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店铺和教堂同样都是圣地?

[ 3638 查看 / 0 回复 ]

文的题目来自一位清教徒斯文诺(George Swinnock),原话是:“敬虔的商人要知道,他的店铺和他的教堂同样都是圣地。”他不是说店铺和教堂两样都神圣,而是说店铺和教堂同样神圣,前提是这是一个“敬虔的商人”。

类似的说法在英国女作家赛耶斯(Dorothy Sayers)那儿也有,她说一个木工怎么才算敬拜上帝?早到教会,认真听道?不酗酒,过道德生活?都对,但更对的是他要做出最好的家具来。

[img]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x20DsJZJz1jzNrichyevT7YBkhtxgYick9BH8Bu8XhPYicnpSwhg2nTOfZBiaAnsuLmeRFoYDIoP5IMlfOZwQmdyXg/640?wx_fmt=jpeg[/img]

视工作为上帝的呼召
他们的观点自有来源。保罗在《歌罗西书》(3:22-24)中说:


“你们作仆人的,要凡事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侍奉,像是讨人喜欢的,总要存心诚实敬畏主。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侍奉的乃是主基督。”

请注意,保罗这话是写给奴隶们的,他们常有暴虐乖戾的主人,他们24小时工作制,没有任何的人身自由。即使如此,仍要“从心里作”,且是“给主作的”。这对动辄就跳槽的我们来说,该是多大的提醒!

科顿·马瑟(Cotton Mather)在《职场上的基督徒》中也谆谆告诫说,“基督徒应当带着满足作他的工作”,“一个基督徒不要太随意脱离他的呼召”,因为“许多人仅仅因为贪婪和不知足,就抛弃了他的工作”。

这正是清教徒们身体力行且在圣经中早有的职场观,视工作为上帝的呼召。我最早在斯托得(John Stott)《当代基督门徒》中看到,又在斯蒂尔(Richard Steele)《工作的呼召》、纳兰摩尔(Narramore)《别入错行呀》及葛尼斯(Os Guinness)《一生的呼召》中看到,这些书如今都已有了中译本。

上帝的每个儿女都蒙召成为主的门徒,过圣洁和感恩的生活,而在此基础上,每个基督徒又有一个特殊的呼召,就是在特定的岗位上服侍基督。对他来说,这份工作是珍贵无比的呼召。

因此,丁道尔才会说:“如果我们看外面,洗碟子和传讲神的话语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涉及到神的喜悦,它们就没有根本区别。”卫斯理才会倡导“拼命挣钱、拼命省钱、拼命捐钱”。若没有这种从根本上打破天主教圣俗二分的呼召观,这些话哪怕不骇人听闻,也够匪夷所思的。

[img=100,203]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x20DsJZJz1jzNrichyevT7YBkhtxgYick9hLLvfquLsgMcSX6ZH08byjrupczYwhPnpcISCVOC0Tv4Gy9IgfsV1g/640?wx_fmt=jpeg[/img]

在服侍中宣告耶稣是王
不少人视此呼召观仅为一种敬虔的道德态度,实在限制了圣经职场观的深广内涵。亚伯拉罕·凯伯尔(Abraham Kuyper)说:“这个世界没有一寸土地可以说:‘我不属于基督!’”

基督是主,基督是王,他不只是我们心志、态度的主,也是我们头脑和恩赐的主,他不只统治着各地域,也统治着各领域。因此,各位基督徒才有责任在服侍的领域宣告耶稣是王。

小赵在高校教哲学史,他不能仅满足于认真教学、善待学生,而更要以基督教世界观梳理各哲学流派,从而更深地挖掘各派之短长。就像一个犹太学生听了护教大师范泰尔(Van Til)的哲学讲座后所发的感慨那样:“我才听范泰尔讲康德和黑格尔三个小时,就感觉比我的哲学老师们一年教给我的都多!”

小钱是卖太阳能热水器的,他也不能仅仅满足于不给回扣,不给客户找“小姐”等,他更要建立他的基督教营销学,甚至是立足于基督教生态学的节能、环保观等。

我认识小孙,她在旅行社当导游,她不只拒绝跟司机“拼房”睡,也热爱上帝造的山水,同时也尽心竭力为客户服务,解说时从不偷懒。在这一切之外,她还跟我分享过她的梦:有朝一日建立一家基督教旅行社,建立“宣教士在中国”的旅游路线,争取到更多国外的游客。她说:“目前我工作不是为赚钱,而是为了学本领,尽量学旅行社是怎么运作的,将来好大干一场。”

基督徒不只要忠心良善,还要有见识,能比今世之子更聪明更能干。遗憾的是,有此雄心壮志肯为主充分发掘恩赐、成为好管家的基督徒太少。相反,不少人信主前为野心可以像“拼命三郎”,但信主后却斗志全无,天天像斗败的公鸡,还自我安慰说:“我是基督徒,才不跟世人争短长!”

[img=100,256]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x20DsJZJz1jzNrichyevT7YBkhtxgYick968A0nMGUJ8YdBiaia486ZURebaJicBN5THmjRW4QgZUeUibiaNGoxPQjr7w/640?wx_fmt=jpeg[/img]

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
小李开了一家基督教礼品店,自开张就没赚过钱,每次到教会,弟兄姊妹们都夸他:“你的店开得好,敢在闹市区竖基督教牌子,多大的影响力!”这让小李获得不少安慰。然而,作为一家没有外来资金支持的商店,先能赚钱才行。

当然,能赚钱甚至能赚到大钱的基督教企业也不少,但既有敬虔的道德态度,又能运用基督教管理学来管理企业的基督徒企业家真少之又少。

“仆人式领导”的口号喊了一段时间,近来又有人推动“管家型管理”,但说来说去,还是要回到圣经的呼召观。在此基础上,小到个人,大到企业,才能充分发挥恩赐、为主所用,以免像那个拿一千两银子的仆人,被主人责备为“又恶又懒”!(参《马太福音》25:26

主人为何责备这个把银子埋在地里的仆人“又恶又懒”呢?他确实懒,但为何说他“恶”?关键在于仆人与主人的关系被扭曲。在对前两个忠仆的描述中,主人不只托付了银子,其实也托付了信任关系,由此见证出主人对他们的关爱。而第三个仆人,他丑化主人严厉而暴虐,几乎是在抗议主人对他不了解,根本没给他那么多,却想要更多。仆人的用心邪恶,实乃以自己为主,而不是以主人为主。

这对我们又该是多大的提醒!

职场就是我们敬拜上帝的教堂,基督把自己托付给我们,特派我们成为他的使者,进入领域。我们虽然会面对身量高大的敌人,但相信主把我们派来,他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因为他应许我们,“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命记》33:25),而不是“你的力量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

故此,才有人祷告说:“主啊,给我与工作相称的能力,而不是与能力相称的工作!”


转自OC海外校园
百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