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

[ 935 查看 / 0 回复 ]

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

湘乡女教师虐待打骂学生视频触目惊心,然而,这绝不是偶然的个案。

教师殴打侮辱学生的事件,不时见诸网络和媒体。甚至有数起事件,因为教师的侮辱和暴力,导致学生轻生,放弃了幼小的生命。

前些年,我也采访过一个校园虐童事件。一个女教师课堂上辱骂一个男孩,那个男孩偷偷还了一句嘴,被同桌告发。女教师大发脾气,把男孩打得小便出血,脸肿得像个篮球。这件事曝光后,那个教师不过是调到另一个学校。

教师打学生,许多人认为算不了什么,甚至打出“不打不成才”的幌子。而湘乡那个女教师在事发后,更是以“我是在帮助他们茁壮成长,以后出社会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击”来为自己辩护。真是打着高尚的旗号来摧残孩子!

三联生活周刊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在这篇文章中,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介绍说,开学两周后,我们的门诊变得非常忙碌;开学一个月,儿童病房进入住院高峰期,很难住进去。

林红说,很多表现出心理问题的孩子,一开始往往是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表现得非常严重。比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到了多次送医院急救的地步。还有不少孩子会表现为各种疼痛,头疼、眼睛疼、牙疼、肚子疼,以及恶心、呕吐、心慌、发热等,但是做各种检查又查不出问题。而且这些疾病的发作往往有明显规律,比如明天要上学了,明天要考试了。这些年我们的儿科、口腔科、消化科、心内科等医生同行,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理解加深了,在排除了躯体疾病之后,他们往往就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精神科,去找找心理医生。 

孩子为什么到了不能上学的地步?他们在用疾病表达什么?

孩子们之所以厌学,当然有各种具体的原因,但从像湘乡女教师这样的一起起虐待学生案例中,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我们的学校变成了怎样的地方?

在这个信仰缺失、急功近利的社会,人们也都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对待教育。家长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将来有个好饭碗,也给父母脸上争光;教师希望学生考出高分,这样才显得自己工作有成绩,为评职称争取有利条件;而学校看重的是升学率,自然而然地给教师施压,领导更看重学生成绩,而不看重学生的身心健康。

不能不说,不少老师对成绩差的学生心有苦毒和憎恶,因为成绩差的学生在考试时会拖后腿,影响自己的教学成绩。有的老师对成绩差的学生不是耐心帮助,而是殴打责骂,羞辱践踏,达到逼其退学的目的。

知识本来是甘甜的,但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谁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快乐?就像我的朋友李震在留言中所说的那样,学音乐不能体会音符乐章的精神气质;学绘画不能享受色彩笔画的精彩纷呈;学数学不能欣赏公式定理的精妙绝伦;学语文不能感悟诗词歌赋的美妙深刻......

近些年,对教育的投入不可谓不大,美丽的校园环境,气派的教学楼,先进的教学设施......但最缺少的,却是孩子们最需要的爱和恩慈。

有人也许不知道恩慈为何物?那就先看这样一个故事。

在美国一所小学的某个班,有一天上自习课的时候,一个黑人小男孩爬到窗台上,跳舞出洋相,逗得同学们哈哈笑。这时候,校长保罗忽然走了进来,教室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黑人小男孩惊慌失措,从高高的窗台上往下跳,保罗校长一大步迈过来,把跳到地上的小男孩扶住。他并没有责怪小男孩,而是把一双小黑手捧在掌心里,赞叹地说:“这是多么漂亮的手啊,简直是一双州长的手。”

这句话深深埋在小男孩心里。多少年后,他果然成了一个真正的州长。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还是一篇文学作品,但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我,它告诉我们恩慈的力量有多大。

所谓恩慈,就是舍己的爱。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智利女诗人米斯特拉尔多年担任教师,因为尽心尽责,爱护学生而广受赞誉。在《一个女教师的祈祷》中,米斯特拉尔形象描述了恩慈的特质。

诲人不倦的主啊,请原谅我从事教育;原谅我僭用教师的称号,因为这称号你在人间用过。

请赐给我爱,让我把它全部倾注在我的学校;连炽热的美一刻也不能夺去我对学校的情意。

我的导师,请给我力量,让我的热情经久不衰,让我的绝望成为过眼云烟。斤斤计较这种不好的性格仍然扰乱我的心灵,受到伤害时,我仍会产生卑劣不满的心情,这一切请你从我身上消除。别让我为了学生懵懂或者前学后忘而伤心痛苦。

请给我力量,让我比做母亲的更为慈爱,像母亲一般爱护那些不是我亲生的小孩。请你让我的女学生成为我完美的诗歌,让我最隽永的旋律深入她心中,有朝一日我的双唇不再歌唱时,她可以替代我......

请给我朴质,给我深度;让我每天教学时避免平淡繁琐。

让我每天昂起头来到学校,把心灵的创伤忘掉。让我工作时抛开个人物质的追求和庸俗的苦恼。

让我的手在惩罚时变得轻柔,在爱抚时更加温和。请怜悯我,我爱之深,才责之严......

真希望每个老师都好好读读这首诗,希望每个老师都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神圣职责,希望每个老师心里都涌流着爱的源泉,希望每个老师视学生为值得尊重的生命,而不是试卷上简单的分数。

教育的问题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不是免哪一个校长就能解决的事。教育问题也不是简单的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面对接二连三出现的问题,整个社会都应该反思,我们丢失的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抛弃了什么宝贝?


文章来源:刘树鹏  通向远方的道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