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灾难中的安慰——读《诗篇》77篇

[ 3355 查看 / 0 回复 ]

灾难中的安慰——读《诗篇》77篇

作者:王传义

此时此刻,平安的问候是何等宝贵——最近瘟疫在全球大流行,每天的感染数字不断上升。住在全世界最大重灾区的美国,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灾难。

过去的几个月来,美国甚至全世界似乎都变了:许多人突然经历了失业,社会经济面临萧条;认识的人生病了,医院里充满了病人,教会也关了门……每个人都只能留在家中隔离,天天看数字,心中充满了惧怕、孤单、无助、焦虑,所承受的精神压力是何等巨大。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Thomas Holmes and Richard Rahe)曾公布了一份人类压力测试表的研究报告,它以生命改变单元(Life Change Unit,简称LCU)为计算,比如失去配偶LCU压力是100,生病LCU压力是53,失业LCU压力是47,在家上班LCU压力是20,甚至只呆在家中LCU也有25。

一般而言,一个人在一年之内,无法承受超过300LCU的心理压力,然而在2020年的冬春,面对瘟疫的大流行,许多人煎熬于精神上、经济上及心理上的压力,是无法想象的。

面对天灾人祸,我们可能会问:“上帝啊,为什么?为什么你许可这样的灾难发生?”

在困境中专注自己

《诗篇》77篇是一篇哀歌,作者亚萨显然惨遭患难。但到底困扰他的是一场可怕的疾病,还是如瘟疫的灾难?他并没有提到心情如此悲痛的原因,只用了些字眼,比如烦躁、悲伤等等来描述。

每人遭遇痛苦的原因不同,但无论苦难具体是什么,我们都可以在这首诗中找到认同;我们也会享有类似的经历:从不肯受安慰到受安慰,从心境上不平安到平安,从哭泣到喜乐,从绝望到满有盼望。

“我要向上帝发声呼求;我向上帝发声,他必留心听我。我在患难之日寻求主,我在夜间不住地举手祷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我想念上帝,就烦躁不安;我沉吟悲伤,心便发昏。你叫我不能闭眼。我烦乱不安,甚至不能说话。我追想古时之日,上古之年。我想起我夜间的歌曲,扪心自问,我心里也仔细省察。”(《诗篇》77:1-6)

“我”在这段经文中出现了12次。显然面对灾难,诗人不是没有祷告,但他最关注的是他自己——他的心完全被自己的感觉、环境所占据。他悲伤、忧虑,因得不到安慰而烦躁不安。他不能闭眼——失眠了;他不能说话——祷告不下去了。

诗人不断地诉说自己的苦况,要求上帝一定要改变这种环境,不仅是说明自己非常讨厌、拒绝接受目前上帝所给予的逆境,而且也是在患难中,急于求上帝解决困境的真实写照。只是,若仅仅停留在这样的祷告中,只能使我们越祈求,心灵越枯干。

同样的,当我们面对全球的新冠肺炎肆虐,必然会盼望:上帝啊!你要止息这场瘟疫,你要医冶这民,你要医治这地……我们在患难之中寻求主,我们在夜间不住地举手祷告。

但是,我们看到的是,患病的人数,依然每天不断攀升;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未来确诊人数继续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增长,那将会是什么景况?我们的心不免烦乱不安,正如诗人亚萨一样。

上帝啊,你的拯救在哪里呢?你似乎没有听我们的祷告?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巨大压力。

在困惑中询问上帝

对于祷告不蒙应允,诗人开始困惑于他所认识的上帝,他以3个“难道”提出了6个问题来询问上帝:

“难道主要永远丢弃我,不再施恩吗?难道他的慈爱永远穷尽,他的应许世世废弃吗?难道上帝忘记开恩,因发怒就止住他的慈悲吗?”(《诗篇》77:7-9)

在全球疫情中,我们的心忍不住颤栗:上帝这回可真是发怒了,要借着瘟疫审判全世界?当上帝发怒时,是否就表示将止住他的慈悲吗?

这些想法不奇怪,因为即使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他也痛苦地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参《马太福音》27:46)

正如亚萨在情绪理智上都跌到了谷底:3个“难道”是他在怀疑上帝、控诉上帝,他的思想沦陷了。然而他在人生的绝望中,“踩到”了上帝,因此开始了往上爬的生命转折。

在追念中看见拯救

“我便说:‘这是我的懦弱,但我要追念至高者显出右手之年代。’我要提说耶和华所行的,我要记念你古时的奇事;我也要思想你的经营,默念你的作为。”(《诗篇》77:10-12)

诗人在上述的思考中,作了很重要的决定:不再懦弱!他知道不应该怀疑上帝。既然上帝过去没有丢弃他的子民,那么就必定会再施恩。他不会忘记开恩,也不会因为发怒就止住他的恩典。

诗人承认:“这是我的懦弱”。因此,“我要记念”“我要思想”——过去怀疑上帝,现在触摸到上帝,“我便说,至高者的右手把我的愁苦改变了”(参《诗篇》77:10,RSV译本)。他的情绪产生了很大的不同,从挫折和愁苦中转为赞美和快乐。

的确,我们要想超越苦难所带来的忧郁,就要思想上帝的大能,思想上帝在过去对他儿女和历史中的作为,这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安慰。当我们遇到的困境就好像以色列人出埃及:前有红海,后有追兵,在看不见出路时,需要从历史中认识上帝的拯救。

上帝可曾有哪一次在拯救行动中失败过呢?没有,一次也没有!

诗人回顾过去,才能刚强壮胆地活在当下;他本来关注于自己,随后选择注目上帝,就反转了失望与忧虑,并能带着盼望与安慰迎接未来。但回想从前,如何能实际地成为现今的帮助,特别是我们正处于灾难的时候呢?诗人在这篇诗中给了我们一个具体的例子。

在仰望中聚焦引导

“上帝啊,诸水见你,一见就都惊惶,深渊也都战抖。云中倒出水来,天空发出响声,你的箭也飞行四方……你曾藉摩西和亚伦的手引导你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诗篇》77:16-17、20)

亚萨回想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的历史。将这事件看成是上帝与海洋之间的争战:上帝击溃大水,为以色列民开路,带他们走过“死荫的幽谷”,以色列民一个也没有失落,然而下到海中法老的全军,连一个也没有剩下。

在以色列人看来注定要被毁灭的处境中,上帝却分开了红海,使以色列人脱离困境,惊喜交加。一想到当年这桩神迹,亚萨心里就有力量。即使山穷水尽,看似无路可走,亚萨相信只要上帝愿意,上帝能够持续拯救他的子民。

其实《诗篇》77篇的内容都是在默想,回顾过去:从焦虑到疑问,然后看见上帝的救赎与引导。

显然,同样的历史、同样的一群人,当我们的眼光转而专注在上帝时,就可以从上帝救恩的角度来解读历史,因而获得信心与安慰,思想超越自我的狭隘,被上帝所引导。当我们管理我们的思想,从上帝的角度来看事物时,会发现原来上帝在每一件事上都已经工作了,并且有奇妙的恩典为我们预备。最大的安慰:在灾难中,上帝仍然与我们同在。

这篇诗没有提到结局,我们不知道上帝到底有没有解决亚萨所面临的困难,但这已不重要,因为亚萨得了安慰,知道上帝的手始终带领他。当我们处在灾难风暴中心时,这篇诗可以成为我们的安慰,帮助我们能经历到上帝的同在。

在灾难中荣神益人

但是,处在灾难中,除了祷告外,上帝还要我们做什么呢?

在任何艰难时刻,都需要有非常多的基督徒好像好撒玛利亚人一般,把食物、爱心、安慰,带给教会和社区中需要的人们。可能一通安慰鼓励的电话,你就能帮助一个灵魂不再把眼光专注在自己的困难上,而注目在上帝的身上。

此外,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还有什么可能是上帝的心意?最近美国麦克拉夫林及联盟(McLaughlin and Associates)民调公司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独家民意测验,显示有44.3%的人——几乎是每2人中就有1人认为,这是唤醒美国人要回归上帝的信仰的一个警讯,或许这将导致美国再一次的大觉醒运动。

4月10日陈恩藩牧师(Francis Chan)在直播中也说,这将是一个“悔改的强有力时刻”;这可能是万物终结的开始,上帝正在做我们一生中从未见过的事情,就好像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季节。

如果这些都是对的,我们不要惧怕,应当悔改,亲近上帝,明白他的心意,求他带领我们走在他的旨意里。唯有注目上帝,我们才能站在属灵的高处,认识上帝的作为。如此,我们将不会被环境所影响,行出上帝要我们做的事。愿那赐永远安慰并美好盼望的上帝,常与我们同在。

来源:海外校园
最后编辑眼中的瞳仁 最后编辑于 2021-01-24 18:10:4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