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华人孩子的素质教育
在网站上偶读一篇大陆有关幼儿家庭素质的讲座,深有感触,联想到海外儿童及青少年素质教育方面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在此引用此讲座的一些观点,附带加一点自己的浅见,谨供家长们参考。
此讲座首先指出:素质教育应从小抓起,从小抓好。 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早期是人发展的最初阶段,从人的神经生理来看,是人发展最迅速、可塑性潜能开发最大的阶段,是人的智力、性格、健康体魄的形成期,因此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宋庆龄先生曾经说过:“有一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儿童的发展是不能等待的。”
我的专业是成人及儿童语言教育。总的感觉是,美国人对儿童早期的教育至少在理论上较现代中国人重视得多、也全面得多。我只说较现代中国人,是因为中国古人实际上相当看重孩子的早期教育,有“三岁看老”之说。而现代中国人虽仍然保持“望子成才”的传统,却似乎忽略了“成才”之前的基本素质教育,许多人认为孩子成才,只需做智力开发。
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简单说来,就是人的“品质”教育。讲座提出素质教育所需要注意的三个要点:
重视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有人这样比喻,如果一个孩子,品德很好,智力很好,学习也很好,就是身体不好,这样的人就好比是残品,如同破碎的景德镇瓷器,质量虽好,却不能用。如这个孩子身体好,品德好,可学习不好,或者说智力不高,这样的人相当于产品中的次品,还能用,但人们不喜欢用,因为质量不高。如果这孩子身体好,智力好,但品德不好,那就等于是废品,甚至是危险品。在美国,犯罪的“高智学生”屡见不鲜。这样的人,不仅无用,还会危害社会。从大陆来的华人,常常把一般的道德教育与政治宣传等同,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把儿童必知的如何做人的道理,像把洗澡的婴儿连同洗澡水一同泼出去一样,都不要了,报有“树大自然直”的想法。
重视基础素质的形成。最基础的素质形成就是对人的终身发展起重要影响的素质。健康很重要,良好性格也很重要。人的性格常常决定人的命运。一个人性格不好,就很成问题。我所遇见的很多华人孩子,表现出很多性格方面的弱点,比如自卑、自负、任性、胆怯、等等。
要面向未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社会对未来人的要求包括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以及与人合作共处等等。这一点,是我们海外华人往往最容易忽略的。从文化特点来看,美国人在这些性格方面的培养要优于中国人;不难看出,现代中国人的家庭及学校教育使孩子性格的发展趋向于依赖性、模式性、自卑性及争强好胜性。
基于以上三点,讲座又指出中国家庭教育的四个误区:随意性、重智轻德、溺爱娇惯和期望过高。以下稍做解释。
孩子教育随意性大,是说没有明确的目标。有些家长根本不教,有些认为我妈怎么教我,我就怎么教我的孩子,有些家长想起来就教,想不起来就不教。
重智轻德,即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忽视孩子的行为、品德、习惯的发展,忽视全面发展。有些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培养,吃喝玩乐一切由着孩子的性情,却无视孩子的选择会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现代医学证实,人的大多数疾病都是由口而入。许多人爱吃的油炸快餐食品、高糖食品、奶制品、巧克力等等是造成种种心脑血管病的罪魁祸首。中国人以五谷杂粮菜蔬为主的饮食传统一到美国就被肉食者同化了。有一次,我问一个孩子喜不喜欢吃菜,他说,“喜欢呀,我每顿都吃ketchup。”
溺爱娇惯,可称为是“爱”的误区。大陆的家庭,大多是一个孩子,这孩子就成为家庭爱的重心。有些家长对子女溺爱过多、保护过多、包办过多。其实,教育是一种理性行为,人应该有一种理性、理智的爱,而不仅仅是本能的爱,本能的爱动物也有。前面讲过,未来人才需要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抗挫折能力等,溺爱娇惯的结果一定是独立性差、创造性差、抗挫折能力差。可见这样做并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为了孩子今后发展更好。
过高的期望。中国人普遍对孩子的期望较高。但是过高的期望常会导致违背教育规律,而且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海外华人的孩子,常常在父母不断的批评及美国老师不断的表扬的两个极端中不知所措。
可以理解,美国极快的生活节奏、极大的生活经济压力,给父母对孩子应有的素质教育的实施带来极大的困难。有些家长只把孩子往公立学校一送,就万事大吉了。我们经常听到家长如此说,“我们拼死拼活,还不是为了孩子”或“我们一天忙到晚,哪有时间管孩子。”有些人干脆把孩子送回国,以便全力以赴地上班、打工,“为孩子” 赚钱,这样做看起来似乎是父母为孩子做出了牺牲,但仔细想来,拼死拼活的做给孩子究竟带来了多少“利”呢?孩子是不是反倒成了“牺牲品”?孩子失去了多少当与父母共度的宝贵时间和亲子之爱啊!美国人常说 “spend some time with my kids”, 为什么要spend time (花时间)呢?因为“爱”是需要“时间”来建立的。许多家长因为不肯spend time给孩子,就只好 “spend money”, 靠在孩子身上花钱来补偿内心的不安了。
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如此重要的家教,却被现代文明淹没,让位于公立学校了。有心的家长可以做一下调查,您孩子的学校是否是代替您提供了孩子的“品质”教育?您的孩子通过学校教育,是否是得到了“全面发展”的素质提高?
在亚特兰大开办双语课后学校的几年里,我接触了很多中国孩子,确实是看到许多孩子在以上素质方面的缺乏,因此,通过在课后的双语教学中,我们的课程设计不仅着力于语言教学,让孩子学到知识,开发孩子的智力,而且注重学生的语言道德、行为修养及自信心。身为人母并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如此会对海外华人的孩子做些许素质教育的补偿。
[img]file:///C:/DOCUME%7E1/zhisong/LOCALS%7E1/Temp/moz-screenshot-2.jpg[/img]http://images.chinesenewsnet.com/life_logo_071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