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yuan
- 版主
- 1352
- 1731
-
2009-11-21
|
quanyuan
2009-12-22 17:35
显示全部
1#
t
T
临风
候选人的访谈
今(2008)年8月16日,畅销书《标竿人生》与《标竿教会》的作者,美国马鞍峰教会的牧师华理克 (RickWarren),各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在他教会的公民论坛节目中访问了两位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以了解他们的基本信念和价值。这次访谈对全美国进行现场转播,内容非常精彩。
本次对话的意义十分重大。首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候选人在教会里面广泛讨论竞选的议题。它肯定了信仰与政治间互动的重要性,显明“价值”的议题,并不是任何一党的专利。华理克牧师可能是目前基督教界最具有声望,又能够被双方接受的访问者,可见他近年来所做的许多关怀全球的努力,已经受到广泛的肯定。华理克在这次访谈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树立了他在基督教界的领导地位。
其次,他所提出的议题不但包括了保守人士所关心的社会价值的范围(反堕胎、反同性恋婚姻,等等),还包括了解决贫困、孤儿、疾病(艾滋病)、教育、暴力、奴役、经济、环境、全球化、能源危机,等等的议题。这反映出福音派思考方式的突破,似乎象徵著“文化战争”(注1)的结束,和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
作为牧师,他特别问了一些个人性的问题,也更让人感到亲切。例如,华理克牧师问到他们个人道德上最大的失败(而不是可以自豪的)是什麽。奥巴马讲到自己青少年时期吸毒和饮酒的往事,认为自己的错误是只关心一己,不考虑他人。麦凯恩则认为,他个人道德上最大的失败就是第一次婚姻的失败。他虽然没有讲述细节,但他向来并不讳言这次婚姻失败他所应负的责任。
我无法想像任何其他国家的领导候选人,会当众承认自己道德上的缺失。当年小布希和克林顿总统,在竞选时,都极力掩饰自己年轻时的荒唐。如今这两位候选人,却能摆脱对形象的挂虑,真实地面对选民,让人耳目一新。这给人感受到,访问者与答问者都比那些以“卫道”自居的人士,更具有基督徒的风范。
可是,从华理克的问话里,我们也不难听出,在基督教界内部还是暗流汹涌。有人认为,教会是传福音的场所,不应该讨论政治问题。又有人认为,唯一重要的,就是文化战争的“石蕊试验”(即“试金石”之意)。候选人如果通不过,就得“付出代价”(道布森博士语),对之大加挞伐。
华理克的顿悟
在2004年总统选举的时候,华理克牧师曾经考虑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作为接续法威尔(Jerry Falwell)牧师和道布森(JamesDobson)博士的接班人,推动“宗教右派”(注2)的政治主张。他当时虽然没有正式出面支持小布希,但是他并没有隐瞒自己的偏好。在投票前两周,他送电邮给几十万个牧师,列出一个“不可妥协”的立场清单,作为基督徒投票的考虑,包括堕胎、干细胞研究、同性恋婚姻、安乐死、克隆人等几项。他当时也积极争取对共和党内部的影响。
但是逐渐地,他体会到自己并不适合作宗教右派的积极分子,因为他从来就不认为政治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他後来说∶“从历史纪录来看,政府机构解决问题的能力素来有限,这是我做牧师而不从政的原因。四年来,我的价值观没有丝毫改变,但是我的议题范围扩大了。”(注3)
华理克在2003年有个顿悟的经验。他的妻子那时正专心从事对抗艾滋病的工作。这个疾病当时还是被福音派视为上帝对同性恋的惩罚,不愿去触及。九个月後与妻子一同在非洲的时候,他体会到从上帝来的信息∶“你一点都不关心那些有病痛和穷苦的人们。你应该悔改。”他逐渐看到,圣经上原来有二千多处有关照顾穷人的经文。《马太福音》不但提到了大使命,也提到了“爱邻舍如同自己”的教训。
正统福音派一向注重社会关怀和慈善事业,但是主要还是为了传扬福音。华理克把这种做法向前推了一大步,不但重视个人的灵性,更是关心文化、社会的整体,企图解决全球的五大问题∶灵性空虚,有私心的领导,饥饿,疾病和文盲。这个运动简称作P.E.A.C.E.(或作PEACE)计划,是积极与第三世界的教会合作,期望共同改造社会。马鞍峰教会成千上万的信徒参与了这个建设工程,他们的理想是建立“标竿国家”。到目前为止,他们做得最有成效的地方,是非洲的卢安达。
这是一个雄心万丈的计划,到底能够做多少还很难说。可是,除了华理克以外,全世界可能再无第二人可以传递这样伟大的理想,或是将之付诸实现。这是一个崭新的尝试,是对社会关怀最高度的表现。他解释说,他的目的不在於建立地上的天国,乃是要遵行耶稣基督的命令。无论成功与否,福音派教会对这个挑战所引起的新思考,已经不能视若无睹了。
福音派的转型
其实,华理克所作的,正反映了这几年来美国文化气候的转变,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包括基督教界。“巴拿研究所”(BarnaGroup)是服务美国基督教界的研究组织,他们最近的一本书(注4),谈到美国“成长中的成年人”(EmergingAdults)这一代,也就是从18岁到30出头的这个族群。他们对基督教的印象十分负面,认为基督徒是一批不容纳异己,好论断人的伪善者。这种现象非常令人费解,会不会是30年来“宗教右派”的运动所造成的反弹呢?或是我们宁愿相信,这不过是“人心不古”的徵兆罢了?
麦凯恩与奥巴马的出线,也具类似的意义。它吐露了美国政治与宗教间互动气候的质变。经过2000年和2004年两次的教训,民主党的候选人这次特别注重“核心价值”。双方也都尽量少从意识形态来切割,因此大约不会出现2000年与2004年选举时两极化的伤害。
麦凯恩出线的象徵意义则更为显著。在参与2000年总统初选(与小布希竞争)的时候,身为共和党的麦凯恩,居然公开批评“宗教右派”的领导人法威尔牧师和电视布道家罗伯森(Pat Robertson),认为他们分裂美国,称他们是“不容忍的代表”(agent ofintolerance)。这次初选时,共和党内的传统势力,包括许多“宗教右派”的领袖和名嘴,又都对他大肆攻击(注5)。所以,他之能够出线确是非比寻常,显示广大民心的转向,不再以文化战争的狭义意识形态,作为选择的“石蕊试验”。
这种转变反映著宗教右派在美国政坛上的失势。可是,到底原因何在呢?
一种解释是说,在後现代的潮流下,美国离开了上帝,再没有人关心真理的绝对。容忍变成了执照,让各种理念和价值百花齐放,造成是非不明,黑白不分,卫道者反倒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种说法或许不无几分道理。
另一种解释是说,许多传统福音派的信徒,除了律法主义的优越感和指责他人的愤慨心理之外,并没有真正按照基督的教训生活,对於弱势族群和人类的疾苦,并没有真实爱心的流露。这也是所谓“新兴教会”(EmergingChurch)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原因之一。他们之中许多都是在传统教会受到伤害,或是为了寻求更真实,更像基督,更有同情心和更能接纳异己的信仰经验。
今天“婴儿潮”的社会中坚,30年前不都是叛逆的嬉皮士吗?今天“成长中的成年人”,不也就是30年後的社会中坚吗?基督教会若是有高瞻远瞩的视野,就不应当轻易藐视年轻人的想法,一味地指责他们“人心不古”。他们也有理想,也关心社会的未来,只是他们不甘於固步自封,单单以“石蕊试验”作为自义的道德准绳。他们更真诚,更开放,也更关心环境和全球的问题。他们正在作严肃地反省和摸索,希望找到一条新的复兴之路。
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一个教会的复兴是不会影响社会的,也没有一个持续性的社会改革是不需要灵性的更新的。但愿基督的教会也谦卑地用同情的态度与年轻一代对话,不要总是扳著家长的面孔,认为只有自己代表正统,代表真理。让我们多一份了解彼此世界的热诚,少一点教训的指头,或许我们都能够从彼此的经验中汲取智慧,特别是老一辈属灵的经验,让基督的教会走出一条更鲜活的路子。
注∶ 1. “文化战争”(CultureWar)是1996年由保守派参选人布坎南(PatrickBuchanan)所喊响的口号,意指保守的传统主义与开放的世俗主义对社会价值之争,强调的是由於意识形态和世界观的差异,所造成的文化鸿沟。这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在2000年与2004年大选时达到高潮,助长了美国社会两极化的倾向。 2. “宗教右派”(ReligiousRight)指的是美国一批保守的基督徒所推动的政治与社会运动,希望藉著影响选举政治,消除世俗的与无神论的道德价值,推动基督教的道德价值。这个运动开始於1980年的大选。30年来,影响政治的不多,但却往往成为被政治利用的工具。我们可以说宗教右派是推动文化战争的骨干。 3. David Van Biema,“The Global Ambition of Rick Warren, ”《时代杂》,2008年8月7日。 4. David Kinnaman, “unChristian”, Barna Group, 2007。也可参考注5。 5. 请参看临风∶“美国大选与基督教信仰”,《海外校园》第91期,2008年10月。
作者现住北加州,在美国某大企业中,担任电脑工作多年。
来源: 中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