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做义工的幸福感

[ 641 查看 / 0 回复 ]

做义工的幸福感

潘怡蓉

母亲退休后,偶尔会分享自己从事义工活动的喜悦,不但可以继续扩展她的社交圈,也能运用时间和精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更让她感到目前的生活增加了充实感。我也天经地义地觉得,金龄人士做义工,是益人益己的事。
在教会中,也常有不少具有专业贡献的长辈跟我分享,当他们退休后,打算到一些教会/福音机构做义工,一方面可以学习到新的技能和知识,体会开拓视野与增长经验的喜悦;另一方面也可以用自己的专长继续在不同类型的义工活动中服事神。在他们的熏陶下,我一直认为有朝一日等到我退休后,理所当然也要投入义工的服务,到时候,生活才会因为参与义工,世界变得更多彩。

起步可以更早
这两年为了出版自己两本关于职场的新书,我走访了一些初入职场的青年、职场女士与企业老板,甚至访问了一些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期待找到他们生活中的幸福感与企业文化的正能量的源头。在躺平之风盛行的年代,原来无论是对社会失望的青年,或是忙碌的追求发展的基督徒,在生活中也会寻找投入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做义工。
起初我很好奇地请教一些做义工的人:每人一天只有24小时。青春如此有限,为何你要花时间去做义工?我得到的答案是做义工的原因可能出于想帮助某些群体、对一些领域好奇、想试试做些有意义的事、想帮社区的边缘人或是接触不同背景的人。大部分的人也都分享,因为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并能接触到看问题的新视角,当中的得着和学习对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未来职业发展都有帮助。
甚至有人反应做义工让他们接触社会的不同层面,遇到其他志同道合的义工,一起付出,影响他人的生活,令他们很有成就感;不单减轻孤独感与负面情绪,做义工与人互动,确实可以带来很多正面的心态,也在过程中感受到幸福感。
最近因着与弟兄姐妹的交流,我更意识到,一些教会的家长与团契导师们,为了培育孩子的美善心灵,采取用行动的方式来塑造与启发正向品格,常常带着青少年们在假期外出做义工。一方面建立亲子感情或团契交往的乐趣,一方面在过程中不仅帮助他人,也有助于自我成长,效法耶稣无私奉献。

职场的新趋势
在我的学生与朋友中,有许多人都已经担任机构的管理者,工作相当忙碌。为了找到为什么要做义工?的答案,我找了一些机会,想听听他们对做义工的想法,也特意去参观一些非盈利组织(NGO),理解他们的运作理念,聆听他们的经验,渐渐发现:做义工首先不是助人而是助己。
有主管提到,公司员工若是能参与一些机构的义工服务,可以从中学习一些软技能(Soft Skills),例如时间管理、批判性思考、解难思维、策略思维、换位同理心、协作与合作能力、团队沟通、领导力和解决疑难的能力等,这都有助于个人在职场的发展。若是能透过参与技能义工服务(Skills-basedvolunteering,义工发挥自己的专长,从而扩展在公司以外应用专业知识及实践专业技能,从而获得更多专业的工作经验。

一位知名人士也提出,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企业都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许多管理者也会将对社会的贡献及反馈当成自己公司的价值与形象表征之一,尝试支援有需要的社群,也更多走入社区了解社区的需求和困难;甚至进一步联系邀请其他界别的持份者一起负起社会责任,把握机会为社区带来更多正面影响。
其中一位跨国公司高层提出,在国际上,许多大企业也证实企业义工服务(Corporate Volunteering)对员工精神健康有不少好处。他认为,管理层若是可以将企业义工服务的策划转化成公司内部的灵性精神之一,定期举办一些适合员工的相关企业义工活动,例如义务救灾、环保净滩、净化公园、植树活动、支援当地学校、食物援助以及帮助一些处于困境中的市民等,让员工一起体验帮助别人和社区所感到的快乐和满足,这种意义感能促进企业的凝聚力。
一位企业家指出,联合国于1985年已经宣布每年125日为国际义工日(International Volunteer DayIVD)。国际义工日为志愿组织及义工提供了一个推广义工服务的机会,同时也鼓励各地政府继续支持义工的努力,并认可义工在地方、国家和国际间等层面,能够为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GoalsSDGs)贡献机会。可见做义工已经成为一种被肯定的国际价值。

寻找合适机会
义工的岗位机会与所能担任的角色很多,种类更是五花八门,在参与义工服务前,需要对相关的资料有所理解,若能以服务类别分类,会更容易帮助自己找到所关心的议题与服务受众,更可以发挥爱神与爱邻舍的心。在我身边的弟兄姐妹,许多都是按照自己想帮助的社群寻找有负担的服务对象,例如儿童、长者、伤健人士、少数族裔、青少年、妇女、低收入家庭、无家者、动物等,我也从他们的分享中,体会到一种感恩的喜悦。
但是当社会问题日趋复杂,许多值得关注的议题也不断产生,若弟兄姐妹能运用自己的专业资格、技能经验与训练,在日常生活中付出少少力和拨出少少时间,配合非盈利组织、社企、医疗机构、政府机构、社区中心或宗教机构等,在认识主办机构的行动目标、核心理念及服务内容要求后,找到符合自身价值观和兴趣的义工机会,例如透过服务共享使命:消除贫困、提供优质教育、关注环保议题、善用资源和促进社会和谐等。

服务后的反思
义工服务是一种借行动与参与而学习的成长方式,个人、团契或教会在义工服务后,不妨花些时间反思义工体验,尝试归纳出所遇上的挑战与收获,回顾并记下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和技巧。当中的得着不但有助提升自己日后的义工服务,亦可能有助未来的工作发展。
在家人、朋友圈、同事与教会里,偶尔分享自己的义工服务体验,亦可借此鼓励他人一起参与义工服务。这些分享不单创造交流中的正能量,也能在一个渐趋冷漠的社会助些微温。而完成义工活动后,也可以将个人观察与感受向主办机构反馈,协助机构得以改进与提升义工服务的素质。

享受做义工
《箴言》112425节提到:有施散的,却更增添,有吝惜过度的,反致穷乏。
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润。《使徒行传》2035节也提到: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
原来做义工不单单是一种对他人的为善,致终使自己的生命被转化,成为蒙福的人!近年来,我也渐渐体会在进入这种被转化的喜乐中,只要是举手之劳的协助,或是跨出安舒区的多些付出,受惠者的笑脸与真心的感谢,都让我感到能够分享神的恩典是幸福的。


摘自《福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