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海伦婆婆

[ 12265 查看 / 4 回复 ]

海伦婆婆
施美妃

异地他乡不速客,天国团契同心人。
那一天刚抵达澳洲一个陌生的城市,饿着肚子把单车组装完。骑出机场时,太阳在云层底下玩起了「躲猫猫」,最后还飘起了细雨。我安抚着不断叽呱乱叫的五脏六腑,顶着风,奋力的在风雨中缓慢前行。黄色塑料雨衣套在我的身上,不断随风吹动,鼓胀着像颗热气球,而大卡车不断在我身旁高速的狂飙而过。
在异乡迷路了!
循着道路指示,我还是迷路了,我不断地穿梭在满是丘陵陡坡的小镇中,找不到目的地与方向。
就像有感应似的,一位女士,海伦婆婆恰好出现在她白色小屋门前,拿着水管灌溉花圃。看到停驻在她门前的我,露出了微笑。我询问她:哪里里可以找到露营地?哪里一条路才可以通往下个小镇?哪里里可以买到食物?也许是疲惫与饥饿,我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想赶快找到当晚的露营地休息。
她关起了水龙头,客气地招呼我进屋。我将身上的雨衣披在门旁,水滴沿着发丝滴落在我的胸前,我又湿又冷的坐在柔软的沙发上。她递了杯热茶给我,戴起了老花眼镜翻阅地图,认真寻找前往下个小镇与露营地的路线,试着为我找出最佳路线与住宿。与我讨论与查看了三十钟后,她遗憾地告诉我这附近没有露营地。当时外面正在下雨,她接着说:「你愿意的话,今天要不要住我家呢?」她慈祥的目光,让我疲惫的脸露出了笑容,马上点头如捣蒜。
温馨满满的接待
海伦婆婆是个很虔诚的基督徒,生了四个女儿,四个女儿都已经结婚生子了。而她闲暇之余就是养花种菜,并收看牧师讲道的节目。她带我参观了她的花园与菜园,玫瑰、康乃馨、蕃茄、玉米、苹果、小黄瓜、豆子、及其它花卉蔬菜。名称其实我并不了解,但是,每一样果菜都长得很茂盛,每一种花闻起来都很香。她问我喜不喜欢吃豆子,我说喜欢,她就拔了两把要我带走。又问我喜不喜欢花,我说很香,她又摘了两朵给我。
室外仍然在飘着细雨,到了晚上雨势转大了。听着外面轰隆隆的雨声,我说很谢谢她,幸运的我可以留在温暖的房内,而不是在外面搭帐篷。她问我:「知不知道你为什么会在这里?」我疑惑地说,「我不知道?」,然后她认真地告诉我:「这一切都是神的旨意!」我们都笑了,这都是因为上帝的缘故。
她打开我们研究了好久才运作的电视第四台,收看牧师讲道,然后翻开写着耶稣所给的“Message ”小册念给我听,又为我播放了一片描述一个基督徒被圣灵充满的见证影片,并为我复述影片中的重点。我们吃着好像永远吃不完的巧克力,一边讨论耶稣的话语,她说:「当你全心全意的相信耶稣时,你的身心灵将会被喜乐充满。」
一个82岁的老婆婆,满是喜悦、神采奕奕地和我分享信仰的力量,直到深夜,我的心深为所动。在神的国度里,我们之间没有隔阂,心也没有距离。
因为单车旅行的缓慢,让我因而有很多的机会接触沿路的旅人与在地居民。上帝让我经历到:只是以一个友善的微笑,一个真心的问候,就被善良的当地人接待到他们家中,有能够遮风挡雨的地方可以安稳入睡。这些真心的关怀与善良,温暖我心怀,不用言语就能感受得到。



来源:
飞扬
TOP

天使
TOP

这都是因为上帝的缘故
TOP

《普利茅斯开拓史》书评——美国从搬家开始
我是从高中历史课本上知道有“五月花号公约”的。但阿忆说得好:“中学文科课本,毁掉了很多人学习知识的兴趣。假如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像教科书中描述的那样索然无味,谁还会喜欢历史?”最近读到“五月花号”船上乘客、“五月花号”公约的起草人之一,威廉•布拉福德写的亲笔回忆录《普利茅斯开拓史》,才发现高中历史课本不但会使人丧失学习的兴趣,还会带给你许多似是而非的错误观念。
    《普利茅斯开拓史》告诉我们,“五月花号公约”的签署者最初是来自英国诺丁郡、林肯郡和约克郡交界地区的一小群农民。为了追求纯正的信仰,他们宣布退出英国国教,组成一个小教会,从而遭到英国国教的严酷迫害:“有些人被直接抓进监狱,其他人的家庭受到全天候监视骚扰而无法脱身,大多数人被迫逃离家园,抛弃家产。”
    在英国没有立锥之地,这些清教徒历经千辛万苦搬家到荷兰。他们在荷兰平静地生活了12年,藉着辛勤俭朴,大多数人从一贫如洗过上了富足、体面的生活。他们这个小群体也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同。但就在这时,这个小群体又不安分起来,又要搬家了,目标是谁也没有去过的荒蛮的美洲大陆。
    有过搬家经历的人都知道,搬家是很劳神费力的事,除非你很确定搬到的地方会更好。如果说从英国搬到荷兰是因为宗教迫害,可是面对未卜的前途,放弃自己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才过上的稳定、富足的生活,而且荷兰人又没有人迫害你,所为哪般?
    还是为着他们的信仰!这是一群轻看俗世的物质利益,为了信仰可以不顾一切的天路客。虽然他们已经在荷兰安定下来,但发现由于环境艰苦,加入他们并和他们一起生活的人并不多,因此他们的教会无法发展壮大;他们对上帝的信仰固然纯正,但发现这里的社会风气不好,“许多的孩子经受不住城里形形色色的诱惑……沉迷于享乐,变得放荡不羁,灵魂堕落,不但伤透了父母的心,也亏欠了上帝了荣耀。”
    为了扩展基督的国度,他们下决心再次搬家。不是一个家庭搬家,是一个教会、一群人搬家。
    困难显而易见。当教会带领人提出这项动议时,遭到许多人反对,认为这样做简直不可思议,不仅会失掉大家辛辛苦苦创建的一切,而且会面临海上航行的巨大风险、疾病、瘟疫的侵袭,以及可能来自美洲印第安人的疯狂侵袭。
    他们召开教会全体成员大会,达成共识:“我们的事业合乎上帝的律法,我们的目标崇高而光荣……上帝与我们同在,对此,我们深信不疑。”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困难和必将付出的代价也很清楚:“我们不会因一点小事而气馁,也不会因一点不如意就打退堂鼓,我们知道在英格兰和荷兰会得到什么,也知道离开荷兰不会给我们带来物质上的好处。”
    这样一群人,一小群人,不管对英国,还是荷兰,都是实实在在的一小撮人。在很多人眼里,这群人自以为是,令人生厌,或许还像老鼠一样可恨。在英国,他们反对主流宗教,自成一套。到了荷兰,虽然他们是守法勤勉的公民,但是对周围社区指指点点。况且在荷兰和西班牙有可能作战之际离开收留自己12年的荷兰——第二祖国。这些人显然也不是什么爱国人士!
    这一小群怪人,102名清教徒极其家属,抛弃了俗世的一切,背负一身债务,于1620年搭乘“五月花号”远航美洲,于上岸前签订了一份契约,即“五月花号公约”。主要内容为:
    蒙上帝的恩典,为了上帝的荣耀并促进基督信仰及国王与国家的荣誉,远航至弗吉尼亚北部地区开辟首个殖民地。根据本公约一同在上帝面前庄严宣誓,彼此联合,共同组成公民政治体,为了保持良好秩序及推动实现前述的目标,需不时制定、颁布法案或拟定公正、公平的法律、法规、法令、宪法框架集设立管理机构,并对殖民地普遍适用,我们承诺将完全服从并遵守。1620年11月11日,签名为证。
    当时签名的成年男性共47位。
    时值隆冬。数九寒天,他们缺衣少食、没有御寒的房屋。传染病肆虐和过度劳累,仅仅一个冬天,这批清教徒一下子死去了一半以上。以前,英国国王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北美大陆建立的殖民地全部以失败告终,但就是这个以清教徒为核心的小小的一群人,在新普利茅斯农场克服了无数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和挑战,不但得以立足,且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后来众多殖民地的楷模和美国精神的起源。
    他们的成功是信仰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圣经的信仰就是从搬家开始的。亚伯拉罕被上帝呼召出来,在对前途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完全靠信心前行;及至到了应许之地,他发现遍地饥荒。但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藉着他们的信仰,把这地变为了牛奶与蜜之地。
    问题是为什么要搬家?搬家就是让你离开稳定和舒适,离开对俗世物质和传统的依赖,专心地仰望。如果没有信仰给予这些清教徒力量对抗权力和物质,那么,在经历千辛万苦之后,这里面最早富起来的人就一定会用不正当的手段加倍地掠夺财富;这里面掌权的,包括本书作者布拉福德,在靠着为众人服务拥有威信和权力之后,就一定会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变本加厉地欺凌百姓。如果这样,“五月花号公约”就和中国陈胜、吴广的“苟富贵、勿相忘”没有什么两样。但正是因为信仰,这群人里面有敬畏。在“五月花号公约”之后,全体居民和他们的领导(殖民地官员)之间签订了第一个条约,里面明确规定:“殖民地官员一方应服从所有为公共利益所制定或即将制定之法律、命令。”
    这是美国权力制衡的起源,和汉高祖与民“约法三章”,却独独不限制皇帝的权力完全不一样。
三十年改革开放,通过把人对物质的欲望释放出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果。但人的欲望既能创造财富,也会对社会带来巨大灾难。如何驯服物质欲望这头猛兽,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中国传统中通过“义利”之辩,通过用“工农兵学商”贬抑商人希望实现这一目标,但是后果是经济得不到发展。
    要实现一个更富裕、更和谐、更民主和自由的社会,我们应该搬搬家,从自己几千年的文化和传统中走出来一点,稍稍离开稳定、舒适和对物质的依赖,靠着信仰往前走。
    “五月花号公约”的签订者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充满罪性。这小群人中,有小偷小摸的、有说谎欺诈的,还有谋财害命被判死刑的。但正如学者齐宏伟所说:“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黑暗背后的光明,人性幽暗背后的恩典。它修正了我对清教徒的偏见:一种把他们看成超级英雄和超级圣徒,从而自己可以避免效法的偏见。他们有那么多的纷争和软弱,但关键是:这里有一种恩典在流淌。”
恩典书房: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8576209991
TOP

“但正是因为信仰,这群人里面有敬畏”。
"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