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眼 题目采用十八世纪末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长篇小说名《Sense and Sensibility》。奥斯汀是我少年时喜欢的一位作家。她终生未婚,长于描述浪漫关系和嘲谑市民心态,笔力灵巧爽朗,颇能带来阅读的快感。她的后期作品《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曼斯菲尔德庄园 (Mansfield Park),与《爱玛》(Emma)一脉相承,显示出本人在爱情纠葛里窥测众生的闲趣、犀利和那么一点点刻薄。《理智与情感》描述两姐妹的爱情遭遇;姐姐埃莉诺头脑冷静,谨言慎行,代表着理性;妹妹玛丽安冲动随性,充满罗曼蒂克幻想,代表着感性。她们各自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矛盾与碰撞成为故事的主干。
不管故事结局如何,人们总是在理性与感性的维度里塑造和经历着自我;品味着丰富及繁杂的情感依赖,基于知识、推测和愿望的相对独立,和这两者间动态的联结与制约。
在潜意识里,人怎样看待理性和感性的角色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人怎样表达自己,把握人生方向。我比较同意“人是有理性的感情动物,而不是有感情的理性动物”这个说法;即情感因素是人生活最主要的基点和动力,情感方式决定了人生主要的选择――比如如何和选择怎样的另一半,也由此铺设了人生价值的主道。我想这并不仅仅适用于女性――基本的人格架构对两性来讲是类似的,虽然在细节和方式上会有相当的差异。
如果人的生存本质是以感性为主,理性为辅,那么人们应当花更多时间来省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触摸一切有益无益的情感信息,探索、丰富和肯定自我的感情,最后可能达到一种相当清晰的自我回归和认同――即我是谁,我的情感动力是什么。这样通过理性来认识感性,也来适当规范感性这个主体。而以感性为本的进一步探索会导向宗教的关怀和艺术化的表达,文学、音乐、美术―― 所有不可重复的,为想象力所主宰的,能够挑起情感共鸣的飞越。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社会过度推崇理性,特别是在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因为理性思维是公共性的,在利益的衡量上总有绝对的优势。因此理性被认为是有用的,一切理性导向的科学和实验性方式,针对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都被更多的夸耀和欣赏。理性所倚仗的通用的、可重复的逻辑,正是当今工业世界—一个缺乏个体感性关怀的世界里的最可执行的标准。而感性在大的社会构架下和个人利益选择中都可能是无用,甚至是麻烦的;同时也难以被理性所招安,加以量化、研究和强制遵行。
在我看来,过分强调理性意味着将纷杂的世间百象简单化,将人心和情绪的来源机械化。这不仅不利于认识真相,也会导致感性和人格的萎缩。当个体感性受到压抑,也就断绝了通过理性来规矩它的可能。刻意忽略人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或者会使它迅速消亡,或者会使它因未受疏导而任加肆虐。而健康的感性含括着众多细腻的,丰富的,独特的美的元素;因为无用而美,因为自然流动而深沉,因为不知所知而奥妙。
通过这层面的感知我们可以来接近并认识上帝,因为“神是个灵,你们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神不是一个道理或者教条,借着理性的教导和公众标准与我们接触。神的出现是在理性终结之后,而感性始终活跃之时。这就是为什么遇到人的理性不能解释的困境时,我们有两个选择:听从于我们内心的声音,简单地顺服超越的神;或是坚持着所有的难题,在某一天都可被解释,可被规范,可被纳入理性的框架。这时,选择后者就是选择拖延和等待。大概因为理性是一种公共标准,所以看起来更“安全”些;其实这源自对理性的一种盲目崇拜—没有了理性,我们不敢相信自己内心单纯的感动。
神每一天都简单地,然而却是难以言喻、难以理解地爱我们,也触动我们的心灵。对于这些,很多时候我们用理性拒绝,因为我们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感动,一切以理性标准来衡量。有时思想许多旧时代人们宗教的虔诚,我们有不解有困惑,也有一丝神秘的向往。其实,今天的人们需要向他们学习那么一点单纯,暂时放下自己的头脑,跨越理性的神话,到达那个更深、更美的情感和灵魂充分自由的境地,来面对自我的本来面目,接受与神同在的甘美。
我特别喜欢诗篇二十三篇里的一句“他使我的灵魂苏醒”。灵魂最深处的奥秘,绝非理性可以到达和诠释。而人之生活、爱、痛、忧伤与盼望,全在这感性的潮流中不断地迂回和更新…
来源: 信仰之门
quanyuan 最后编辑于 2009-12-05 12: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