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从“常回家看看”纳入法律谈起

[ 7526 查看 / 0 回复 ]

文/罗博学

温柔与强制并存的呼唤

李欣频在其畅销书《2012,心灵重生》中,有一个具有神秘意味的阐述:人类世界将在2012年前后,产生许多匪夷所思的社会现象,以及匪夷所思的时代格局。甚至,大众的心理结构和生活方式,也会受到“2012”的神秘影响。

她的观点是否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是否可能实行,且不作讨论。但仅就中国来说,社会的改变是必然的。例如,中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

近期,因为“常回家看看”将纳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程序,引起许多争议。记忆中,《常回家看看》原本是歌手陈红的成名作,唱遍大江南北。歌曲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可见,那时的国人,已经意识到“家”,这一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正在面临解体。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太多国人裹挟其中,背负着生存的压力、生活的艰辛、对未来不可知的迷惘,对“家”的感情也被压抑了。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们不愿常回家看看,只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根本不具备常回家看看的“资本”,简单说,一没时间,二没金钱。

对于迈入社会、进入职场不久的“80后”,尤为如此。複杂的职业变动、高昂的生活成本(甚至连爱情,都在这一切压力下黯然失色了),所有这些,都使曾置身于象牙塔的“天之骄子”,深感茫然。

对“80后”来说,如果“常回家看看”意味着每年定期回家几次,这其间的辛苦、时间的佔用、金钱的耗费、对工作的影响……是外人无法瞭解的。但并不能因此说明“80后”的亲情归属不再重要,相反,他们表达亲情的方式更多元化,也更理性。比如──

一、若条件许可,以网络聊天的方式,音频、视频,和亲人保持密切联繫。
二、如果家裡有需要,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购物,快捷有效地将所需用的送给父母。我身边的“80后”朋友,大多採取这类方式,代替“常回家看看”的旅途奔劳。

我个人认为,因考虑到中国社会在转型期出现庞大的“空巢老人”群,提出“常回家看看”的法律命题,针对的也许并不是“80后”,而是“70后”、“60后”、甚至“50后”。

这些人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大部分成家立业,有稳定的工作、相对完整的家庭,有中产阶级甚至富有阶级的生活保障。

与此同时,这些人大部分经历过重大的政治动盪与社会变革,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声中奋力搏击,溷迹于职场、商场、情场……日久天长,他们的亲情感受,已日益低迷。在与现实的碰撞中,积存在内心深处的中国传统“孝道”,已无力落实。

因此,当记者採访这些人的空巢父母(许多老人年逾八旬了),他们对子女的“孝心”深感不满。在这个角度,“常回家看看”这一法律命题的提出,是对“遗失的孝道”的温柔与强制并存的呼唤。

岁月留下的那一道道沟

小时候,很喜欢看《夕阳红》,那是大约在1993年左右,我7、8岁的时候。据报道说,那时距离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只有几年之遥了。

佟铁鑫以浑厚的男中音演唱的主题曲《夕阳红》,令我无比陶醉:“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

这首歌,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悲哀,转变为莫大的喜悦和盼望。在歌曲传达的意境裡,感受不到“空巢”这一后现代语彙,所要表达的情感的割裂与孤独。

你知道,“巢”是飞禽的小窝。小学课本裡讲过这样的故事:燕子妈妈耗尽心血给小燕子筑巢、觅食,还必须随时警惕老鹰、孩子们的弹弓……终于,小燕子们长大了,翅膀硬了,要飞出去了,燕妈妈却已垂垂老矣。她每天睁着模煳的眼睛,望着树下来来去去的人,盼着小燕子平安归来……

童话裡的世界,指向一个真实的人类生活。

“空巢老人”的内心深处,常无人企及。我有一位邻舍,是年逾七旬的老人。2008年时,老伴脑溢血去世,只剩老太太一人生活。儘管女儿在身边,儿子每隔3个月,回家探望一次,但是因为常年孤独、生活单一,老人越来越生活在封闭的世界裡。儘管物质生活并不缺乏,但她的内心并不因此而快乐。相反,当我的妈妈每次带着做好的糕点去她家,并为老人祈祷时,总能看到老人脸上流露出美丽的夕阳红。

可见,子女们的“常回家看看”,如果只是一种形式,或者只停留在安慰子女良知的不安上,缺乏真实的、以爱为根基的付出,未必能成为老人的安慰。

我还年轻,人生经历有限,无法走进老人的心灵深处。确切说,我不知道老人在想什麽,如同我也不清楚自己在想什麽。老人们经历了一生的风雨,经历了一个国家的兴衰沉浮,在生命晚年,内心究竟在想什麽呢?是对生命的困惑?对子女的抱怨?对人生的顿悟?对年轻岁月的缅怀?对子孙的期待?或是其它林林总总的感情纠结?……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岁月在老人生命中刻划出一道道沟,他们踏着一道道沟,走过了,许多人留下了痛,也留下了破损。

空巢老人的夕阳红

我相信在所有老人的心灵深处,当他们面临着并不遥远的生命终点时,都有着一份紧迫、急需的渴望。那是什麽呢?是补偿性的物质享受吗?不是。对现今的空巢老人来说,他们经历过物质极端匮乏的时期,走过了或正在面对物质的高度膨胀时期。在这二者的张力中,他们的人生度过了早年的苦难,构建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也使其无份于晚年的物质享受。

再加上“空巢”这一外在困境的驱动下,使得中国传统理想中老者的那种大智若愚、步态从容、平安满足的生命状态,而今变得不可能。老人们的心灵是空的,生命是空的。而子女们不以爱为动力的“常回家看看”,同样无法使老人的心,泛起多少安慰。

能不能让老人的心,不和他们的“空巢”一样空空如也?可以的。在我妈妈的家中,每天晚上有祈祷会,很多阿姨,有不惑之年的,有知天命的,也有耳顺之年的,和我妈妈一起,每天准时相约,以平和相爱的心,完成与上帝之间的灵性往来。她们的生命是丰沛的,每每祈祷结束,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夕阳红的美丽。

她们在祈祷什麽呢?也许,所有内容,都包含在“上帝就是爱”之中了。祈祷的过程,是一次对爱的理解过程,也是再一次对爱的体验。于是,这些已度过人生大半的阿姨,在平日生活中,有效地实践着耶稣“彼此相爱”的训诲,相互分享着生活中的喜悦与悲苦,分享生命中的困惑和期待。她们总是能够在爱的关係中,得到成全和补足。

儘管子女同样不常回家,阿姨们也不过分牵挂。她们把对子女的爱,融入为子女的祈祷中。更因为信仰的力量、圣经的教导,诸如“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摩太前书》6:6),她们有知足感。无论子女是跨越万水千山、5年回家一次,还是一年半载回家一次,她们都心存感激。在真实的、对上帝的爱的认知与实践中,她们的心灵已得到了爱的安慰与释放。

作者生于陝西,现居西安。主要从事写作。


海外校園 > 第一〇七期(2011-0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