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父亲轻轻地走了

[ 7965 查看 / 0 回复 ]

作者:星学


除夕的早上,我照常开计算机查邮件。一行不祥的字倏地跃入眼帘:「大哥: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不得不向你说一声,我们敬爱的爸爸于2012年1月22日凌晨去世......」我简直不敢相信弟弟的这一信息,努目眨睛、心惊胆颤地再读一遍,白底黑字确凿无疑,顿如雷轰顶,不能自持。

隐隐担心过多少年的凶讯、最不想面对却无法避免的这一刻,终于来了。通常移民们最怕的是国内来的长途电话,家中若非有危情急事不会致电海外的。然而这阒然悄至的电信,也叫我于无声处闻惊雷,登时被震翻、失声痛哭。

父亲走得突兀安然

父亲就这么突然撒手人寰了,上周还跟我通话呢!亲切洪亮的嗓音一如既往:「我一切都好,不用挂念。孩子们都好吧?」我都能听到妈在旁边念叨:「咋每回都这几句呢,不能说点别的?」的确,爸的脑力近年明显衰退、听力障碍,电视开得山响,讲话调门亦高,语句渐趋简单重复。不过对于异域游子,我只要能听听他的声音就知足了,不在乎具体内容。

前一天惯例提早电话拜年,我一家四口轮番说了不少吉祥话,老母接的,没舍得叫醒正在小憩的老父来听,以前也常这样。想说反正每隔五、七日就打一回电话,过了年初一高峰时段再打不迟。万万没有想到,老父今生永远听不到儿孙的呼唤了。从即刻起,当我喊爸时,再不会有应答了,怎不悲痛欲绝。

从接下来的多次急电通话中获知,父亲走得突兀安然:夜眠中不知觉地大汗淋漓,恍惚诉说无力气,但没有疼痛、憋气等,意识也行。母亲急叫来儿女们,又电招救护车,到了急诊室抢救无效就溘然长逝了,前后不到一个时辰!妈说过往爸也有盗汗等,并没啥事,不期此番竟是去而无回,多病缠身的她霎时惊呆了。

追想元旦前,我姊买了些贺年卡,让老爸逐个写,分寄给亲友,旨在加强其手、脑锻炼,减缓脑萎缩程度,他照做了。现在看来这是在跟旧识朋辈最后的话别。离世的那天傍晚,从京城回来过年的外孙小两口来看望,带着礼物和蛋糕,祖孙合了很多影,老人甚开心,享受了在世最后的天伦之乐,留下了生前末尾的笑貌音容。人老易困,他通常八点半就休息,母亲则会看电视晚寝些;那夜他却破例地一同观看、陪伴着她多待了一个钟头,此乃相濡以沫65载、永诀前的最终一程,鹣鲽情深温存偎依,两个小时后他便飘然驾鹤去了。

老喜丧无遗憾

老父85岁华诞时,我作贺寿藏头诗,同时将长年保存的所有祝寿诗文全找出来,集在一起,电邮回去,请姊印出交与老爸,以便复习这些年他庆生的历程。从父亲55岁生日起,卅年间逢五遇十其整寿之时,我都赋诗献辞撰文颂寿。其中有的还印在他论文集的扉页,有的发表在国内外报章杂志,引得同仁的羡慕,他分外欣慰,说这等生日礼物是金钱买不来、别的寿礼不能比的。断没料到,这一章竟成了绝响和总结。

由于父亲走得遽然,学院为他举行的葬礼也较快进行,母亲和姊弟均嘱咐我不必赶回送殡:春节期间使馆放假,签证与机票都难拿到。如此更叫我心里难过,内疚之际惟求父灵原宥。这就是海外游子无以能免、残酷现实的共同悲哀。

鉴于父亲在杏林德高望重,出席追悼会的全国各地友好、弟子门生数百人。从日后传来的照片上我痛睹肃穆隆重的奠礼,肝肠寸断。他一生著作等身、荣誉无数,杖朝庆生时学生献幛:「六十载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八十翁喜庆华诞共祝老寿星──一代宗师」,即是明证。如今身后亦哀荣备至,谷歌网都贴了他的生平和讣告,反映了社会对他杰出贡献的肯定。

照理说老人家享年86岁,真正寿高正寝,可是亲人心里仍不满足。转念旧约金句:「人一生的年日是70岁,若是强壮可到80岁」,悟及父亲活过了圣经所应许的年纪,已是上帝的特别恩待,况且还是罹患糖尿病近40载、始终无甚并发症,亦属神迹,至少是我悬壶卅年所见的最高纪录,应足矣。

此外,老辈上遗传有「福寿全归」之俗:逝者生前成就了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卒于耄耋、一生及临终未受沉痾折磨,俱备者三项谓之喜丧。对观家父:有五个儿女、六个孙子女,于望九之年无痛而逝,当属「老喜丧」无疑,可为抚平儿孙悲怆的一丝藉据。

而且他在晚年笃信基督,常不讳直言:「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时等候天使来接」,显示出他对人生三部曲中最后一步的旷达心理,对即将来临的肉体消殒坦然无惧,和对永生的盼望,教人感佩。现在他果真无疼而终、息了地上的劬劳,不走黄泉路赴地府,乃是归回天家安厝乐园,将来还会与我们再聚首。于俗于圣,均让我微释一点痛失慈父的心绞。

游子独特的孝心

恸定思恸,我在一遍遍如电影般追忆与父同在的往事时,不断检省自己孝尽得忒不够,今生永无能补了。自打留洋那天起,就跟高堂的关系仅限于鸿雁与电话了,无侍奉可言。即便还乡省亲,频疏不一,每聚不长,杯水车薪,这儿子等于虚了。躬亲能做的「里子」殊少,顶多务虚挣些「面子」,或者汇点钱回去,有限可怜。而父母对于我来说,惟余牵挂思念和精神支柱,随时通话则有回音,「老神在在」。现陡然丧父,心理支撑和主心骨訇然坍塌。这些不啻为留洋一族的真实处境与忠孝古难全的矛盾写照。

都理解「人往高处走」,父母希望儿女有大出息,尤在国人趋之若鹜的出国事上,绝不阻挡孩子前程。纵子下西洋的副作用之一,就是付出了亲子相隔天涯的痛苦代价,愈是老来后遗症愈甚。我算是极幸运的:高堂一直能自理,又有姊弟们在照料,从没用着我,故在外面省心巨多。不敢想象独生子女一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哀定思哀,世上的许多事,人在拥有的时候不觉得珍惜,直到有一天失去了才惊悉它原非理所当然,即使是看似普通「喊爹叫娘」的应声亦然。因而,爹娘仍健在时,当趁着「凡叫必答」多多呼唤几声;游子要常回家看看、打打电话,在力所能逮中最大限度地尽孝道,将来就少些自责痛悔。我真羡慕我那恪尽孝责的姊弟所说的:除了掌管不了生命、留不住爸爸老人家以外,我们已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我就未能这般地身体力行侍奉父母,铭心羞愧无地自容,铸成终无弥补的恸憾。

唯一能够让心稍得安慰的,是我曾尽过一份独特的孝心,就是带领爸妈信主。1999年我第一次回国探亲时,向两位老人传福音,没想到身为老科学家的爹娘都欣然决志,接受了耶稣作救主,此后信心渐增、灵命进深。每次我还乡省亲时,父母总是问我许多关于圣经方面的问题,这种老而弥学、不耻下问的求索精神、对真理的认真追寻态度,真叫为子的感动不已。爸爸还曾经写过一篇见证「耆年慨悟」,是我祝寿文的响应,后来一并发表在北美的福音刊物《追求》上,表明了他信仰的心迹,亦成为父子俩在医学论著以外唯一的一次文字合作。老人家看重这篇「豆腐干」作品,超过其众多的专业巨著和论文,因为此乃一己心路历程的忠实写照。

深思量,一个人若是能够在世期间觅到永生之门,便是今生的最大成功与收获,没有白来人间一遭,当自己的日子满足时便能魂归天家,与上帝同在乐园。家父老来明悉了生命的真谛,及时投入了神的怀抱,未虚度余下的光阴。每念及此,我丧考的悲痛就化成一股内在的激励,过好接下来的每一天,继续引领更多的骨肉之亲归主,叫老父的在天之灵得慰、含笑九天。

来源:传扬6月号
最后编辑wuleored 最后编辑于 2013-06-23 23:20:5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