是失羊的比喻(参《路加福音》15:4-7),第2个是失钱的比喻(《路加福音》15-10)。

在失羊的故事中,耶稣说,一只羊走丢了,牧人自然会放下那安全的99只,去找那失迷的一只,直到找到才肯罢休;找到了之后,就欢欢喜喜地请亲朋好友一同庆祝快乐。

在失钱的故事中,耶稣说,一个妇人丢了一块钱,于是她就翻遍整间房子去找,直到找到才肯罢休,找到之后,她也请亲朋好友来一起庆祝。

这两个比喻讲完,耶稣都说:“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路加福音》15:7

在前两个比喻中,聚光灯都是照在主人身上,描述失主多么坚定地要找到遗失的东西,无论遗失的是1/10还是1/100,在其眼中都看为极宝贵;比喻的主角并不是走迷的那只羊,或者遗失的那块钱。

因此,从“失主”的角度来理解“浪子回头”的故事,会发现,这3个比喻其实共享了同一个主题,重点是在描述天父对失丧者的爱。

找到生命定位
当我们的生命与小儿子的故事交叠,一同离家,在迷失中,我们开始渴慕见到那位在家中等候我们的慈爱父亲;在生命破碎的时刻,我们方才明白,原来天父的爱是如此地长阔高深。

同时,如果我们认识上帝,明白他的慈爱,我们更能看清自己的悲惨境遇;当我们愈来愈认识这位慈爱、宽容、耐心等候的父亲,我们也会愈来愈认识那位迷失、潦倒而后悔改的小儿子,愈来愈认识那位迷失、苦毒又狭隘的大儿子。读经时,我们若能先找到上帝,就能准确地诠释自己的生命定位。

在不计前嫌的接纳中,上帝想跟我们分享他的慈爱,他对失迷者的慈爱;不只如此,在激动、慌乱的欣喜拥抱中,他也想跟我们分享他的心痛,他对失丧者的心痛。

不管这故事的主角是“浪子”还是“慈父”,耶稣都藉着它呼唤我们从天父上帝的角度出发,从他的眼睛来看失迷与复归,从他的心意来感受疼痛与欢喜。

也许,就像卢云在《浪子回头——一个归家的故事》中说的:“归向父亲最终的目标是自己成为父亲。”无论我们是在外的弟弟还是在家的哥哥,每个浪子,最终都需要学习成为父亲。

愿主帮助我们,让我们藉由这段故事,更认识上帝的性情,并学习像他。

转自JINGJIE
百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