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启示与文化的分别(下)

[ 8591 查看 / 0 回复 ]

谢选骏


上 文作者提到,中国的古文献有“西方圣者”、“天”、“上帝”、“道”等观念,因此有人认为《老子》中包含了预表耶稣基督的启示,儒家的“天”可与以弗所书 中的上帝对观等看法。但用“分别为圣”的原则来区分启示和文化才不失本意。基督教与犹太教共同起源于旧约信仰而犹太教最终是奉文化为信条的结果。
“《塔 木德》就是教导大家遵从大多数人的意愿。”,这便导致了犹太教徒含诬蔑意味的评论:“凡是《圣经》中律法显得过于简洁和散乱的地方,如关于安息日的律法, 在《塔木德》中都给出了详尽的解释,并集在一篇。不然的话,要理解这些律法是不可能的。”结果旧约信仰演变成了犹太教,《塔木德》具有了高于《旧约》的 “解决争议问题的权威性”。不过,起初并非让所有犹太社团都接受《塔木德》、认可文化高于启示,这一谬误经过好几百年才定型。
在《塔木德》以文化冒充启示、让信仰服从文化的错误示下,十二世纪西班牙出现了一个号称“第二摩西”的犹太神学家摩西迈蒙尼德(Moses Maimonides 1135~1204);十八世纪又出现了一个号称“第三摩西”的德国犹太人摩西门德尔(Moses Mendelssohn l729~1786)。这些假“摩西”的文化活动,造成犹太教本身分裂为正统派、保守派及改革派,对犹太律法与风俗(如饮食诫命的解释及遵守)各采不同作风,而歧路亡羊亦是必然。
这种以文化来代替启示的“发展”,与圣经所启示的永性真理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是“沈沦”,导向灵魂的灭亡:
“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启示录》22:18-19)
敌基督的犹太人把自己的文艺创作拿来冒充“托拉”律法,并且捧为“更大的教义书”,就构成了《启示录》所指控的那种“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的亵神行为,结果,神果然“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
照 此看来,启示与文化的分别为:《圣经》上有的,就是启示;《圣经》上没有的,就是文化──哪怕是“基督教文化”如耶诞节礼俗者,只要它不在圣经上,就不能 构成上帝的启示。基督徒所信的,是启示而不是文化,即使是“基督教文化”,也不同于启示,何况各民族的异教文化和人道主义的科学理论呢。
还 有一个与文化类似的现象,就是释经学问题。释经活动只是信徒对圣经的文化性理解,而不等于圣经本身。因此释经活动本身虽然是信仰行为,但不能因此就把释义 内容变成圣经的扩充,否则就如犹太教徒把律法扩大为《塔木德》一般。释经活动是可能发生人为错误的文化行为,而且往往具有片面性和即时性;但是圣经被认为 是整全的和永恒的;如果神化了释经学,就无异扩大了《圣经》,而且使早已完成的圣经启示重新打开,可以加入任何东西,这岂不乱套了?各种假先知、假基督岂 不趁机起来弘扬法术?而所谓“文化基督徒”,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以文化来替代启示,以释经来代替圣经。
五、圣经启示不是文化,圣经历史乃是见证
圣 经所记载出埃及、过红海、降吗哪、处女生子、耶稣复活升天坐在上帝的右边审判活人死人等事件,不是符合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物质历史,而是领受上帝启示之 人的信心历史,是上帝选民的经典见证。如果有人认为“圣经历史”只是某个民族或人群的历史,就是把神的启示贬低为人的文化。从任何角度看,“圣经历史”都 不是以色列人的历史,而是神藉着某种历史在说话。正如《使徒行传》不是使徒们的个人传记,甚至《福音书》上对拿撒勒人耶稣的记载,也绝非单纯的人物传记。 如此看来,新约与旧约的圣经历史都是先知和使徒记录的上帝启示,当然也是在圣灵感动下为上帝所作的见证。所以圣经历史才拥有大量关键性的超自然奇迹,但却 缺乏世俗性编年史式的叙事结构。许多人误以为只有新约如此,其实旧约也完全不同于编年史,其核心不是科学的客观历史记录,而是信仰的神启示记录。
在见证不等于历史的意义上,耶稣曾经有一段话,是深刻的启示:
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问他们说: “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说: “是大卫的子孙。”耶稣说: "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仇敌放在你的脚下。’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太22:41-46)
马可福音十二章三十五至三十七节,及路加福音二十章三十五至四十四节也都记载同样的内容。而唯一没有记载这件事的约翰福音,则另有一段进一步的表述,以说明耶稣基督不仅是大卫的主,也是犹太人的祖宗亚伯拉罕所仰望的。
耶稣对犹太人说:“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犹太人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约8:56-58)
耶 稣基督说“你们的祖宗”,而不说“我们的祖宗”,其中的寓意深刻而明白。同时也清楚宣告了:圣经启示不是某个民族的文化;圣经历史乃是上帝选民的见证。而 基督徒就是主从万邦中分别出来的选民。因此基督徒要像提灯的童女一样,时刻儆醒,装好油料,专心等候主人,不要让人造的文化侵蚀了信仰之灯,漏空了信仰之 油。
对于时刻儆醒的中国基督徒来说,圣经上有关“酵与团”的启示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酵不妨视作人造的文化,团相当于我们的信仰。而可怕的正是“一点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加5:9)。让我们顺着这个思路,去体会新旧约中一系列相关的启示:
“凡献给耶和华的素祭都不可有酵,因为你们不可烧一点酵,一点蜜当作火祭献给耶和华”(利2:11)。
“烤的时候不可搀酵。这是从所献给我的火祭中赐给他们的分,是至圣的,和赎罪祭并赎愆祭一样”(利6:17)。
“他若为感谢献上,就要用调油的无酵饼和抹油的无酵薄饼,并用油调匀细作的饼,与感谢祭一同献上”(利7:12)。
“这时,有几万人聚集,甚至彼此践踏,耶稣开讲,先对门徒说,你们要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就是假冒为善”(路12:1)。
“耶稣嘱咐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可8:15)。
上 面的道理对所有民族都是一样的。犹太人的祖先曾是拜偶像的,信别神的;欧洲人的祖先也曾是拜偶像的,行巫术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祖先一样。但重要的不是我们 祖宗的文化,而是我们自己是否还沈湎在前人的文化,并企图文过饰非,用形形色色的别神来冒充唯一的真神。曾经逼迫基督徒的犹太人扫罗在服从了基督成为使徒 保罗后,论到旧我与文化的危害时说:
“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你们既是无酵的,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林前5:6-8)。
是的,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我们为什么还要人造的文化来混同基督的祭呢?
在 使徒保罗看来,混合主义的破坏性后果非同寻常,所以他强调:“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 。可见对于基督徒来说,清楚知道启示与文化的分别,至关重要。倘若以人的文化来取代神的启示,就自然与救恩隔绝,好像加拉太教会中有些深受犹太教影响的 人,企图以「割礼」来取代「圣灵的重生」,使真理颠倒,教会陷入危机。如果我们错认了道路、真理、生命的本体,那么在灵性的迷乱中,又如何到达天父那呢?
来源: 恩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