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从小小鸡蛋,看上帝的手……

[ 6864 查看 / 0 回复 ]

从小小鸡蛋,看上帝的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直是个难解之谜。

/鲍约瑟

鸡蛋具有优质的蛋白质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人们广泛应用的重要食材,但鲜有人知道鸡蛋是如何生成的。

人人都知道,包含生命的鸡蛋由母鸡产出,不会是自己形成的;小鸡是从鸡蛋孵化而出,不是从恐龙蛋。

任何一个有功能的精密产品,都是先有一个最终目的,然后进行设计,选用材料,加工部件,加以组装完成。有的还要经过调整和测试,才能成为一件有用的产品。这个过程,必须通过人为参与,不可能自行完成。就像我们平日应用的钟表、电视机和计算机等器材,都是人为设计和制造,没有人会相信,它们是碰巧自己产生的。遗憾的是,远比这些器材复杂的生命体,一些科学家却声称它们是无人设计和制造,偶然产生的。

鸡和鸡蛋都是复杂的生命体。鸡蛋是鸡繁殖后代的一个手段,是一件复杂而完美的产品。要从鸡蛋孵出小鸡,首先要有一个受过精的卵。从受精卵到小鸡出壳后独立生存,需要在蛋内生活3周。由于鸡蛋完全脱离了母体,必须为受精卵准备在蛋内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和氧气,以及能容纳并保护鸡胚胎的容器,即蛋壳。

蛋壳既要能容纳小鸡在蛋内三周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又要使蛋占有最小的体积和适当的形状,以便于产出;既要有足够的强度来保护蛋内小鸡,又要使小鸡能便于破壳而出;而且,蛋壳外还要有一层保护膜,以防止细菌入侵。

这样精密和巧妙的设计、制造过程,怎么可能是偶然产生的呢?

从里到外看鸡蛋

鸡蛋主要由卵、蛋黄、蛋白和蛋壳所组成(1)。胚盘为2-3毫米的白色斑点,位于蛋黄表面的正中,含有卵子,是精子进入处。卵受精后成为受精卵,胚胎发育由此处开始;血管也由此处长出,进入卵黄,供给小鸡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

蛋壳的基本成分是碳酸钙结晶,约占95-98%,其余的为纤维蛋白所构成的基质。蛋壳为半透性,上有多达17,000个细孔(2),可使气体和水蒸气通过。蛋壳外还有一层表层膜,可防止细菌和灰尘通过细孔入侵。在蛋壳与蛋白之间有两层透明的蛋白膜,部分由角蛋白组成,非常强韧,也可防范细菌侵入。外膜附着于蛋壳,内膜附着于蛋白。当温热的鸡蛋产出后变冷时,其内容物收缩,使内膜与外膜在鸡蛋的大端分离,形成一个气室

蛋中除水以外的主要成分是40种不同的蛋白质,交替组成3-4层厚薄不等的白蛋白。外层白蛋白较薄且稀,中层白蛋白则厚而稠密。内层白蛋白为一薄层致密的纤维性囊,包围着蛋黄里的卵黄膜,止于索状蛋白组成的系带两端。蛋黄两端的系带以相反方向扭转,连结卵黄膜和蛋壳的内膜,像锚一样将蛋黄固定在中央。

被系带悬着的蛋黄,其重心始终在下半部,由于重力的影响,无论蛋的位置如何,使胚盘总是朝上,最靠近母鸡温暖的身体,有利于孵化。
蛋黄含水较少,但含有蛋中几乎一半的蛋白质,所有的脂肪和胆固醇。蛋黄中还含有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诸如维生素AB1B2D和铁、磷、钙等;并有卵磷脂作为乳化剂。

如何长成一只蛋

卵子是在卵巢内生成并积累卵黄营养物质,形成蛋黄后排出卵巢,通过输卵管的漏斗(喇叭部)进入输卵管。在经过输卵管的蛋白分泌部(膨大部)时,被腺体分泌的蛋白包围。由于输卵管的蠕动作用,推动蛋黄在输卵管内旋转前进。因机械旋转,引起这层浓蛋白扭转而形成系带。
然后,因蛋白分泌部的蠕动,推动包有蛋白的蛋黄进入输卵管的峡部(管腰部),在此处形成蛋壳的内外膜。最后到达子宫部,由壳腺借助自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和血液中的钙结合成碳酸钙,均匀地沉积在蛋壳膜上,形成坚硬的蛋壳,最后,才在蛋壳上覆上一层蛋白质的外膜,成为完整的鸡蛋,排出体外。

卵子在母鸡的卵巢中产生,精子在公鸡的睾丸中产生。两者经过受精而合而为一,成为一个受精卵。受精卵的细胞核中含有基因,小鸡胚胎生长发育、成长和成年以后特性等所有的这些信息和指令,都包含在基因中。鸡的基因含有78个染色体,而人类只有46个染色体。

所有的遗传信息和指令,都以双螺旋DNA的形式包含在这78个染色体中。一个DNA分子只有约2.5nm,是人发的万分之一(1nm=1亿分之一米,人发约20,000-180,000nm),单一DNA只有0.33纳米大小;但即便如此,仍可容纳好几个图书馆的信息。

这些遗传信息,一半来自母鸡的卵子,一半来自公鸡的精子。母鸡和公鸡的生殖细胞先要进行各自的减数分裂,才能在受精时使卵子和精子正确地合二为一。公鸡和母鸡的减数分裂是分别进行的,但必须同步协调,还要有互相配合的受精行为,才能完成受精。

鸡蛋如何变成鸡

受精时,精子进入位于蛋黄表面正中胚盘处的卵子。受精后,受精卵开始分裂,胚胎开始发育,并长出血管,进入蛋黄。蛋黄提供胚胎发育所需的蛋白质和脂肪等,不多不少,刚好够小鸡生长至出壳。

蛋白除供应蛋白质外,还供应水、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是震荡的缓冲剂。坚硬的蛋壳不但保护鸡蛋不受损伤,还供应小鸡所需的钙,蛋壳也因而逐渐变薄,便于小鸡出壳,同时也使氧气和二氧化碳便于进出。

像人一样,小鸡在蛋壳内生长需要足够的氧气和排出代谢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小鸡在蛋内三周,可吸入约6公升以上的氧气,排出4公升半的二氧化碳和11公升的水蒸气。蛋壳上有大约17,000个细孔(2)和半透性薄膜,可供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同时又能防止细菌通过细孔入侵。

在小鸡开始发育、生长的头几天,会先长出4条血管,两条至蛋壳下的薄膜,分散成微血管以吸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叧2条至蛋黄,以摄取养料。在第19天时,空气开始进入肺内,通过蛋壳吸取的氧气已不足以使用。此时,小鸡在喙尖或喙的上部长出一个突起,称为蛋齿(3),并在颈部长有一条啄壳肌(pipping muscle),帮助蛋齿把蛋内的气囊啄破,开始用肺呼吸囊内的空气,但这只能维持6小时。此时,小鸡继续用蛋齿啄破蛋壳,用肺呼吸。第20天时,小鸡才能完全用肺呼吸。再过2436个小时,小鸡就会破壳而出。出壳以后,蛋齿已无用,会自行消失。

鸡蛋产出后,需要母鸡的孵育,使之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还要不时翻动,以防止胚胎黏着于壳膜。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如果没有母鸡的孵育,小鸡是不易孵出的。

小鸡在出壳前,还会制造点击性噪音来与其他小鸡交流,以便能同时出壳。这被认为是在野外时的一种自我保护。

先有鸡?先有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直是个难解之谜。蛋由鸡生,鸡又由蛋孵化而出,两者形成一个没有起始的循环。各种说法因此而生。

一种说法是先有蛋,认为鸟是从卵生的某种恐龙进化而来。恐龙产下了类似鸟蛋的蛋,在蛋中突变成鸟类(鸡属于鸟类)。因此,蛋先于鸡之前就存在了。但这种观点没说明最早的蛋从哪里来,又是如何突变进化成鸡的。

另一种说法是先有鸡,因为蛋壳中所含的碳酸钙结晶必需在母鸡的子宫中产生。因此,只有先有了鸡,才能产出第一个具有蛋壳的蛋。这虽说明了是先有鸡,但仍未说明第一只鸡是如何产生的。

又有人说,鸡与鸡蛋无非是一个循环中两个不同阶段,就像蝴蝶有虫卵、幼虫、蛹和成虫一样;又像佛教所说的轮回,无始无终,不存在孰先孰后的问题。

以上几种说法都不能令人信服。

其实,鸡和蛋何者先有,并不真难解。因为单有母鸡产下的鸡蛋,不会发育成小鸡;只有先经过受精,才能长成小鸡。要受精,就必须同时有一只公鸡存在。如果先有蛋,没有鸡,那么,蛋从那里来,又从何处受精呢?

既然是先有鸡,那么,第一只鸡又从哪里来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生命从何而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对此并未论及。Miller的人造氨基酸实验,半个多世纪以来,仍局限于制出几个氨基酸。原始汤中产生生命的假设,必须在无氧状态下才能成立;但这种能防止原始生命不被破坏的无氧状态并不存在。
只有圣经从一开始就说,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受造物包括了人,也包括了鸡。

是偶然还是设计

单就鸡和鸡蛋来说,进化论认为:这整个过程都是毫无目的,无人设计,纯属偶然的,进化而来的。

但是,鸡蛋的构造如此精密和恰到好处,很难想象是毫无目的地偶然形成。若真是毫无目的,鸡为何要生蛋来传宗接代?偌大的遗传信息为何会压缩到纳米级大小的DNA中?鸡为何会有公鸡和母鸡之分?公鸡和母鸡都是独立个体,都不能对对方的DNA施加任何影响,却能互相配合得如此之好,从进行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经过受精行为,再到合并成一个包含公鸡和母鸡遗传特性的受精卵,为什么会这样?

一只小小的鸡蛋,就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完美个体,且处处显示着智慧设计的痕迹。这一切,都环绕着一个最终目的,即保证鸡胚胎能在蛋内从受精卵发育成能独立生活的小鸡,来传宗接代。但这个过程中,所有环节必须同时并存,缺少任何一环,小鸡都无法生出来。

进化需要很长的时间,要通过基因突变来进化,这么多步骤需要长时间地逐项进化,才有可能完成。而根据地球现有的年龄,即使有数十亿年,按统计学计算,时间还是远远不够的。

圣经说,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而且生物都是各从其类。禽鸟是上帝在第5天创造的,至今并无进化的证据。即使按照常理和逻辑,鸡从蛋而出,蛋为鸡所生,并无其他可能。复杂的信息密码,必然是有目的的设计,而不会偶然产生。

所以,一只鸡蛋的存在,究竟是无目的的偶然进化,还是有目的的设计创造,我们对此,应该会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作者现住美国洛杉矶。
OC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