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比天空更辽阔,比时间更恒久

[ 2071 查看 / 0 回复 ]

比天空更辽阔,比时间更恒久

作者:吴鲲生

多大的庙才够大?


那一天,闻名的古城雅典来了一个落魄的旅人——保罗。他刚刚从马其顿来,被庇哩亚城的犹太人赶出;因为保罗在那儿传圣经的道。

保罗没有闲着,他入境随俗,四处参观,不看还好,一看却急了起来:雅典不是哲学之都,怎么成了宗教之都?

文献上记载,保罗“看见满城都是偶像”(参《使徒行传》17:16);另一本书注解说,雅典城神像的总数,超过市民总人口数。[1]

焦急的保罗不改其志,发挥起他问东问西的本性,每天到菜市场和犹太会堂,和偶遇的人谈论宗教的本义。

不久,雅典城里好多人听说来了个外地人胡言乱语,但讲的好像又有点道理。于是城里有名望的人,找到保罗,跟他说,你讲的这些,我们以前没听过,不少人有兴趣听听,你来议会聚集的地方,和我们讲个完整版好吗?(参《使徒行传》17:19-21)

因为这个过程,我们后代的人才拥有这篇“雅典演讲”。这演讲的重要性,可不输给林肯的《盖茨堡演说》、马丁·路得·金的《我有一个梦》,等等。

保罗开门见山,指出雅典人宗教性特强——凡事很敬畏鬼神,强到什么地步?看来已经到不问苍生,只问鬼神的程度。

保罗举出证据:你们拜众神明,拜到生怕遗漏任何一个而遭神明惩治,竟然创意地设了一个坛,写上“没有名字的神”几个大字。你们想,这样总算多了一层保险——万一有名有姓的神明不全算数,这间笼统的小庙,多少能给一点凭借吧!

雅典人表达对宗教、鬼神这层面有所不知,的确值得称许,虽然他们的出发点很可能不是出于虚心。

英国文学家鲁益师(C.S.Lewis),有个出名的“认识的四个层次”[2]:

如果有人想认识静态的岩石类,记住它们是被动的,不会跑到你研究室。你必须到户外去找。一旦找到,你大可放心,因为它不会躲起来,一定乖顺配合。

研究岩石,研究者享有几近完整的主动权。

但若你有意认识野生动物,费力寻找只是第一步;找到之后,必须避免惊动它们。这项研究的主动权,比第一项少了好些。

第三种,如果想深入认识朋友,但若他不愿合作,那你能了解的,最多只是外貌、做事态度,等等;他的内心世界你无从进入。这儿很明显的,你研究朋友、认识朋友的主动权最多一半,甚至通常会低于一半。

最后,当你想认识创造万物的主,主动权则完全不在我们这边。鲁益师说:“他若不将自己表示出来,你所作的一切努力就都无法使你发现他”。

很明显的,这一位太大、太深奥,又没有形体的上帝,我们根本无从认识起,而“研究其他科学时,你的工具都是身外的东西,比如显微镜、望远镜;唯有你要认识造物主时,使用的是你里面全部的自我。”

也许有人会抗议,造物主上帝偏心:多爱某些人,少爱另些人。鲁益师则解释,“他对某些人表露多一些,不是他偏爱,而是他不会将自己显示给心思念头都处于错误状态的人;就如太阳光虽是大公无私,但若照在污秽的镜子上,就不能像照在干净的镜子上明亮。”

他不特别爱“大兴土木”

回到“雅典演讲”,保罗明白地告诉市民:“你们拜没有名字的神,现在我跟你们说:有一位上帝,他是再大的庙、再宏伟的宫殿也装不下的,因为他比天还高,比地广阔,这样的神怎么装得进建筑物呢?”

保罗说,事实上装不进大庙、大宫殿、大礼拜堂的,才有资格称为神啊!何况,你不要把自己的想象力放着不使用;有资格称为神的,不只是装不装进建筑物这小问题,事实上,他得大过整个宇宙——地上万物加上浩瀚天空。

可是,“他又不是高高在上,远得我们没法靠近。很特别啊,他一方面超越空间、时间,另一方面他又好像在我们旁边,因为我们的每一口气,就是他给的,可以说,他和我们亲而又亲!”

他不贪人的财物

如此大得无从比拟的上主,不仅不住人手所造的建筑,而且不自私贪婪。保罗这样描写:“他不需人手来服侍,好像缺少什么;反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赠给万人。”(参《使徒行传》17:25)

你注意到保罗的口气蛮大的,他说造物者不是将人类造好了,就撒手不理,他还费心费力照养呢。

如果你仍然怀疑保罗,说他只是擅用文学上的夸大词汇,那么让我们看看《发现者杂志》(Discovery Channel Magazine)给的线索。

2008年,《发现者》刊出《沙漠中的秘密》[3],报导非洲南部最古老的沙漠——纳米比。广阔无涯的沙丘上,完全没有植被,年降雨量平均不到10厘米,照片上却出现了一只剑羚,它怎么活呢?

记者调皮地说,“剑羚生活无忧,感谢各位关心。”

真有其事吗?

原来这看似寸草不生的纳米比沙漠,不是我们想象的不毛之地。它养育着哺乳类动物(土狼、鼹鼠、蝙蝠和狐狸)、70种爬行动物、180种鸟类、不计其数的甲虫和其他昆虫,以及四千多种植物。

秘诀藏在这里:

——剑羚在缺水的情况下,可以连续几周不流汗;

——沙漠蜥蜴会迅速抬脚,跳起沙漠上古老的舞蹈,以免被滚烫的沙子灼伤;

——拟步甲虫会爬到300公尺高的沙丘顶上,面向大西洋,头部朝下,身体前倾,让水珠在甲壳上凝聚,然后滚落到嘴巴里。这种甲虫每天能喝到相当于4成体重的水分。

现代人常叹息,养家难——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要花钱,还有其他大笔大笔的开销,十足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那天地的主好当吗?他的担子比我们每个人重千万倍不止,要养活多少亿人,多少亿牲口、昆虫、树木花草。没有几把刷子,还真挑不起这养育、照护的重任呢!

造物主不是贪得无厌的索讨者,反过来,他是给予者、祝福者,当然他也是智慧者,从不溺爱。

每个人都一样,每个人不一样

“雅典演讲”的气势宏伟,接着上一句“把万物赐给万人”,现在是“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参《使徒行传》17:26)

现在世界上有6千多种不同的语言[4],不同种族的人,外型、肤色有别,文化、生活习惯也有区隔。

这万族万民来自同一个“本”吗?很有可能噢!试看以下分析:

——全世界的人,每个人体温都相近(摄氏36度上下);

——全世界的人,心跳、脉搏跳动次数都接近;

——全世界的人,血液成分大致一样;

——全世界的人,内脏的数量、功能、位置都相同。

如果不同族裔的人来自不同源头,但却规格划一,那真不可思议,对不对?

全球绝大部分的人都有同样的四肢、五官,可是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人长得100%一样,即使双胞胎、多胞胎,也可能指纹上有差别、个性上区隔,或喜好不同。

极端一点说,若每个人长得都相近,的确单调了些,而且容易错认,如果动辄误认,日常生活次序会失控。

好有意思的“每个人都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

哲学上有个难求的高境界:单一与多元并存于同一个体系;此处“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竟蕴藏了如此美、如此和谐的“一与多”元素。

生活、动作、存留

保罗殉道

这场临时安排的演讲,保罗继续陈述:

“雅典各位父兄,要知道,我们的每一口气,每一步路,每一时刻,我们的生活、动作、存留,都是这位上帝在维护的。各位别以为我信口开河,若心里存疑,不妨去查证,贵国有位诗人如此写了:‘我们是至高的那一位生的。’”

“如果诗人说得合理,我们来自高贵的那一位,那为什么要去参拜手捏出的、炉子烧出的、工艺刀雕成的神像?

“过去大家懵懵懂懂,上帝不计较;现在却不一样了。因为天国大特使来造访过,开启了人类的新页。

“这特使顺服上帝的意旨,受钉十字架、流血而死;这是他的使命——进入死亡的虎穴,与死亡正面交锋。3天后,这生命之主——耶稣,从死里复活。这表示特使耶稣不受死亡拘禁,也就是说,耶稣为必死的人类开了一条跨越死亡的新路。”(参《使徒行传》17:28-31)

每一天和特别的一天

雅典讲道进入尾声,这外地讲师保罗说,这番话如果听进心里,不要只是坐着,要“起而行”的!

怎么踏出第一步呢?

就是“转过头来”,原本自己当家作主,不理会、不理睬我们所出自的源头——宇宙的创始者,以背对着他;现在,180度转过来,面向着他,每一天向他负责。

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的日常生活和造物主有什么相干?

平顺的日子,有可能因为关系疏离的家庭,让人觉得孤立;有烦恼、病痛的日子则更辛苦了。护理师王侑萱[5]的孩子道瑝五5岁前有天喊头痛,求医结果是脑干上长了肿瘤,无法切除。

最后的日子到来时,妈妈看孩子一直喘,跟他说:“你这么辛苦,妈妈很难过,你快点去老天爷那边……”

每个人都有束手无策的时刻,每个人都会、也都需要“呼天”,人需要与超越的那一位恢复来往,手牵手复和。

雅典演讲称这为悔改: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上帝不追究,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参《使徒行传》17:30)

护理师在脑癌孩子离开后,常常和弟弟说:“我好想叶道瑝喔。”弟弟回答妈妈:“你不要再想他了啦!他已经死了,他永远会活在我们心里,我们以后去天堂就会遇到他了。”

日常的每一天重要,某些特别的日子当然重要;雅典演讲还提到有一个最特别的大日子,叫做审判的日子。在那个日子,每个人的一生要秤一秤,量一量,是不是尽心尽力地使用你的一生。

用什么秤子来量我们每个人呢?

雅典演讲说,在那个大日子,上帝有一个公平的标准;上帝的标准就是把我这个人和耶稣相对照,看我的生命质量像他有多少,看是否像他有慈爱,看我对待贫穷人怎样,看我的怜悯心在不在……

美国脱口秀天后欧普拉说:“人生中最棒的教训,就是要为自己的一生负责。”

幸好,那位我们的源头,造我们的主,不嫌弃我们过往的叛逆,大方欢迎我们回头,使我们平面的人生能恢复超越的层次,在每一天的日子一点一滴地进步,也有一个超越的境界可以展望、可以期待、可以归回安息。

注:

[1] 牛述光 编著,《新约全书释义》,香港晨星书屋,1969,181。

[2] 鲁益士,《返璞归真》,余也鲁 译,海天书楼, 2000,131。

[3] 见《Discovery Channel Magazine》,2008。

[4] 史迪芬·平克,《语言本能》,洪兰译,台湾商业周刊出版公开,1998,10。

[5] 曾千倚,《因为爱,直视死亡的母亲:我拿听诊器听他的心跳,直到最后一声……》,《亲子天下》,2018-01-26.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6197?utm_source=Parenting.FB&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p-f1-editor-180126&fbclid=IwAR3159ixvpQMulxlkWC9ciPOvLRj6NJBK0bX_kUbcGu8rPwWrmY5-5YY7Xo

来源: 海外校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