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你幸福吗? ──访谈70後、80後、90後心中的幸福

[ 7923 查看 / 0 回复 ]

文/彭金凤

幸福是什麽?不同时代、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国家与地域的人对此的感受是否有区别?为什麽现在人们富裕了,幸福感却未随之增长?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未来?基督徒所体验的幸福感和非基督徒所体验的幸福感一样吗?┅┅
就以上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分别采访了几位70後、80後、90後,请他们谈谈对幸福的理解。

70这个世界有点不靠谱

(被访者HT,基督徒。在经历了10多年的职场打拼之後,她返回家庭,当起家庭主妇,目前与丈夫定居在西南小城,正在预备做妈妈。)

当前的生活状态比较简单。我对自己、对生活比较满意,因为安稳;对过去,我充满了感恩。如果没有以往的历练,就没有今天的豁达。但我觉得最幸福的是现在。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幸福吧,我觉得我爸妈也很幸福,因为他们很相爱,生活很安定。我们这一代资讯多,选择多,烦恼也多;父母那代人相对单纯些,所以更容易获得幸福。和身边的同龄人相比,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我更明白未来,知道自己在做什麽。简单、明确。

幸福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当然是社会大环境。当下环境,细想挺糟糕的,但也说不上不幸。地球上的国家基本都差不多吧,因为人性都差不多。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在生活成本不高,便捷、友善、被打扰少、相对安全的地方生活,哪个国家都行。当前大家追求名利,没有信仰,人与人缺乏信任,人民也不信任政府,政府也不能为人民做实事。我认为这是大家幸福感降低的主要原因。

我是一名基督徒,虽然对这个世界不太肯定,但我对未来充满盼望。所以,我的幸福感与外在环境无关。这个世界确实不太靠谱,但好好照顾丈夫和孩子,努力从职场回归家庭,这是我可以把握的事。

我理解幸福就是简单、没烦恼,有爱有家人陪伴,没病没灾,钱够花,觉够睡,把小日子过好。要说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应该是我肚子里的孩子,因为他还没来到这个世界上,不用操心。

70许多理想其实是欺骗

(被访者赵志新,70後,内蒙古人。2004年从名牌大学毕业後,做了两年中学语文教师。因对教育现状有许多观察与质疑,遂辞职读研究生。毕业後回到家乡小城,进入教育管理部门,希望藉自己的努力改变一些现实。)

我每天工作6小时,工作压力不是很大,略显琐碎,原来所学的专业一点没用上。下班回家,我喜欢下厨房,给家人做顿晚餐。

我不是很满意当下的自己,包括生活和工作。大学毕业後,我就感受到一种真实的痛苦,如今更是与日剧增。原有的很多理想其实都是欺骗,而这欺骗主要来自於我从事的教育。这不是很讽刺吗?

我觉得童年最幸福。因为那时我相信什麽都是真的,现在才知道,能不打折扣地相信一件事或一个人,应该是最幸福、最奢侈的事了。所以我很羡慕父母那代人。

我父亲常说,他年轻的时候能买到的东西虽然很少,但从不用担心买到假货、劣等货。我母亲常说,那时候工作条件很艰苦,但每个人都愿意争先恐後地去工作,而且认为是光荣的事,不像现在,会被看作是出风头、冒傻气、让人嫉妒。

当下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虽然很多人的物质生活富裕了,但真正的富裕,我认为除了物质层面,应该还有精神层面。人们应有内在的精神诉求、精神寄托、灵魂信仰,这也是一个人是否幸福的重要衡量标准。

福本身与生活在哪个国家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如果一个国家面临政治高压、官员腐败、民主缺失、贫富差距拉大、人与人之间缺少诚信、相互欺诈猜疑等情况,各种社会关系岌岌可危,人们只相信自己,人际环境缺乏虔诚和谦逊┅┅那麽,无论这个国家的物质生活多麽丰富,人们的幸福感都会处於冰点。

所以,幸福不仅体现在工作和收入上,精神、灵魂的喜悦,与一种友爱、平等、民主、自由的环境,都是幸福本身的重要因素。

80幸福不是等待戈多

(被访者小刚,基督徒。80後男青年,在大上海打拼,未婚。)

我的工作非常忙碌,以至於我没办法安静下来面对内心。那种安静地审视自己的灵魂,在文字、阅读中与自己的灵魂面对面,实在是一种可望不可求的奢侈。

我认为幸福是无法比较的,不同的价值观、信仰、知识水准、精神追求,都会让人形成不同的幸福体验。

每一代人都曾经或者正在经历自己的幸福。比起同龄人,我觉得我更幸福些。虽然我没有更多的物质财富、更好的工作和更好的出身,但我却有一份因信仰而来的真实,有能够面对自己和审视自己的内在勇气,以及追求精神世界之美好的愿望┅┅

从前,我希望能生活在自由、民主、公平的欧美国家,现在,我觉得生活在哪里都一样,只要有了因著信仰而来的与上帝的同在,有所爱的人,那就是天堂。

所以,我认为幸福和生活的国家并没有必然的关联,而和个人的信仰、生活态度、人际关系有关。或许,最大的不幸福就是处在虚无的精神状态中,怀疑一切值得幸福感恩的事情,并生出绝望。

我对幸福的理解决定幸福的最重要元素是信仰!其次是活在爱中。正是由於信仰的缺失,人们习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们的幸福感已经被外在的世界、被物质主义的社会所裹挟与操纵,且永远处在一种不满足、不幸福之中。

但是,幸福不是等待戈多!

虽然真实的生活中夹杂著焦虑、失望,但我还是对未来充满盼望,这盼望来源於对上帝的信仰。因此,我会努力地工作、生活、分享生命。所以,此世此时,我认为自己已经处在幸福之中。

80满足於自己所拥有的

(被访者李小英,女,80後。大学辅导员。定居于海滨小城,已成家。)

我的生活很充实、快乐。我是一个愿意学习、乐於学习、心存感恩的人。父母安康,儿子健康、快乐、好学,丈夫有爱心有进取心;我与同事领导相处融洽、关系良好,工作物件有积极的回馈。──这就是我的幸福。

当然,我感觉最幸福的还是童年时代。那时的我无忧无虑无压力,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没经历过父母当年的匮乏,也不像90後、00後的孩子那样,童年被剥夺,从小就顶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

因为心存感恩、热爱阅读、乐於学习,所以和身边的同龄人相比,我一直觉得自己更幸福。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也喜欢我生活的这个国家,唯一担心的是将来孩子的教育。如果可以选择,我想去欧美国家。但目前我满足於自己拥有的一切。当代人因为无止境的物质贪欲,所以很多人内心空虚,心灵得不到安慰,灵魂得不到安顿。

对我来说,幸福是一种得到满足时的心理体验。它由客观条件和主观心态决定,但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心理感受。我心目中最幸福的人,是那些从事著自己最喜爱的,又能给大家带来福利事业的人。

90我会认真过好每一天

(被访者菲菲,基督徒。女,21岁,大4学生。)

我今年上大4,一直在忙著找工作,感觉人是漂浮的,很想静下来学点东西,但没办法安静。因为经常要到处奔波,心中也被各种琐事充斥,这样忙碌的状态,让我觉得很茫然。每每回想过去,我就充满了遗憾。有时想起自己做过的很多傻事,心里很内疚。不过也很感恩,上帝一直在安慰和医治我。现在感觉幸福的是,在大学认识了一群有共同信仰的人,和大家在一起有很多难忘的记忆;此外,能为大家做些事,我也觉得很幸福。

我很感恩我生活的时代。我的父母、堂哥堂姐对於贫穷的记忆很深刻。等我长大时,我们已经逐渐摆脱了贫穷。

比起同龄的孩子,我觉得我更有反省精神。虽然有时候反省会让自己痛苦,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反省能让我更加认真地面对生活。我觉得,年轻人需要一种反省精神。作为一个活在E世代的人,我喜欢接受新资讯。但最让人不满的是,在这里有各种资讯的封锁和不自由。如果让我选择,我并不想去国外,因为我的朋友都在这里。其实人在哪里都可以活得很幸福,幸福和客观条件无关,决定是否幸福的最主要因素是心态。

欲望使人们更富裕了,但幸福感却降低了。比如我家,虽然我们更有钱了,也可以买贵的衣服,有时请客吃顿饭就近千元,但我的父母仍旧不满足,活得很空虚。我觉得很多人都是这样。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连自己需要什麽都不清楚,或者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需要。
对未来,我还是蛮有盼望的。我想我会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90悠闲是否是一种幸福

(被访者陈培崇,男,20岁。年轻的工作一族。)

的生活很单调,每天重复做同样的工作,也不知道未来的目标是什麽。我很懒,也不喜欢给自己定计划。高中以前,我觉得很开心,很幸福,可惜我出来工作太早。比起父母,我们显然幸福得多,不过,最幸福的是我弟弟他们这代人,他们什麽都不缺。我最恨应试教育,到高中後就很痛苦,生活在这个国家真是不幸啊。

我认为,幸福肯定和心态、物质有关,心态最重要,物质不可缺。不过,有些人好像把钱看得太重了,为了赚钱,不顾道德和尊严。

我现在,没什麽目标,得过且过,不过,也很悠闲,这是否也是一种幸福?

采访者信仰是基督徒幸福的因素

本次访谈仅围绕个人对幸福的理解而展开。也许,每一个个体访谈并不能完全代表他们所处的那一代人,但我们仍可以看到时代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某些印记。

被访者普遍认为,幸福是一种和外在客观条件无关的主观心理感受,幸福是不可比较的,要学会感恩、知足、乐於学习,对生活充满盼望的人通常比较容易获得幸福,而对物质欲望的无止境追求通常是导致不幸福的主要原因。

比起80後、90後,70後被采访者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指向内心深处。他们眼中的幸福,是父母一代所经历的那种安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彼此信任。这种幸福似乎不仅仅关乎个体,也关乎外在的环境。在一个有点不靠谱的世界里,他们努力地守护著某种他们视为珍贵的东西。

80後的被采访者正行进在奋斗之途,他们很忙,没有时间停下来关注内心;但他们也在焦灼中反思、寻找自我,并学习适应这个社会。

90後的年轻人刚迈出校园,对目前这个社会不是很满意,但是他们还来不及或者说还未形成自己的思考,所以他们有茫然,有得过且过的悠闲,有真诚。他们似乎什麽都不缺(物质上),但他们似乎又什麽都缺(精神上)。

次访谈对象中有一半是基督徒。信仰在个人获得幸福感的过程中究竟会产生什麽影响呢?无论是否有信仰,所有人都面临著同样的环境,但可以看到,信仰是基督徒获得幸福的最重要的因素。与非基督徒相比,信仰带给基督徒的是一种反思精神,一种面对自己内心的勇气,一种超越外在环境的笃定踏实,以及对未来的盼望。

作者现居上海,从事文字工作。



本文选自《海外校园》118
最后编辑齐鲁 最后编辑于 2013-04-21 18:14: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