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在失业中成长

[ 8543 查看 / 0 回复 ]

梁梅


我的先生又要失业了,已接到公司正式通知。先生的收入是我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他失业对家里的冲击极大。

(一)

我先生在高科技行业工作,行业竞争激烈,不时遇上公司外移,或缩减开支,或关闭┅┅屈指一算,从他完成博士学位至今十几年,已七次觅职,其中四次是因为失业。

然而,每一次失业,对我们而言,都是经历神信实的机会。正如圣经说的∶“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8∶28)这个益处就是让我们的灵命成长。

记得14年前,我刚信主,而先生还是个慕道友。他因过不了“神是否真实存在”这一坎,仍在救恩的门外徘徊。那时他在英国读博士,论文早已写好,寻找工作也近一年。虽有过几个面试的机会,却未得到任何工作。

一天晚上,我从查经班回到家,兴高采烈地对先生说∶“耶稣说∶‘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麽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太》18∶19)让我们一起为你找工作的事祷告吧。”

於是,他与我一同闭上眼睛、低下头向神求。从此,我俩每天晚上都为这件事祷告。在我们一同祷告的第五天,先生拿到了第一个聘用通知,两天後又有一个。一个月内,他共得到美国、南非和新加坡的四个工作机会,而且连面试都省了。美国的两个工作,甚至都不是他本人直接申请的。

对此,我们实在难以用“巧合”来解释。这是神怜悯我们,让我这个属灵的婴孩经历他的信实,让还在怀疑的先生看到他的又真又活。

我俩手拉著手走在剑桥河畔的林荫道上,向著蓝天感谢神!

(二)

到美国後,我先生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跟从一位教授做研究。这位教授不喜欢手下的人离开他的实验室另谋高就,但又迟迟不肯为这些研究员申请绿卡,想以此迫使人在他的实验室长期工作。

一年多後,先生准备另找出路。老板得知後,命他立刻结束工作。这下可麻烦了,我刚生下女儿不久,买的是学校的廉价保险,医院帐单还未理清。更严重的是,先生若不在短期内找到工作,身分不保,就得马上离开美国。可我们连买三张回中国的机票的钱都不够,怎麽办?

我们所在的哥城华人教会普通话团契的弟兄姊妹,用主内的爱心和祷告支持了我们。团契的沈弟兄得知我们的状况後,送给我们一张$2,500的支票,支票上写著“gift”(礼物)。李弟兄则对我们说∶“你们若有什麽需要,团契的弟兄姊妹会想办法帮助你们的┅┅”

我的心,被主内弟兄姊妹的爱温暖著,更加愿意亲近神。我每天早起,读经、祷告、寻求神带领。神也特别恩待我们,一周後,先生在另一位教授的实验室,找到了工作。

(三)

几年後,我们搬到了加州矽谷。我们想买房,但不想买太贵的房子。那年头房价节节高升,同一幢房子,一年竟然涨了十多万。我们虽然看了不少房子,可是越拖就越买不起,心境也因此常受影响,甚至有时心生不满。我们知道这样的心境是不讨神喜悦的,却无法战胜。我俩就一同求神带领我们离开矽谷。

不久,先生去德州奥斯汀市面试新工作。那是两家半导体公司的合作研发项目。先生对奥斯汀市感觉不错,也挺喜欢那份工作。但神没有开那扇门。

在面试先生的人中,有一位对他很感兴趣,把他调到了奥斯汀工作。先生是做研发的,现在要转行做客户的技术支持,自然不太适应。客户公司的经理又常训斥人,先生感到压力很大。我们就问∶“神啊,这既是你所带的路,为什麽这麽难行?为什麽不开那扇研发工作的门呢?”

虽然我们不甚明白,但我们愿意寻求。从那时起,我们俩养成了清晨一同祷告的习惯,把先生的工作带到恩主座前,求帮助和引领。

五年之後,当先生离开这个职位时,客户公司的经理和同事为先生开欢送会。而先生当初申请的那个合作研发项目,则於二年多前,外移到亚洲了。若先生得到的是那份工作,他早已失业了。正在奥斯汀读书的我,或许完成不了学位,就得搬家了。神虽然没有按我们所求的成就,但他赐的,超过了我们所求所想。神的旨意高过我们的旨意,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

(四)

如今,先生又一次面临失业。虽然接到裁员通知後,我们也经历了辗转不眠的一夜,但我们不再问神“为什麽”,而是马上请求弟兄姊妹为我们祷告,求神使我们有坚定信靠主的心,不因环境而改变,相信神有他的计划和美意。

神并没有应许天色常蓝、花香常漫,不论我们是否信主,都可能面临人生各样的困难与逆境。但是,信主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主已应许∶“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33)

我们是主耶稣用宝血买赎的人,我们有永生和盼望。我们在地上不过是寄居的,再大的苦难都是暂时的。我们在经历苦难时,有创造宇宙万物和掌管明天的神与我们同行。

当然,我们也要尽自己的本分。失业了,要努力找工作。但我们相信主做事有定时,主在每一个儿女的生命中都有美好的计划,就如圣经说∶“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著为王┅┅耶和华必赐力量给他的百姓,耶和华必赐平安的福给他的百姓。”(《诗》29∶10-11)

作者来自广州,现住美国芝加哥。


来源:                                                                                                                 海外校园                                                                                                       
最后编辑quanyuan 最后编辑于 2009-12-16 17:16: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