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雾霾肆虐,当环保走向困境……

[ 13341 查看 / 0 回复 ]

雾霾肆虐,当环保走向困境……
何文辉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这个蔚蓝色星球,如今却让现代人越来越缺乏安全感。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为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环保运动之滥觞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环境保护”是人类意识形态中一个非常新潮的概念。一个世纪以前,人们很少关心环境问题,公共政策中也没有环境保护的条款,人们热衷于讨论如何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没有人怀疑这个思路的正确性,有史以来人类文明的许多重大进步,都建立此观念上。千百年来,大自然总是向人类呈现出威严的面貌,没有人想到,地球也要成为被保护的对象。直到有一天,人们才发现,地球也有受伤脆弱的一面,而且我们真的伤她不起。

首先把这个问题捅出来并且引起广泛关注的,是一个叫瑞秋·卡森(Rachael Carson)的美国女学者。她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书中警告说,如果人类持续使用DDT杀虫剂等化学农药,那么将会有一天,当美丽的春天到来时,我们再也听不到小鸟快乐的歌声,再也看不到蝴蝶的舞姿和蜜蜂忙碌的身影。春天,将变成一片死寂。卡森挑战说,“征服大自然”是一种愚蠢而狂妄的人类意识,应当弃绝。这本书如同一声惊雷,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反响,因为那时候各国因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事实上已经很严重了。

现今,《寂静的春天》这本书,被公认为开启了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先河。该书出版后,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各种环境议题摆到了各国政府和联合国面前。1970年4月22日,全美国有约2000多万人、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以及各大团体,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游行和宣传活动,要求政府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善待地球。这便是“地球日”的由来。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各国政府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从此,环境保护成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以及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环保诉求之尴尬
自1970年第1届地球日到今天,环保运动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环保意识早已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全球环境状况一天比一天恶化。这个支撑人类世代繁衍的家园,还能支撑多久?大自然永不止息慷慨供应给我们的清澈的水源,香甜的食物,透明的空气,我们的后代还能享用吗?

“黑暗之山”文化运动发起者,长期从事环保运动的保罗·金斯诺思(Paul Kingsnorth)认为,我们正在走向一场全球性的生态灾难,这无可避免。他说:“我日益认识到,环保运动正在做的很多事情并没有多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全球的层面上。没错,我们赢得了很多小战斗,但并没有丝毫改变社会的方向。我们仍然快速朝着南墙撞过去……”

金斯诺斯的悲观论调受到许多批评,却并非没有根据。2005年,联合国发表了一分来自1300个科学家的联合报告《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其结论就是“多个自然生态系统即将面临崩溃”。2006年,由前美国副总统戈尔(Al Gore)策划推出的,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影片《绝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问世,这部影片被称为“末日审判前的最后警示”。影片发行后,全球环保意识可谓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环境会议,却以失败告终。哥本哈根会议是一次空前盛大的国际环保会议,是环保运动多年努力的结果,会议之前,各国代表都信誓旦旦,发誓要达成一个具体的减少碳排放协议,但是这个愿望破灭了,最后达成的所谓“共识”,就是不把地球的温度升高两度。这是一个没有任何约束力的空头决议,引来环保人士一片骂声,他们又眼睁睁地看着一次救命的机会丧失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寂静的春天》发表半个世纪了,我们现在更加离不开杀虫剂,戈尔说:“1992年,我们国家共用了22亿磅杀虫剂,这等于人均8磅。”人类确实在给自己的饮食下毒,也在给空气下毒。前不久,柴静录制的那部引起巨大轰动的《穹顶之下》,让十几亿中国人触目惊心,然而轰动过后,人们依旧我行我素。当年,卡森《寂静的春天》发表之后,马上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反《寂静的春天》运动,卡森给自己招来大量的麻烦和攻击,一些化工行业的专家学者,断然否认杀虫剂有害健康,据说有个教授为了反驳卡森,曾在演讲中当众喝下一勺DDT。

人类总是短视的,贪婪的,以自我为中心。人类社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文化系统,实际上配合并且鼓励这种自私自利的短视行为。加拿大著名环保人士劳米·克莱恩(Naomi Klein)尖锐地指出,自由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是环境污染加剧的元凶(参见Naomi Klein《This Changes Everything: Capitalism vs. the Climate》。发生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许多环境事件,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依靠税收运作的政府,很多时候是环境恶化的帮凶。除此之外,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无孔不入,调动和刺激着人们越来越离谱的消费欲望。
这种文化意识形态告诉人们:对物质的占有不只是满足肉体的情欲,且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当自由市场的笛声鼓励每一个人都以拥有更多商品为生活幸福的终站,社会环境便只会绕着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的双重轴心而旋转。”因此,金斯诺思无奈地说,他发现他所从事的环保运动,根本不符合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环保主义者太天真了。

生态中心主义的药方
现在我们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世界的经济体系,政治体系和文化体系,在本质属性上与环境保护南辕北辙,那么,环保主义者究竟能够依靠什么或凭借什么,来达到他们所构想的环境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他们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现行的经济政治体系,另外架构一套有利于环境持续友好发展的体系吗?

乐观主义者认为,我们可以依靠科技进步,既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又不至带来环境破坏,就好像安全套的发明,可以让人既纵欲又不必承担后果。然而,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所能承受的生态紊乱程度是有临界点的,什么样的科技可以让几十亿人口无止境地消费破坏?当今最棘手的环境问题,难道不都是科技进步的副产品么?科技乐观主义者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老路,在环境崩溃的警报声呜呜作响的时候,他们仍然沉浸在人定胜天的迷思中。

对主流环保运动深感失望的金斯诺思,后来改弦更张,投身于文化改造运动。他联合几个职业作家,后来又吸引了英国绿党领袖,艺术家等各界人士,开办了“黑暗之山”项目,致力于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改变人们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要点,不是新技术和新方案,而是要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为此,他们主张“生态中心论”的观点,批判长期以来主导西方社会的,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生态中心论认为,自然存在的意义并不是服务人类,自然有其内在的价值。整个生态系统就像一个有生命的母体,个体生物共存于母体中,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也有自己的权利边界,人类只是其中的一个个体,不是中心也不是主宰,人类应当尊重母体和其他个体,这样才能保持一种和谐共生的良好状态。过度的消费和开发,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是对其他个体的剥夺,也是对整个生命系统的危害。为此,人类应当节制消费,重新找回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环保运动的核心命题,就是“我们应当如何生活”。

从生态中心论出发,环保主义者甚至将矛头对准基督教,认为圣经所描述的上帝为人类创造万物并将地球交给人类管理的说法,完全是把地球当成服务人类的工具,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祸根,如果我们不消除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古老遗毒,就不知道应当如何生活。他们认为,古老的东方智慧中,关于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的观念,更有利于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我们应当如何生活”,这的确应该成为环保主义的核心命题。然而,排斥基督教伦理的生态中心主义,真的可以为环保运动铺平道路吗?即便生态中心主义被世人接受,成为一种新的伦理道德,人类有可能自觉地遵守这个伦理,采取道德的行为对待生态环境吗?如果架空超越人类之上的上帝,由谁来约束自然界中最有智慧,最具破坏力的人类行为?

基督教视野下的环境伦理
人类行为必须受到约束,环境保护才有希望。这个约束的力量从何而来?生态伦理没有提供答案,只有圣经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基督教的本质,完全不像生态主义者所批评的那样以人为中心,由人来主宰地球及其环境。基督教的本质,是以上帝为中心。

圣经说,上帝为人类创造了地球,并且吩咐人治理地上的一切,但是上帝并没有允许人类在地上胡作非为,上帝也没有将统治万物的主权让渡给人类,更重要的,地球被造以后,并非自生自灭,不再需要上帝的护理和供应。地球只是一个载体,载体本身并不能够产生什么,换句话说,上帝创造了地上的一切,并且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地上所需的一切。“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希伯来书》1:3),他使地上发芽结实,他养活空中的飞鸟,海里的鱼类,没有他的允许,连一只麻雀都不能掉在地上(参《马太福音》10:29)。上帝在大洪水之后应许说:“地还存留的时候,稼穑、寒暑、冬夏、昼夜就永不停息了。”(《创世纪》8:22)可见是上帝的恩典,维持着整个生态环境系统。在上帝的呵护下,人类的角色是什么?人类被上帝赋予尊贵的身份,但绝不是地球的主人,因为上帝是主人。上帝从未离开,从未缺席。圣经告诉我们,地球是上帝为人类创造的家园。但是,人类在使用享受的时候,必须遵循上帝所定的规矩。

生态主义者说得对,“我们应当如何生活”,应该成为环保主义的核心命题。如果人类以上帝为中心,谨守上帝的命令,敬虔而知足地生活,还会产生环境问题吗?这就好比一群人来到一幢漂亮的房屋里做客,如果大家都尊重房屋的主人,谨守主人家的规定,那房子就会安然无恙。如果是一群无法无天的房客,你能指望主人的房子不被糟蹋么?所以,没有什么比敬畏上帝,能更加有效地善待地球,保护环境了。

当以色列人败坏违背上帝的时候,上帝说:“你们要白白地劳力,因为你们的地不出土产,其上的树木也不结果子。”(《利未记》26:20)当以色列人愿意悔改归向上帝的时候,上帝说:“这称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祷告,寻求我的面,转离他们的恶行,我必从天上垂听,赦免他们的罪,医治他们的地。”(《历代志下》7:14)

上帝必医治受伤的地球,除掉地上的污秽,使地球成为人类宜居的家园,只要人类愿意回转归向他!

来源:海外校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