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传福音五戒

[ 7846 查看 / 0 回复 ]

范学德


一戒 自我中心,只是自己滔滔不绝地讲,却没有认真地听别人讲话。
二戒 把周围的人只当作传福音的对象,而没有真诚地与他们作朋友。
三戒 满口的宗教术语,使听者不知所云。
四戒 凭借自己的口才和知识传,却不肯为福音付出祷告的代价。
五戒 灰心丧胆,忘记了为我们争战的是上帝。

  自信主后,在传福音的过程中,几经挫折,几经失败。反省自己的过失,故有 "五戒"引以为鉴戒。


〖 一戒 自我中心,只是自己滔滔不绝地讲,却没有认真地听别人讲话。 〗

  刚信主后,传福音的热情很高,见到熟人就跟他们传福音,讲圣经,谈耶稣。不管别人爱听不爱听,有没有时间听,我都要讲,要辩论。即使人家厌烦,反感,也不在乎,反以为那是他们心里顽固。这样,不仅引起了别人对自己的反感,更使他们对福音也厌恶了,使他们更加远离了上帝。

  这样传福音,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讲,你听;你讲,我不听。本来我们传福音首先要听上帝的声音,其次听朋友们的声音,最后才是自己的。但我却本末倒置了,听到的大多是自己的声音。潘霍华说,"在团契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负的第一个义务,就是在于听他人的意见......当我们听弟兄们的话语时,我们正是作上帝的工。基督徒们,尤其是牧师们,往往以为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他们非要贡献什么不可,并认为那是自己对别人所能做的唯一的服务。他们忘了静听的义务,比口讲的义务更重要。"(《团契生活》)同理,在传福音中,我们对朋友们所负的第一个义务,也是听他人讲话,有声无声的话语。如果只是我讲你听,你讲我不听,那么,我们讲的话就渐渐没有人听了。由于没有仔细听不同人的不同声音,所以,我们讲来讲去,都是我要讲的信息,不知道别人心里想的是什么,他们的需要是什么,摸不着别人的痛痒。只讲不听,不是方法的不当,而是态度上的毛病--骄傲。我们刚刚听了一点,就觉得听懂了,不耐烦了,其实不懂;别人讲自己的故事,我们觉得不新鲜,似乎自己也经历过,其实,即使我们经历相似,但它对你我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为我们彼此不同。我们最大的骄傲,是自觉不自觉的认为,我们向你传的是上帝的福音,是对你有好处,因此,你应该听。这样,就把自己置于高人一等的位置上了。有多少人愿买这份帐呢?


〖 二戒 把周围的人只当作传福音的对象,而没有真诚地与他们作朋友。 〗

  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告诉我们,许多基督徒信主两三年后,就几乎没有什么非基督徒朋友了,这样,你还向谁传福音呢?回想自己,觉得惭愧。信主三年多了,非基督徒的朋友少了许多。与有些人的联系不紧了,与有些人谈话的话题越来越少了,有时太忙于教会的活动,没有时间和朋友相处了。不错,表面上自己的朋友比过去多了,但这些新朋友大多是参加教会活动的朋友。这是正常的吗?这是追求圣洁不与世俗为友吗?不是。追求圣洁不是孤芳自赏,而是逃避罪恶。耶稣情愿与罪人为友,呼召他们跟随他,我们怎能不追随耶稣的脚步走呢?若以不与世俗为友而不与人为友,爱人如己又从何谈起!为什么朋友会越来越少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就是把周围的人只当作传福音的对象,而没有真诚的作他们的朋友,接触他们的动机,就是为了传福音;谈起来,三句话不离本行--基督教。这样,朋友间的话题,共同兴趣愈来愈少,别人也无法忍受总是谈信仰的宗教压力。耶稣命令我们传福音,也命令我们爱上帝爱邻居。为什么要爱邻舍呢?就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同样是人,是为上帝所造且有上帝的形象。不错,人堕落了,心灵被扭曲了,人性被罪污染了,但他仍然是人,不是物,不容我们把他们只看作是单一的对象,即便是传福音的对象。我们传福音是出于对上帝和对人的真诚之爱。若我们真诚爱他人,我们就不会把他们当作我们的工作对象,而是朋友,不只是爱他们的灵魂,而是整个的人。把周围的人只当作传福音的对象,这是对上帝所创造的人的蔑视与轻慢。人就是人,不是什么对象;人是需要我们去尊重,去理解,去爱,去容纳,去服务的人!繁我们这样与人相处时,我们是把人当作我们的同类,我们的同胞,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弟兄,而不是我们的对象,不是计划中的一个棋子。


〖 三戒 满口的宗教术语,使听者不知所云。 〗

  我是基督徒,我应当有勇气传讲耶稣。耶稣是主,这是我在心里和口中都必须公开承认的。我原是一个背离了上帝的迷路之人。这是我谈到我自己时,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的;那是我的本来面目,我有义务见证耶稣来到世上,就是召像我这样的罪人认罪悔改的。福音,这是独一无二的信仰,它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上帝基督圣灵,这样的词汇包含了我们信仰的核心,不能不讲,不然,我们所讲的一切,都是文不对题。耶稣是主,这是我们信仰的集中表述,世人是能听懂的,我们也该把它说明白。

  帆是,过了几年基督徒生活后,自己生命的基督化虽是步伐缓慢艰难,但口头上的基督教话语,却一套又一套的;并且,愈来愈习惯于用这套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了。开口就是启示,称义,救赎,宝血,罪,罪人,得救,成圣,等等。在传福音中,也不考虑听众的理解接受程度,就把这些术语都搬出来,对他们进行基督教术语的狂轰烂炸。听者不知所云,被这些术语弄得晕头转向。这实在是吓走或赶走听众的好办法。有位牧师把张口就来的基督教术语的传讲,戏称为圈外人听不懂的"属灵的黑话"。话也许重了点,却值得我深思。

  记得自己才听到福音时,也害怕别人讲那一大套宗教行话,听不懂,心烦,又不愿在人前显得无知。现在,自己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过去,也开始习惯于堆砌宗教行话的万里长城了,或者说,玩弄属灵黑话的游戏,这太可怕了。怎么可能想象我要告诉人家好消息,却使人不知消息何在呢?更可惜的是,华人中通行使用的合和本圣经,是本世纪初翻译的,有的话半文半白,有的句子别扭咬嘴,我们若是照本宣科,别人不仅不懂我们讲的是什么意思,连我们讲的是那一门子的中文都怀疑了。 所以我们要求主帮助我们,在传讲神的话语的过程中,渐渐地明白其中的深刻含义,并用当代中国人能够听明白的中文把它传布出去。因为神的话是让世人听的。两千年前的渔夫农夫都能听懂的话,今日的平民百姓也该能听明白。


〖 四戒 凭借自己的口才和知识传,却不肯为福音付出祷告的代价。 〗

  在美国生活的一大压力就是大家都太忙。基督徒更忙得连祷告的时间也没有。更可悲的是,我们连那些慕道友的名字都不知道,哪里会为他们祷告呢?所以,我们那些笼统的敷衍的祷告若不是敷衍上帝,大概就是安慰自己那麻木不仁的良心了。

  帆细想一下,忙只是表面原因,对上帝的信心不足,和对自己的口才及知识过于信任,才是病根所在。明知很少的人是被道理说服的,却偏偏盼望凭雄辩说服他人;明知人信主是圣灵在人心中的工作,却偏偏没在祷告中来到主前,不愿与圣灵同工。为朋友们祈祷时,常常走过场,急急忙忙地把一大串名字告诉耶稣,好象是把一切都交托给上帝了,其实是对主的不敬,不愿与主同工。

  有位神的仆人,把他要为之祷告的人都记载在本子上,每日提名道姓地为他们祷告,直到他们信主为止。但自己对此却不以为然,觉得太麻烦了,记住什么就为什么祷告吧。这是太相信自己的记忆力了,并且,很是漫不经心。如果自己真的把为之祷告的事看得很重,并确信自己是在神的面前,那么,我是不能不把要为之祷告的人都记在心上,并到主前恳切的为之代求的。


〖 五戒 灰心丧胆,忘记了为我们争战的是上帝。 〗

  东福音难,向在北美的华人传福音更难,向从大陆来美国的知识分子传福音,难上加难。在他们中间传福音,必须准备打持久战。但我却渴望速战速决:我讲完后,你马上就信。这当然是不现实的。现实是:不仅许多人不愿意或者没兴趣听福音,更有甚者,有人还会公开地或在暗地里嘲笑,挖苦,侮蔑我们传福音。这也不该令我大惊小怪,自己过去就是如此。我应该在他们今天看到自己的昨天,从而,更多地理解他们,耐心地等待他们,盼望在他们的明天看到自己今天所看到的-- 耶稣是主。

  不管多难,不计付出多少代价,不论受到何等的伤害,总要传福音,决不丧胆!有件事情总是激励我有勇气传福音。有一次,帮了一位朋友的忙,却遭到了来自本人背地里的嘲讽。听后真难过,问主这是为什么,也没得到回答。次日,约好去探访两位朋友,真不想去了,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去了。与他们并没有谈多少话,但他们却告诉我,他们愿意信主,并在教会受洗。在我最灰心的时候,上帝用这样奇妙的方式鼓励了我,这使我明白了在我们传福音中,上帝一直在暗地里支持我们,帮助我们,带领我们。他的恩典是足够我们用的,我们只要向前走,上帝一定会为我们争战。


                                                                                                                                                                                                                    来源:                                                                                                                 基督徒的家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