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无语问上帝(二十四)

[ 17012 查看 / 0 回复 ]

无语问上帝(二十四)

作者:杨腓力

29)约伯乐极而终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末了必站立在地上。
我这皮肉灭绝之后,
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
我自己要见他,
亲眼要看他,并不像外人。
我的心肠在我里面消灭了!
                        ——
《约伯记》192527

经过一场痛苦悲哀与灵界的战争,到故事结尾时,约伯可谓幸福无比。不但得享四代儿孙之福,而且得的产业还比先前更多:一万四千头羊、六千头骆驼、一千对牛、一千头母驴,还有七个儿子三个女儿。圣经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

这种完美的结束,让许多读者看了很不是滋味。诺贝尔奖得主威瑟(Elie Wiesel)就是其中的一个。对他而言,约伯是个英雄,居然能对上帝之不公加以挑战并且得胜。不过约伯不应该屈从,那么容易就放过上帝。毕竟没有任何新赐的产业可以补偿约伯所受的苦,何况那十个死去的儿女?每一个父母都知道,再生多少儿女,也都不能抹去死去的儿女所带给约伯的忧伤。

不过,我们还是让约伯自己说说。以下就是上帝在旋风中对约伯显现之后,约伯所说的一段话:
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
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
    ……
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
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
显然,我所谓上帝没有正面回答的显现,却能完完全全令约伯心服口服。

有些人引用约伯的结局,当作对上帝失望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他们说:你们看,上帝果然会把他的百姓从逆境中解救出来。如果我们像约伯一样地信靠上帝,他也会恢复我们健康的身体,赏赐我们财富,就像他赐给约伯的一样。然而,这些人在读约伯记时看漏了一段很重要的细节:约伯是在上帝重新赏赐他福分之前讲出上面这段忏悔的话的。他还是坐在炉灰中,还是满身是疮、痛苦不堪,但却在这种环境下学会赞美上帝。唯一改变的是上帝让他窥见大图景中的一点真实原貌。

其实上帝显现时说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他的出现这个事实,解答了约伯心中最大的疑问:在看不见的世界里有在吗?既然约伯看见了看不见的世界,所以其他问题都无关紧要。

而从上帝的观点来看,约伯的感受,比起宇宙间关键性的问题,实在没多大意义。约伯不肯背弃上帝,上帝赌赢撒旦,这才是真正的战斗。痛苦?小事一桩。要儿女?骆驼牛羊?没问题。我当然希望你能快乐幸福,家道丰富。但是你约伯必需了解,有一些事是比快乐幸福更重要,更不可或缺。


两个世界

我朋友理查德虽然认为约伯记是圣经中最诚实的一本书,但是对它的结论还是颇有微词:约伯得到上帝的显现,我很为他高兴,这也是我几年来一直在求上帝的事。不过上帝没来访问我,约伯的故事对我的挣扎也没多大帮助。

我相信理查德的说法指出了信心很重要的分界线。因为我们在世上的日子,的确跟约伯遇见上帝之前比较像,我们也是活在各种迹象都显示这世界根本不像有位全能又慈爱的上帝存在的世界中。因此,我们要维持信心,还得费很大的劲。

理查德央求上帝向他显现,结果把信心全部输掉。老实说,我不觉得上帝有责任按理查德要求的方法来证明他自己。在旧约和耶稣的身上已有足够证据,我们还能要求什么?

我是很小心才说这些话的。我常以为那些坚持祈求神迹的人,其实不是满有信心而是缺乏信心。这种祷告常在跟上帝讲条件。难道我们对上帝的忠诚信仰,是在于他能否在看得见的世界里再一次显明他自己?

如果我们坚持要看得见的证据,那我们注定要失望。真信心不是企图玩弄上帝来实现我们的旨意。而是我们站对位置去遵行上帝的旨意。当我查考圣经中的信心伟人时,我发现很少人有像约伯那种戏剧化的遇见上帝的经历,而多半是在上帝似乎隐藏的时候,仍然持守信心的人。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希伯来书第11章论及信心伟人时就说: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

我们人类常直觉地认为,看得见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看不见的世界就不真实。而圣经的看法却恰巧相反。看不见的世界,透过信心会越来越成形为真实的世界,而且指引我们如何在看得见的世界中生活。耶稣就说我们当为看不见的上帝——“天国”——而活,而不是为人而活。

保罗在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时也说,他在遇到艰难时,并不丧胆:身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浅尝未来

保罗忍受试炼,死时成为殉道者,但始终等候从天上来的奖赏;约伯忍受试炼,并在有生之年得到很丰盛的赏赐。由此看来,我们对上帝该有什么期盼?也许,我们在看约伯的结局时,最好的心态不是以为会得赏赐是一种蓝图,必定要发生在我们今日的生命中,而是代表将来要来临的一切的一个兆头而已。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记号,能让人感到甜美、满足,让人试尝一点未来会是个什么滋味。

从某方面来看,威瑟说的没错:约伯晚年所享的福乐,一点儿也无法弥补之前的损失。何况,再怎么丰足、快乐,约伯最后还是死了,留给遗族悲伤与痛苦这无法逃脱的框。我们最糟糕的错误认识便是,以为上帝只要对这个悲苦、不公的世界,稍稍动手修正一下,我们便心满意足了。有些人把信心全然下注于求神迹上,以为只要看到神迹,对上帝的失望就消失无踪了。如果我把本书内容改为病得医治的个案专辑,而不是谈理查德、梅格或约伯的故事,那还是解决不了对上帝失望的问题。这世界还有许多不对劲的事。比如,每个人都会死;无论信不信上帝,死亡率都相同。

神迹不能解决对上帝失望的问题,神迹只是指向未来的一些预兆;它是开胃菜,让人向往更丰富更长远的到来。约伯晚年的快乐满足只是一种样品,预告他死后能真正享有的情景。约伯记结束时的好消息,以及福音书最后复活的好消息,都是启示录中所描述未来世界的预告,我们岂敢漏看上帝心目中的这个境界呢。

约伯记第42章的应许,预言上帝终究要把今世一切错误的事物给纠正过来。比如约伯子女的死亡,以及我朋友梅格的儿女残障致死,在今生没能得到医治或复活,这种痛苦忧伤是没有言语可以安慰而平息的,但是在末后的日子,这些痛苦忧伤都要消失无踪。梅格的女儿会再回到她身边,她的儿子也会变得健全。我相信现在他们很可能在新的世界中欢喜歌舞,快乐得不得了。因为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

圣经以上帝的名誉担保,他要以他的能力摧毁恶者并将天地更新, 回复起初的完美.若忘记这最终极的应许,人难免有时会觉上帝不够全能﹑不够全爱。

今日,先知有关和平、公义的预言、异象尚未全然实现,刀剑尚未熔为犁头,死亡挟着新崛起的艾滋绝症和环境之癌,仍丑陋地侵吞着人类,令人束手无策。邪恶猖狂、正道不彰。但圣经呼召我们看穿历史的阴影而远眺永恒,在那里上帝要以真理与光明充满并管理世界。

任何讨论对上帝失望的问题,都离不开提到天堂这个最后法门。因为在天堂里,人类会首次面对面看见上帝,因此一切有关隐藏的难题就解决了。而约伯在痛苦中能用信心宣告: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上帝,并且亲眼看见他。这个预言不仅要为约伯实现,也要为我们每一个相信的人兑现。


想家

很多人不太能想象这种对未来的描述。就如威廉姆斯所说:我们在地上的体验,使我们很难理解一种在某处无法捕捉的美善。与其投身于那种叫人难以捉摸的未来,不如放眼于现实中的失望、梦想的破碎。

对于难民或农夫,天堂代表一个新国度的梦,安居之地,但求合家团聚,衣食无虑。(许多先知书都是对难民的应许,因此会用这许多地上的比喻。)

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有这些渴望。这世界也许充满环境污染、战争、犯罪、贪婪,然而心中存留不去的一点点遗风,仍在提醒着我们:世界应该不只是这个样子,我们应该不只是这个样子。你可以从环保运动看见这种渴望:领袖们渴望恢复世界原本的清新,和平运动者则梦想着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医疗组织则努力把破碎的爱网、友谊之桥再弥补、缝合。我们在世上遇见的所有美丽与欢笑,都是代表着那朵我们还未欣赏过的花,它所绽放的香味;那首我们还未聆听过的乐曲,它婉转的回音;那个我们还未拜访过的国度,它的美妙传闻。”

先知声称这种感受不是虚幻的梦境,而是未来的一些先声。上帝并没有对这个未来细致地描写出来,而要我们相信他是值得依靠的。当我们在新天新地时,就将永远拥有那梦寐以求的一切。现在周遭虽然还有这么多险恶充斥,但令人难以置信的好消息也要出现——总是在某处,一种难以捕捉的美善。天和地就要再次按着上帝的心意,为他效力。幸福无疆,翩临大地。

托尔金这位奇幻文学作家,为此创造了一个新字:eucatastrophe——大灾难的戏剧终局,在《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中,他充分地展示了这一幕:

悲剧毕竟不会来临了?这世界怎么了?(山姆问道)
大黑影已经离开了。甘道夫说。他笑了起来,声音好像音乐,又像甘霖滴入龟裂的地土。当他听见自己的笑声时,猛然才意识到,不知有多久没听到过这样欢乐的声音了;传入耳膜,好像往日经历过的喜悦一一回现,泪水竟蹦出眼眶来。接着就如春风所带来的一场喜雨,又像更趋明亮的日照,他的泪水止住,笑声也满盈,他从床上弹身而起。
这是怎么样的感觉?他叫到道,难形容咧,好像,好像——”他的双臂在空中飞舞——“好像严冬之后的晓春,叶片上的日照;又像喇叭、竖琴的演奏,那些我所听过的美妙乐音!

对于那些长期受疼痛折磨,或出身破碎家庭,或经济困厄或屡受惊吓的人来说,天堂是一种全然快乐、平安、没有病痛的时日要临到你我的应许,天堂的日子远比我们在地上的日子更恒久。

圣经从来没有低估失望感的痛苦(约伯记中一切复原后的快乐只占一章的篇幅,痛苦却出现41章之多,对痛苦描述的比率之高可想而知),但总加上一句:都是暂时性的。我们现在的感受不会存到永远。我们的失望本身是一种记号,一种疼痛,渴望那更好的来到。而信心就像一个人想家的心境——去一个从未到过,但却无时不在渴想要去的家。

我们所有探索的终点

必定是抵达我们发自的起点。
而且体验才要开始。
                                        ——
艾略特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
《启示录》2114
最后编辑幽谷百合 最后编辑于 2015-09-06 22:00: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