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孩子正在崇拜的信仰-拜物教

[ 9041 查看 / 1 回复 ]

林爱翎 
      偶然在简餐店中,听到隔壁小学生高谈阔论。他准确的说出电视从第一台到第八十几台,每一台在演什么,并且把暑假中每个时段他看的节目一一道来。我听完后不得不佩服他的记忆力,也深刻的体会到他的生活与媒体是如此的不可分割。

其实媒体在现代人社会中,不管是网路或是电视,都扮演一个双面角色。除了告诉我们流行的趋势,现在社会在乎什么、发生什么事,同时也扮演了推销的角色。告诉我们家里的冰箱该换了,我的手机落伍了,要开RV才能给孩子高品质的旅游,什么都可以分享,就是不能分享麦当劳的薯条!而其中往往隐藏许多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孩子甚至成人,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方式。

资本主义改变了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在过去的时代,人们所吃、所穿与所用的东西,大部分都是DIY的,也就是自己亲手作的。每一件东西从生产、加工到装饰的过程,都是清楚可见的。比如家里吃的菜,若不是自己种的,也知道是哪个邻居种的。因此,是人们赋予这些物品的「实用价值」,与物品有相当程度的感情。

但是现在的社会,你不敢购买一瓶没有"牌子"的矿泉水,物品上面的"MARK"代表了它与我的关系。例如一双三、四千元的某名牌球鞋,它之所以有这个价值是因为那一个"勾勾的符号",但没有人知道它是东南亚某个工厂所制造出来。制造它的人,可能是一个每天吃不饱,连喝干净的水都有问题的小女生,因为她一天的薪水,才合新台币一块钱。

从实用价值到符号价值

在资本主义开始大量生产以后,哲学家马克思注意到,当时欧洲社会被压迫的佃农与童工的痛苦。也就是有大资本的富者,可以拥有最大的田地,才能大量生产;而贫穷者只能从小小的地主,变为一个整天生活在工厂中不断加工的雇员,甚至到了冬天家中没有煤炭可取暖。
此外,大量生产也造成一个以消费商品为社会主要命脉的痛苦。资本家必须想尽办法把仓库中堆积如山的货物出清,因此第一要建立「品牌」的形象,让人产生信任感,更要告诉人们他很“需要”这些东西,这个时候「媒体」就扮演重要的角色。媒体可以在同时间让许多人注意到同一件事,而制作广告的人会不断的研究人们 “心里的需要”。同样的水,不同的包装,吸引不同的族群,甚至我们会开始用广告中所传递的影响,用你喝什么饮料、开什么车,穿哪一个牌子的衣服,断定你是什么样的人,我是怎样的人!

到此我们会发现,人不再赋予物品价值,而是物品的形象赋予人形象与价值。这个扭曲的人生观,也是今天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的幕后黑手,许多书中称它为「拜物教」。

拜物教?!

广告心理学的基本信念是:社会中的每一个群体都有其很深的需求--爱、被注意、被认同,恐惧与软弱,广告商则提供产品来解决这些需求与软弱。他们利用人心里的空洞,让商品来取代人对神的需要,告诉我们经由消费可以得到自由、爱、和平、环保、关心…。广告不断告诉我们如何获得快乐,但是绝对不会说从此以后就会永远幸福快乐;在短暂快乐消失后,我们还得继续消费…

媒体从人们小时候开始,就告诉他什么是有品味的,什么是美的,购买什么样的东西,自己的人缘才会好。期望所有的人用消费建立自己的价值,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休闲生活商品化。而「信仰」通常是建立自己人生观与价值的来源,因此你会发现,不管你的孩子是否已经有信仰,他可能都曾相信过或正在相信这个「拜物教」:用消费来决定自我的价值,商品充当了真神。

因此,我们不再相信神所造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我们所信的也不一定是宗教里的神,而是任何一个可以决定自己生命价值与意义的东西。上帝没有否定物质,造物主创造万物,使人管理这地、并且使用它,但我们却错把物质取代了神给我们独一无二的地位,让物质决定我们是谁。
商品崇拜对社会的影响

1.加速欲望的满足:
资本家为加速产品的出清,让人们越来越需要即时获得满足。信用卡的产生就是可以立即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现今风行的现金卡,更强化了“立即满足,不计后果”的信念。从几个现金卡的广告词,可看出这样的价值观:
·敢花明天的钱,表示对自己有信心
·拒绝欲望是时尚的敌人
·用现金卡实现梦想
·借钱不是丢脸的事
这样的信念,使孩子一旦无法获得想要的东西,或遭遇失败,便会失去耐性无法忍受痛苦,想要用容易快速的方式解决问题,若无法解决也较易产生极端的想法,甚至有忧郁或自杀的倾向。

而认识真神,以及神在我们身上的作为,却要花上许多的时间与代价,这似乎无法满足孩子“立即”的需要。但若能建立真实的信仰,即使经历生命的磨难,仍然可以像保罗在狱中时一样常常喜乐!

2.用影像认识世界:
电子影像发达的社会,不断地训练我们的年轻人,要透过影像的刺激来娱乐自己、认识世界 ,快速的影像变化,如骇客任务、神鬼奇兵等由电影变成电玩,或是由电玩变成电影,虚拟空间的电子游戏,让他们不用思考,只要不断触动按键,就可以获得刺激。

对上帝的信心,就是即使看不见、摸不到、也无法「感觉」时,却仍然知道上帝掌管我们气息,爱我们胜过一切。但这样“缺乏刺激”的信心,对他们来说这实在难以忍受。

3.用消费放松自己:
现代人的工作目的,往往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希望累积更多的金钱,换得去五星级饭店,或国外渡假村享受一下的日子,我们的工作与日常生活不再有乐趣。

周间的休闲活动不外乎到某个大型商场购物、花大钱到电影城看超小萤幕的电影,到KTV疯狂一夜,用吃到饱庆祝每个节日…,统统是透过消费进行的休闲活动,我们连最想放松的时刻,都是被希望我们消费的厂商事先安排好的,我们越来越不知道没有钱可以作哪些事!
·聚餐时要吃的有异国风情,重视餐具与灯光气氛,而非聚餐时的情感交流。
·观光时不在乎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而是担心有没有时间买纪念品。

我们曾经有时间,让自己的孩子坐在山里或是海边,静静欣赏造物主美丽的创造吗?我们曾经让他发现每天的云彩都不一样吗?当他失去信心时,他能察觉到造物主白白赐下许多恩典,不需要花他一分钱吗?而真正的休闲是安息在主里,享受他一切丰盛的恩典!

4.无法自主的身体:
打开电视、报纸、email,每天都有人告诉你如何在一个礼拜可以不用运动不用节食,快速减重。
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被商品化的目标,媒体先告诉我们一个它所创造的身材标准,用明星的标准衡量每一个人,并且加以威胁,告诉我们没有这样的身材,就没有人会爱你,甚至老公当然会有外遇。青少年为了瘦身,有厌食症、暴食症(吃了以后再吐出来),甚至因为吃药减肥失去生命。
人们不认识自己,所以相信只要可以符合媒体上的形象,就可以找到自己;也相信不用花时间,只要花钱就可以获得好的身材,不管是目标或是完成目标之手法,都由别人告诉自己。而且明明知道大部分是骗人与夸大的手法,却愿意一再地相信它,一再受骗!

我们都需要人的肯定与认同,但是只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是永远不会快乐的,信仰让我们知道上帝如何看人,也让孩子知道活在上帝的眼光中才是最快乐的!

从上帝眼光看自己
我们是不是也常不小心用这些方式衡量自己的小孩,或是别人的小孩?用成绩好不好,读什么科系才赚钱,断定他人生的价值?我们不经意的就教导他不要喜欢自己,不要接纳自己,要去作另外一个人,因此终其一生他仍找不到自己,也无法快乐。

基督教信仰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同时也是软弱需要救赎的。上帝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特别之处,是无法与人比较的,也让我们在成长的挫折中,认识自己的有限,学习倚靠他。因此,信仰必须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思维的方式,认识自己的方式与帮助自己改变的力量。如此我们自然可以分辨出「拜物教」的诡计,甚至成为这世界的光和盐!@

来源: 校园福音团契
最后编辑quanyuan 最后编辑于 2009-12-20 16:27:52
TOP

晓云 1/18/2008 1:50:19 AM

感谢 神!文章作者直率中肯地分析了现今孩子们的信仰状况.孩子们的这种状况,要引起作父母亲的深思: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 神所给的赏赐."所以,每个孩子都是 神对父母的赏赐,不但让父母因 神的赏赐
而欢乐,而且将孩子托付給父母,为要管理好 神的产业照顾好孩子们,这是作父母应尽的责任.在 神的眼中,不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是 神的产业,都是属于 神的!
但是,现今基督教纯正的信仰,遭到世界潮流严重的侵蚀和破坏,这是魔鬼撒旦的作为和诡计,"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用牠所霸占的各种媒体:电视,电影,电脑,电话以及各种书报,刊物,都在竭力鼓吹魔鬼的道理,都在引导人们去接受魔鬼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在纵容人们去追求崇拜物质和金钱.最终将人们引向死亡.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就决定着他/她的生活方式.
所以,从一人吃的品味,穿的款式,用物品级,看的节目,听的音乐,读的书刊等等,都能观察出一个人的信仰.
" 神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 " 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給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了 神浩大救恩,为拯救我们脱离罪恶和死亡,为我们付上了死的昂贵的代价. 神既在我们身上动了这善工,祂必成全这善工:使我们圣洁,成为 神的儿女,天国的子民,永享 神的同在与祝福!这是我们的信仰
.盼望我们能在生活中持守并活出我们的信仰,顺从圣灵的感动和管教,治死肉体,弃绝罪孽;为主而活!让 神的名得荣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