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如何重塑孔子形象?

[ 10162 查看 / 1 回复 ]

文/杨凤岗

2011年1月1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旁边的国家博物馆前,竖起了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佩剑的青铜雕像。100日後,孔子像突然失踪,据4月22日媒体的报道,国家博物馆的解释是迁入馆内的雕塑园,之前只是暂放北门外。孔子像走进天安门广场和退入帷幕一样,引起了众多的议论和猜测。我也想就《海外校园》107期发起的关於儒家和中国文化的探讨作一点回应。

困惑中,追求文化回归

应该指出的是,近年来儒学复兴,是有一定社会基础的。在中国人心目中,孔子的思想一直是有价值的。面对商业大潮对伦理道德的冲击,草根社会发起了读经运动和私塾学校,诵读传统的儒家经典,希望藉此重建伦理道德秩序。但是,民众的愿望是一回事,精英们如何操纵却是另一回事。有些政治、文化精英提出复兴儒教,为的是抵抗宪政民主制度、社会平等等普世价值理念。

紧邻天安门广场竖立孔子雕像这一事件,我认为其隐含的意义不容低估。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这表达了很多人的愿望∶告别革命、追求文化回归。在社会急遽变化的时代,个体人生意义、社会伦理秩序、民族身分认同等,困扰著许多人。在困惑中寻根溯源,是正常现象。只要不陷入原教旨主义,认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好事情。

“天安门”这个地点的政治意义,也是不可忽略的。自五四运动以降,一代代年轻人在这里发出时代的最强音。五四运动时期“打倒孔家店”,组成“反宗教大同盟”,知识精英提出宗教的替代品∶科学代宗教、美育代宗教、伦理代宗教、主义代宗教。结果是随後几十年“主义”盛行,伴随而来的是一次次剧烈的社会政治试验。

“文革”时期的红卫兵,云集天安门广场,高喊著“破四旧”、“砸烂旧世界”的口号, 冲向全国各地,捣毁、封闭了所有宗教场所和孔庙、文庙。与此同时,却把对於毛主席的个人崇拜,发展到极致┅┅

这样一次次的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加上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终於致使社会伦理道德秩序遭到严重破坏。这个时候,告别革命、回归文化,这样的诉求是适应时代的需要的。

史为镜,反思尊儒今昔

在西方,孔子作为文化符号,具有复杂多层的含义,但基本是正面的。孔子是人类历史上的圣哲,孔子雕像甚至出现在美国最高法院的建筑上,代表著屈指可数的人类圣哲之一。儒家文化中的个人品德修养、家庭伦理、社会责任、天下关怀、子女教育、勤奋有为等价值观念,也赢得很多西方人的肯定和赞赏。

我的社会学研究发现,美国华人中,信奉基督教的人数最多,且其中大多数人欣赏并认同、实践儒家的很多价值观念。近年甚至出现所谓“波士顿儒家”,据我所知其中不少人还是基督教神学家。他们对於孔子和儒家思想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了解,不仅非常欣赏,甚至自觉认同。当然,由於他们及先辈从未在专制皇权下生活过,所以他们对於儒家的认识偏重学理,而对儒家产生的负面社会影响,缺少切身体验。

五四运动所批判的儒学的“封建性”,在如今“复兴”的语境下,是否依然需要警惕?在我看来,“孔家店”曾经被封建王朝利用来蒙骗、统治百姓,“四书五经”曾经被统治者藉科举来驯化臣民,政治化了的儒教压抑了人的本性,窒息了人的创造性,这些是不容否认的。

当然,皇权政治强暴孔孟思想,生下了外儒内法的孽子,暴虐神州千年,这不能简单归咎于孔孟思想本身。祛除了皇权政治的孔孟思想,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文化资源,而且应该是我们重要的文化资源。

有人总结中国历史,认为历朝历代,通常都是打天下时批孔、守天下时尊孔。应该怎麽看待儒家学说与权力的结合?

其实,中国历史朝代更迭多次,儒家并未一直享受独尊地位。汉唐盛世都是文化和信仰多元的时代。在我看来,作为多元中的一元,儒家也可以成为现代社会中,公民和社会的文化和道德资源之一。但是,假如儒家成为独尊的文化信仰体系,与权力结合後,就只能是“孽子”再生了。

孔子曾是被“打倒”的对象,近年来却一再成为国家推动的文化符号。这对於我们这些经历过“文革”,经历过“批林批孔”运动的人来说,反差感尤其强烈。但是,无论愿不愿意接受,中国社会都已经进入多元文化时代,而且,儒家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元。在多元的现代社会,如何既坚持自己的文化习惯和信仰系统,又能与其他文化和信仰的人和平相处,这是需要学习的。

在今天国学昌盛的环境中,孔子像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失,从中国文化的传承上看,也不应该消失。关键是,如何重塑孔子形象,如何复兴儒家思想?如果9.5米高的孔子像,寓意九五至尊,推崇偶像崇拜;如果“佩剑”是强调儒家的政治、权力性,甚至意欲定儒教为至尊国教;则我们不仅需警惕复辟皇权政治的趋向,更需担忧今天的尊儒是让孔子、儒家更为面目全非。


作者来自中国北京,现为普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海外校园, 第一0九期(2011-10)
TOP