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yuan
- 版主
- 1352
- 1731
-
2009-11-21
|
quanyuan
2009-12-16 22:44
显示全部
1#
t
T
slipper
一、前言
对于苦难,常人的反应多是负面的,原因可能在于过往苦难经验所直接带来的身心创痛记忆,以及由它难以理解的存在理由,衍生而出的对未来生命之不安全感与价值虚无慨叹。这是历来人类共同的困境。我们当然可以在幸福时光里尽情歌颂欢乐,但却永不可能忘却曾经于苦难中流泪的记忆。在笑容的底下,压藏的正是潜意识里那不言而喻的苦难痕迹;是彼时之苦,映衬了此刻安稳之美。但苦难,仍始终是不受欢迎的。
基督教,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一个受苦的信仰。《新约圣经》记载耶稣被人羞辱地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一世纪的门徒们也曾四处躲避过罗马政府的逼迫;他们被鞭打、下监,他们经验过了苦难。但是,他们也在苦难中淬砺了上帝隐 藏其后的恩典,并留下许多激励人心的文字遗产,其影响力直到如今。
在世纪末的今日,当「科学至上」的糖衣正随着如后工业化环境污染等问题而逐渐剥蚀褪化后,如此一个以「爱」为中心的信仰能带给现时代受苦的灵魂多少程度的安慰呢?底下我将尝试以身为一个基督徒的立场,将基督教的苦难观作一个概略性的介绍,并多少试着与现代人的一般苦难观作些联结,期望能提供给身陷愁云阴霾的人一些方向、一些能重新绽放笑容的契机。
二、何谓「苦难」
在进入基督教的信仰体系里看苦难之前,也许我们需要稍停一步,先回过来确立一下我们所一直谈论著的「苦难」内涵,以避免后续的论述失去焦点。
苦难的定义
中文里「苦难」一词,可字面解释为「困苦与灾难」。在英文里,相关的字汇则有 "suffering"(受苦,源自拉丁文sufferre,「在重压下忍受」) 、"distress"(忧苦)、"agony"(痛楚)等等。所以,苦难通常只能是被动的忍受,如同突遭重压一般,往往令人感到万分痛苦、喘不过气,以致丧胆、 灰心、失望。而耶稣自愿走向十字架,默然接受众人置之于死的苦难,实非「常人」行径。
苦难的来源
中文里面的「天灾人祸」一词,大致可以作为简单的苦难来源二分法;然而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天灾与人祸的分野已不再是断然的泾渭分明。例如非洲大陆长久以来严重的饥荒问题,除了种种自然因素如久旱、土壤贫瘠以 外,第一世界国家对他们所长期实行的掠夺式资本主义经济实也难辞其咎。
苦难对人的影响
苦难问题,除了其直接的身心压迫面向,也在于其所间接引起的人对生命意义之永恒追问:「到底我受苦的意义何在?」、「人生下来是为何目的?」;在原有的价值观不断被翻腾、直到寻得一个新的平衡之前,此时心理上的焦 虑与不安全感极有可能再度影响生理,造成更为复杂的二度伤害。
三、基督教看苦难
由以上可知苦难是这么严重的一件大事、是如此的令人痛苦与费解,所以历来基督教神学界从来不会对它默不吭声。传统上〔暂时将一些所谓极端团体,例如「基督教科学会」(Christian Science)等排除在外〕,基督教苦难观基本的思考方式是:人要「成为绝对真理的工具」,从而所遭遇的苦难自然有其神秘不可解的奥秘。所以,若要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苦难,就不能不先去从它的信仰脉络中寻出一些基本的思考方向,以求寻得一个较深度而适切的理解。
基督教的信仰前提
「有一造物者,人是他的创造物,人要倚靠造物者而存活,而造物者给予人以自由意志可以选择要不要按其规范而行。」这就是基督教简易的概略内涵。由于此「造物者」的概念,存在于基督徒的信心基础之中,这使得他们往往在考量忖度事情时常会与那「终极的至善实体」相连结,因而使得一切事物就都带有了某种目的的性质。
基督教的苦难观中写得最清楚的就是《圣经》里的〈约伯记〉,最重要的观点就是:「现世生活没有直接的赏善罚恶,人活在世上是为了彰显上帝的荣耀;可能有苦难,可能有喜乐」。换句话说,除非到了最后的审判,上帝绝对不会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因此,今天有人遭受不幸,有时候不是他自己的责任──他的苦难也许是为了彰显上帝的公义而有一种神秘的决定;那真正的意义 只有上帝知道,他活着只为了更认识上帝。
上帝与苦难
对受苦的人来说,上帝不是从天上给他们安慰,而是安静地参与在受苦者之中。对受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人了解他的痛苦、认同他的处境、与他一起呐喊出心中的抗议。上帝没有应许信他的人会一帆风顺,却应许「与他 们同在」,这种「同在」就是最大的安慰了;每个人都需要安慰与鼓励,上帝永远是扮演这角色。
上帝并没有叫我们一定要解释苦难的原因,其实他自己也不常解释苦难存在的原因;上帝只要我们与哀哭的人同哀哭,与喜乐的人同喜乐,要记得与受苦的人同在,因为我们的爱白白得来,也要白白地分享给别人。解释受苦的原 因未必能安慰受苦者,惟有认同、体会、接纳才能使悲伤的人得着安慰!
四、基督教苦难观与现代人
苦难是各种宗教和哲学都无法逃避的主题,各种信仰也力图解释苦难、给一个说法。但是,苦难也是个几近「无解」的问题,尤其是「无辜受苦」的情况;在这个残忍的事实面前,一切解释恐怕都显得苍白无力。而即使「勾消」了上帝,人的苦难仍然得不到说明,也丝毫得不到减轻。天主教神学家汉斯.昆公正地指出:「无神论哲学和虚无主义者(如尼采)所提倡的『人自己承担自己的命运──包括苦难的命运』,结果是使人自己成为人类无边苦难的被告。」
但是,因为苦难的存在而拒斥上帝,这种拒斥在基督教信仰这位受难的基督面前就完全无效了;因为十字架上的上帝自己就是一位受苦的上帝。其它信仰对苦难的说明,如佛教「自我解脱」的主张,是「可思议」(credible)的, 而基督信仰里面则是完全不可思议的景观:上帝主动受苦。
上帝是超验的、绝对自在和绝对无辜的,但他在十字架上无辜地承受着此世的受苦和折磨,以至最终被钉死。十字架上的受难牺牲是神性的上帝的显现,是基督信仰的基本体认。上帝降临十字架是受苦,表明上帝最痛心于人的受苦,并以自己的挚爱来分担人的受苦。上帝的受苦是主动的,这种主动的受苦与挚爱的行为是合一的,上帝的挚爱表达为上帝的「分担痛苦」──分担人的受苦,用神学语言讲,就是上帝与人的受苦和死亡认同。
只有圣经中的上帝、耶稣基督的上帝才受苦。只有圣经中的上帝才使人在无意义的苦难和死亡中,在苦难以至灭亡和失败中找到某种意义,这意义即:最终的胜利不会是苦难、不幸和死亡,而是爱、正义和和平。耶稣基督的上帝是作为生存难友、与人并肩而立的上帝,与受苦的人休戚与共的上帝,是一位同情的、与人患难与共的上帝,他在未来将改变一切,把人从罪恶、苦难和死亡中解救出来,把人类引向终极正义、彻底的和平和永生的上帝。
受苦只能在耶稣的受难和受死中获得某种意义。这意义即:即使在黑暗中,在悲伤、痛苦和不幸中,受苦者也能遇见以遣出自己的独生子耶稣为人受过惨死来爱人类和关怀人类的上帝,从而,无论什么苦难和不幸都不能扼杀上帝 在耶稣的受难中启示给我们的拯救之爱和希望。
五、结语
「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33)这是耶稣在上十字架的前夕,对他的门徒劝慰的话。如今,同样的话语仍旧安慰着无数倚靠上帝度过信心煎熬的灵魂;然而,无论这样的安慰对他们而言是多么的真实或有着何等诸般不可思议的奇妙,多数的人仍旧是难以理解、也难以经历这样的「特权」。这两个群体该如何面对共同的苦难问题呢?我想,我个人只能期待基督徒们真实活出「上帝参与其中」的示范,将这样的得力秘诀借以这样沈默但有力的生活参与分享出去,感染整个世界。
参考书目
1.
宋华忠(民86):圣经神学。台北,呼喊杂志社。 2.
马有藻(民84):新约概论(修订版)。台北,中国信徒布道会。 3.
唐佑之(民84):苦难神学(三版)。香港,卓越书楼。 4.
Francis I. Anderson着,潘秋松译(民83):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约伯记。 台北,校园书房。 5.
徐高阮等译(民58):危机时代的哲学。台北,幼狮文化。 6.
圣经(新标点和合本)。香港,香港圣经公会。
来源: 心灵小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