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上帝是我们家的信仰——专访基督徒演员张潇恒、杨梅夫妇

[ 12251 查看 / 0 回复 ]

上帝是我们家的信仰——专访基督徒演员张潇恒、杨梅夫妇/周波

上帝是我们家的信仰!”——冬夜,年轻、英气的影坛新星张潇恒一字一句地说。
1月末的北京,夜黑风大,张潇恒、杨梅的家却被柔暖的灯光充盈着。
张潇恒目光笃定,神情明朗,他告诉我:文艺界大部分人是以工作为先,要出名,不愿过早成家。特别是女演员,怕结婚生孩子,怕丧失机会,怕身材走样,怕淡出视线。但是我俩定睛的东西不一样,人生的排序也不一样。上帝是我们的信仰,主宰着我们的家庭,对我们而言,家庭之于工作,更重要!

寻找心中的盼望

20077月,和孙海英老师合作,杨梅老听他们说,忍不住问:到底什么是爱啊?当场有人唱起《爱的颂歌》: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参《哥林多前书》13:4-8
词真好,唱进了心坎儿,我的眼睛没来由地湿了。杨梅后来问海英老师:为什么我会哭?对方柔声地回应:孩子,哭,是因为你心中还没有盼望呐!从没听过这样的话,那一刻,杨梅的心一下子被打动了。
之后,她常常聚会,并做了决志祷告!她的生活和工作充实、喜乐。她说:仿佛有一只充满力量的大手,从背后推着我前行。每一天,我告诉自己,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每天很喜乐,有盼望!
这时,刚从中戏毕业的张潇恒正处在人生的迷茫期:刚毕业随波逐流,同学中有一毕业就迅速成为一线明星的。我心里很急,找人脉,喝酒,陪人玩,白天不起床,晚上泡夜店。
后来他回想,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好玩的?其实没什么好玩的!是因为睡不着,心里空;但和一群空虚的人聚在一起,只会更空虚。事实证明,没有一个人会在夜店跟你签合同。那段时间,他有一种走到了人生尽头的错觉。

明白自己真有罪

拍戏时,张潇恒遇见一位基督徒演员。在交流中,张潇恒问他基督教信仰是什么?对方跟他讲了许多关于耶稣的事。
张潇恒一直对西方文化很感兴趣,但始终以为圣经故事都是神话。但是,当对方说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希伯来书》11:1)时,这句话一下子进到了张潇恒的心底。
这位演员告诉他:信心是看不见的。但人的尽头,就是上帝的开始!
后来这位演员弟兄拿来一本灵修版圣经给张潇恒。他阅读时,自己做了祷告和决志。他跪在床上说:以前我不认识你,现在认识你了!
那年8月底,张潇恒第一次聚会,原以为是在教堂,结果是在一个弟兄家里,有十几人。当别人说人性有罪时,他听不懂,感觉这一切完全不符合他的想象,顿感失落。看见兄弟姐妹们闭着眼睛,感动得流泪祷告,也令他不适。他在心里说:这地儿,我再不来了!
没想到,下一次主日崇拜,上帝使他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他开始听到一个个真实的见证:我一直知道,世界上一定有一个超自然的力量,但我不知道是谁。当时我很感动,忽然明白了自己有很多罪。以前觉得自己挺好,现在知道嫉妒、不忍耐、言语不洁净,也是罪。

先求他的国和义

2008年一整年,张潇恒没有任何工作。就像是为人生打根基,没有工作,他就紧紧地抓住上帝的手:整整一年,我把圣经都看完了。
20093月,他自认为不会祷告,但一跪下就祷告一两个小时。以这样的方式,他慢慢地和从前娱乐圈的朋友们分别开来。
偶然的机会,张潇恒和几个朋友拍了一部福音微电影《一个人的争战》。一台家用DV,四名弟兄,每个人奉献200块钱,一个月的时间,一小时的福音DV电影,与网友们见面了。仅过了一周多,网络点击量就逼近30万!
我们觉得,作为一部福音片子,一定是积极而且造就人的。这部微电影的题材很贴近人的生活。无论有没有信仰,观众看了之后,他都会觉得离自己很近,甚至会想,那是不是自己,或者是自己曾经历过的光景。
这是一个人得救的过程!
张潇恒说:因为我一年没有工作,我不知道自己在演戏上的状态。在这部片子里,我在自己身上至少找到了三样东西:一个是真正的自信,不是自己信自己,而是信靠上帝;二是找到了盼望,我们几个的优缺点浓缩在这一项任务上,我知道我盼望的是什么,我知道来到这个剧组的目的;三是我明白了工作和信仰的关系,我突然不求工作了,却十分感谢主!最奇妙的是,当我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时,我的片约竟源源不断地来了!

说好婚前不同居

虽然很喜欢杨梅,张潇恒却未贸然表白,而是先询问一位与两人关系甚好的长者。长者教导张潇恒说:你要学会分辨,这爱出于自己的心灵,还只是情欲。
20094月,感觉考虑成熟了,张潇恒给杨梅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在结尾处,他写道:梅梅,我想娶你,不管结局如何。
短信让杨梅既意外又感动,她忍不住祷告:让我做他的妻子!曾几何时,杨梅常常遐想另一半的模样,她对自己说,高的?胖的?上帝赐给我什么样的,我都顺服,好好爱他。
在杨梅眼中,张潇恒是一个内心有爱、幽默、绅士的大男孩。每次聚会结束,他从不怕麻烦,把朋友们一个个地送回家。他在PSP里下载了好些我的照片。他对上帝的追求,也令我欢喜。他爱干净,我时常能在他身上闻到一股洗衣粉混合着阳光的清香
几天后,杨梅回复说:我们可以试着交往看看。这回应如一道阳光,照进原本以为没有希望而黯然神伤的张潇恒的心里,他狂喜又感恩。
长者教导他们,在约会中了解对方,学会去保护爱的关系。只在白天约会、最好和两个以上的朋友在一起、避免单独共处一室……他们像两个爱情初萌的旧时学生,合乎礼节、谨守规矩地一起约会、恋爱。
张潇恒说:婚前不同居,在这个时代,几乎没人相信,但我们就是这么做的。在他看来,同居会减缓走入婚姻的步伐。许多人在一起很久却不结婚,提前享受婚姻,却未想担负责任,以为只是一张纸的差别,磨合期未过就耐性尽失,一拍两散,伤痕累累,老死不相往来。但在我们心中,恋爱和婚姻是一门功课,需要用心地学习、经营和探索。我们希望预备好,再走入婚姻。因为我们珍惜上帝的教导,珍惜对方,珍惜两人之间爱的关系。

彗星地球撞出爱

他们举办了一场纯粹的基督徒婚礼。
许多以前的朋友不明白他们在干什么,又是见证又是祷告,以为是哗众取宠。但吕丽萍老师却鼓励他们说:你们举办这样的婚礼,真是很勇敢。在文艺圈,很多人不愿公开自己的婚姻,怕对事业有影响。但你们是要为上帝作见证的,上帝真是特别爱你们!
婚后,彼此的沟通成了一门学问。一开始,两个人明明想到一起了,但沟通方式和步调不一样,谁都想占上风,冲突就出来了。
张潇恒笑说:我的表达习惯,会询问别人的意见。比如一块地毯,我想买黑色的,就跟妻子提议:咱们买黑色的地毯,你说好不好?加一个好不好,这是一个询问,是尊重人家。但她说话很直,像一个指令。
一旁的杨梅接话说:我喜欢干净清爽,性子急。晚餐后,两分钟内就去收碗。他也爱干净,但他的步调是十分钟后再去做,之前得享受一下饭饱汤足的幸福感。我们都是烈性子,但我的火气是慢慢涨,他的火气可以从0直接飙到100,声调一秒钟可以爆棚。
慢慢地,两人经过磨合,意识到,当自己能更了解爱人的习惯时,才能更好地爱对方。渐渐地,妻子更尊重丈夫的感受了,丈夫也更能理解妻子直率的言语中包含的情谊了。有时,一方声音高昂地大吵,另一方会立刻搬出智慧名言——“宁可住在房顶的角上,不在宽阔的房屋与争吵的妇人同住。(《箴言21:9不可含怒到日落。(参《以弗所书》4:26),瞬间,一句真理软化了所有矛盾。
杨梅说:婚姻的合一,不仅是肉体上,更是灵魂、性格、习惯上的合一。我们在磨合中,更了解对方,也品尝到婚姻的甘美。任何婚姻都需要长久的磨合和付出,这是一门值得学一生的功课。

2015年,《芈月传》热播,惊现了绝世才子——苏秦。上帝眷顾,使张潇恒拿到这个角色,他把苏秦的英气逼人、气节不俗、饱读诗书、纵横六国,演绎得淋漓尽致。
如今,有妻有家有女的张潇恒说:信仰、结婚、生孩子,这是我俩生命中最重要的3件事。信仰让我们的生命有了彻底的翻转;婚姻不只是过日子,更是生命的见证,我们从中学习爱及经营婚姻;孩子是我们的产业,孩子出生后,是一门新的功课,教会我们如何服侍人,如何爱人如己。


附:
访谈实录:对话张潇恒

波:信主后,在演戏时和以前相比,你有哪些不一样的收获?
张潇恒:让我明白在这个行业里如何树立起品格。小时候学京剧,听过一句话:先做人,后学艺!如果人都不真诚,演的戏怎么可能真诚。那是人呐,活生生的!演戏是很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是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演技。我发现,每一个年龄阶段,你都会有成长空间。
有了信仰后,演戏更不一样,首先没有杂念,你很享受并投入其中,很自信。信念感强,相信这个角色和关系,这样塑造出的角色基本没大问题。但表演艺术的确是遗憾的艺术,每次看完自己演的作品,都会想,如果下次我会怎么调整。

波:好的作品有灵魂,艺术作品中的生命,你是如何理解和诠释?
张潇恒:世界上最好听的歌曲,就是赞美上帝的歌曲。艺术是源于上帝的。男人和女人不同。男人很理性,女人比较感性,很柔软,一旦接触到上帝,一下子就能被感动;而我却必须用理性去理解和认识。
如果看角色,反面角色传达起来比较有难度,正面角色给人以积极的力量,尤其是在逆境中。像许三多,众人都说他傻,但他自得其乐,三多精神发扬无余。演员有二度创作,把文字变成一个立体的表演,千万别照本宣科,得把自己的思想和内涵融进角色。当你把自己的东西和角色的东西,往一块拉,这种张力,最动人。

波:你如何理解施比受更有福这句话?
张潇恒:施与受,不是交换,施也并非为了得。当我们接收到爱,如何把自己当成一个流通爱的管道,完完全全传递到别人那里,是一生去实践的事。如果一开始做不到,我们可以先从家人做起。

波:你们觉得生命中重要的美德是什么?
张潇恒、杨梅: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

访谈人物简介:
张潇恒:青年演员,代表作《芈月传》《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生死依托》等。

梅:青年演员,代表作《大东巴的女儿》《西藏秘密》《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生死依托》等。


作者现居湖南。
摘自《OC》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